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厄鲁特蒙古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厄鲁特蒙古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厄鲁特蒙古

别名: 西部蒙古 斡亦剌惕

所属地区: 中国清朝

地理位置: 中国西北地区

厄鲁特蒙古中国清代时期对西部蒙古的称呼,中国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厄鲁特是清朝时期的卫拉特,二者是大小概念的关系。元代称之为斡亦剌,明代称瓦剌,清代称厄鲁特(Ūlet)、漠西蒙古等,有时也称四卫拉特。

史上蒙古族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古代两分为"草原百姓"和"林中百姓"(斡亦剌惕、不里牙惕);后来为东部蒙古(中央蒙古)和西部蒙古(以卫拉特为主)。厄鲁特蒙古主要是五大部。

土尔扈特部原游牧于塔尔巴哈台附近的雅尔地区﹐17世纪30年代﹐其部首领和鄂尔勒克因与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浑台吉不合﹐遂率其所部及部分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牧民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地区,1771年开始东归。留下的四大部(四卫拉特):杜尔伯特部牧于额尔齐斯河中游右岸至伊希姆河上游;和硕特部以塔尔巴哈台和伊犁为中心,牧于额尔齐斯河上游至巴尔喀什湖,南至乌鲁木齐、天山,西至吹河流域的广阔地区(后来一部分随固始汗去青藏高原发展);准噶尔部(即绰罗斯部)位于和硕特部之东,以和布克沙里为中心,北至额尔齐斯河上游左岸,东至阿尔泰,南至准噶尔盆地;辉特部牧于裕勒都斯河流域。其中,和硕特部首领担任卫拉特盟主。噶尔丹时期四部共有二十万户,六十多万人。归入清朝主权版图:顺治三年(1646),固始汗与卫拉特各部首领二十二人联名奉表贡,清廷命其统辖诸部。[1]

历史起源

瓦剌先世为"斡亦剌惕"。原居住于叶尼塞河上游八河地区,人数众多,有若干分支,各有自己的名称。成吉思汗立国时,忽都合别乞领有四千户。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有世婚关系,在蒙古国中一直享有"亲视诸王"的特殊地位。14世纪时,以元朝皇室衰微,遂乘机扩大实力,积极参予各派系纷争。在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分领瓦剌时,瓦剌实力相当强大,时称"四万卫拉特"。

辖境除叶尼塞河上游外,还包括额尔齐斯河上游、科布多东南札布罕河流域等地。他们为同控制着汗位的东部蒙古贵族分庭抗礼,并进而称雄于漠北,一面结好于明廷,遣使向明廷贡马。一面又积极同东部蒙古统治集团进行斗争。

瓦剌兴起

1414年,明成祖统兵北征西部蒙古,与瓦剌战于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马哈木败。东部蒙古阿鲁台又发兵往击。马哈木又败,积忧愤死。马哈木的儿子脱欢继袭,明廷仍封之为顺宁王。

1423年,东部蒙古阿鲁台与明廷关系恶化,被明军击败,脱欢乘隙于饮马河(今克鲁伦河)破其众,俘其大量马驼牛羊和部众。饮马河之捷,使脱欢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得到大大加强,统一瓦剌各部。

1434年,又出兵击阿鲁台于母纳山(今内蒙古乌拉山)、杀阿鲁台及其子失捏干,尽收其部众,东西蒙古一时俱为所有。脱欢本欲自立为汗,但因他不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遗裔,受到部下的强烈反对。于是拥立元裔脱脱不花为汗,并让其管辖阿鲁台旧有部众,居住于呼伦贝尔草原一带;又将己女嫁与脱脱不花为妻,自为太师,居住漠北,直接掌握蒙古的政治、经济实权。

1439年,脱欢病死,子也先(蒙文称额森)继位,瓦剌在其统治时期,势力达到全盛。

瓦剌控制东部蒙古各部,一面又利用军事征讨、封官设治、联姻结盟等手段,把乞儿吉思、哈密、沙州、罕东、赤斤、兀良哈三卫等,分别置于自己统治之下。又结好女真各部,使之为其效力。极盛时势力东抵朝鲜,西达楚河、塔拉斯河,北括南西伯利亚,南临长城。

在也先统治初期,瓦剌与明廷关系一直是比较密切的。

1449年夏,出兵进攻大同、宣府、辽东、甘肃。明英宗在宦官王振怂恿下率兵亲征,也先诱明军至大同,破其前锋。接着,又聚军于土木堡,歼灭明军主力,俘明英宗以去,史称为"土木之变"。同年十月,也先进围北京,企图迫明廷订城下之盟。但因北京军民英勇奋战,也先计划未能实现。由于伤亡惨重,加上兵士厌战,内部矛盾重重。1450年也先被迫将明英宗送还,双方重新恢复正常通贡互市关系。也先与脱脱不花向不相睦。脱脱不花名义上虽然是汗,但实际权力却操在也先手里。也先自恃势强,垂涎汗位,欲立己姊子"为太子",脱脱不花拒之,双方发生激烈战争。脱脱不花初与弟阿噶多尔济联兵,彼此实力大致相当,难分胜负。后因兄弟内讧,阿噶多尔济叛投也先。脱脱不花势孤被败,遁入兀良哈(唐努乌梁海)。

