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yǒu),是一种器皿,属于中国古代酒器。具体出现时间是未知,盛行使用时期为商代西周时期。当时用来装酒用。所以外观上大部分是圆形,椭圆形,底部有脚,周围雕刻精美的工艺图案。

外形特征

卣(yǒu)是中国先秦时期酒器[1]。口椭圆形,足为圈形,有盖和提梁,腹深,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圆筒形等。

卣常见于商朝和西周时期,通常商朝的卣多椭圆形,西周则多圆形。

功能作用

古代盛酒器具。古文献和铜器铭文常有“秬鬯(juchang音巨唱)一卣”的话,秬鬯是古代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卣在盛酒器中是重要的一类,考古发现的数量很多。器形是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有也作圆筒形,作鸱鸮(chi xiao 音吃消,猫头鹰一类的鸟)形,或作虎吃人形的等等。

卣主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一般说,商代多椭圆形的或方形的卣,西周多圆形的卣。西周卣承商代形制而有所变化,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鸟兽形卣[2]

鸟兽形有提梁的容酒器,一般统称为鸟兽形卣。

青铜器文物

春秋动物纹提梁卣

外观

该提梁卣碧绿如玉,通体装饰,通高50厘米,口径24.4厘米,最大腹径38厘米,足径31.8厘米,胎厚0.2厘米[3]

直口,椭圆体垂腹,高圈足;弧形盖,尖顶方柱抓钮,龙首龙身提梁。通体以云雷纹、“∽”纹和几何纹为地纹,腹部以凸起的蛇纹和蛙纹辅以窃曲纹和双肩钺纹为主纹;上腹两边各施一蛇纹卷曲向下,中间缀一浮雕蛙纹,下腹中部双蛇逆行向上,与上腹蛇纹相呼应,直指蛙纹,形成四蛇戏蛙的图案,与广西恭城出土的春秋蛇蛙纹铜尊的主纹二蛇斗蛙如出一辙。

卣口沿饰三角云纹,圈足上近腹部处施一周窃曲纹。器盖以抓钮为中心,四面各施一镂空扉棱,将器盖等分为四个小区。每个小区内二蛇卷曲相向,间以蜥、蛙、龟、蛇、鸟纹。龙身提梁上施三角纹,三角内施鳞纹。

猛虎食人卣

动物纹提梁卣为古越人青铜文化经典之作。其造型与中原同类器相类似,系受中原文化影响的痕迹,但胎薄质脆,器形轻巧秀丽,全无同时期中原青铜器雄浑凝重之感[4]

从纹饰看,无论主纹、地纹均具越文化特色,且繁缛的地纹与简洁洗练的主纹有机地结合,对称中又极具灵活性,蛇、龟、蜥、鸟、蛙等随意点缀,似无法度,却浑然天成;即使是主纹中对称的蛇纹和窃曲纹,其造型亦生动自然,富于变化。

整个器物的装饰运用浮雕、圆雕、镂空、线刻等多种手法,构思精巧自然,于规整华丽中透出盎然生机,给人以极高的美的享受。

文物价值

1994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到湖南鉴定确认一级文物,春秋动物纹提梁卣成为湖南各地、市送鉴文物中确认的第一件国宝,也是当时湖南确认的12件国宝之一,由此确立了在中国文物宝库中的地位[5]

商代菱形雷纹提梁卣

高29.3 宽24.9 提梁高32.3厘米 扁圆体、斜肩、垂腹、圈足。瓜楞形纽,索状提梁。盖周沿饰菱形雷纹,卣体上腹饰两对称牺首和菱形雷纹带,纹带上下饰连珠纹。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盘活”传统文物

2011年4月,山西博物院馆藏青铜器商鸮卣的图片,在新浪微博上被网友疯转,网友称其外形酷似网络游戏里“愤怒的小鸟”,最后“中国文物网”官方微博揭晓答案,这件最“萌”文物是山西博物馆馆藏的商代青铜器鸮卣(xiāoyǒu