脱脱不花死后,也先自称"天圣大可汗",建号"添元",以次子阿失帖木儿为太师。也先死后 ,瓦剌部落分散,逐渐衰落。

厄鲁特蒙古主要是五大部,土尔扈特部离开后是四大部。

土尔扈特部原游牧于塔尔巴哈台附近的雅尔地区﹐17世纪30年代﹐其部首领和鄂尔勒克因与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浑台吉不合﹐遂率其所部及部分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牧民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地区,1771年开始东归。留下的四大部(也称四卫拉特):杜尔伯特部牧于额尔齐斯河中游右岸至伊希姆河上游;和硕特部以塔尔巴哈台和伊犁为中心,牧于额尔齐斯河上游至巴尔喀什湖,南至乌鲁木齐、天山,西至吹河流域的广阔地区(后来一部分随固始汗去青藏高原发展);准噶尔部(即绰罗斯部)位于和硕特部之东,以和布克沙里为中心,北至额尔齐斯河上游左岸,东至阿尔泰,南至准噶尔盆地;辉特部牧于裕勒都斯河流域。其中,和硕特部首领担任卫拉特盟主。

噶尔丹时期四部共有二十万户,六十多万人。

后来,经过几次大战,准噶尔部所剩无几。

卫拉特在清朝时期就称为厄鲁特了,二者的关系:是大小概念,卫拉特的历史包括厄鲁特的历史,厄鲁特是卫拉特的新阶段。而1640年,二者的性质 是 一样的。

1640年9月,在鄂齐尔图汗的固有领地乌兰伯勒奇尔(在塔尔巴哈台),在喀尔喀札萨克图汗素巴第主持下,喀尔喀和卫拉特的领导们制定了合作抗敌的《喀尔喀-卫拉特法典》(被有的网民误称为《卫拉特法典》)。

有的也称《蒙古·卫拉特法典》(此"蒙古"指喀尔喀,是狭义蒙古,条款是称"蒙古和卫拉特",卫拉特是成吉思汗时期归附于蒙古而成为广义蒙古族的,其中和硕特部首领家族是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代)。

制定这一法典的目的,在于巩固封建主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调整喀尔喀三部与卫拉特(厄鲁特)四部之间的关系,建立共同抵御外族势力的同盟。

相关的是:顺治三年(1646),卫拉特各部首领二十二人联名 归顺清朝。

崇祯九年(1635),卫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至盛京贡马匹、方物。【注意: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及其祖父、父亲、及其大侄子主鄂齐尔图汗,都是前后相继的卫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表示归顺后金,就代表卫拉特归顺清朝。固始汗为什么归顺后金?这个时期沙俄在西北侵略卫拉特区域,彼此冲突,而东方的喀尔喀蒙古与卫拉特也冲突,1636年喀尔喀攻打卫拉特,所以固始汗使用远交近攻的方法以保护卫拉特】

顺治三年(1646),固始汗与卫拉特各部首领二十二人联名奉表贡,清廷赐以甲胄弓矢,命其统辖诸部。--确定了主权关系,青藏高原和新疆等地正式纳入清朝的主权版图(1635年还没有"命其统辖",没有这种形式上的确认性授权关系。

因此,噶尔丹对抗清朝,在关系上是叛乱。卫拉特里面的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打败盟主鄂齐尔图汗之后、步步把卫拉特联盟改变为准噶尔汗国,就改变了卫拉特对清朝的关系,所以史籍说噶尔丹是叛乱。

法典、信仰、与文字

崇祯十三年(1640),厄鲁特蒙古和喀尔喀蒙古封建主会盟于塔尔巴哈台,制定法典(即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确定喇嘛教为共同信仰的宗教。厄鲁特蒙古原采用回鹘式蒙古文字,1648年后使用托忒文。

迁徙之路

后来东部蒙古达延汗再兴,瓦剌部则移师西北地区,势力一度扩张至伊犁河流域一带。为了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阿失帖木儿还不时遣使向明朝通贡。

明末清初,瓦剌各部最后归并为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大部,及附牧于杜尔伯特的辉特部。其牧地,西北不断向额尔齐斯河中游、鄂毕河以及哈萨克草原移动,西南向伊犁河流域推进,东南向青海迁徙。准噶尔部初游牧于额尔齐斯河中上游至霍博克河、萨里山一带,后以伊犁河流域为中心。杜尔伯特部游牧于额尔齐斯河沿岸。土尔扈特部原游牧于塔尔巴哈台及其以北,西徙后,辉特部居之。和硕特部游牧于额敏河两岸至乌鲁木齐地区。诸部分牧而居,互不相属。

另设一松散的议事机构--丘尔干(蒙古语会盟之意),即定期的领主代表会议,作为协调各部关系,加强封建统治,以及抵御外侮的临时组织。17世纪20年代后,准噶尔部取代和硕特部,成为实际上的盟主。

准格尔政权与土尔扈特部的迁徙与东归

明崇祯元年(1628),土尔扈特首领和鄂尔勒克率其部,联合和硕特、杜尔伯特的一部分,徙牧额济勒河(今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

1638年左右,和硕特顾实汗等也率所部迁移到青海一带。

当时准噶尔、杜尔伯特、辉特部,以及一部分和硕特、土尔扈特属众仍留居天山南北,逐渐形成以准噶尔部为核心、联合厄鲁特各部及其他一些蒙古突厥部落的强大政权。故清代史籍往往把厄鲁特也统称为准噶尔。准噶尔部地方政权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联系甚为密切。17世纪70年代,噶尔丹称汗后,伊犁成为准噶尔政治中心和各部会宗地。除统治天山南北外,其势力曾远及塔什干、费尔干纳、撒马尔罕等地。

18世纪前半叶,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统治时期,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均有所发展。1745年,噶尔丹策零病故,准噶尔统治集团汗位之争激烈。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清廷出兵平定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割据势力,统一西北。

1771年,土尔扈特渥巴锡率众从伏尔加河万里返归祖国。清廷在厄鲁特蒙古族聚居区先后实行盟旗制度,编置佐领,以札萨克领之。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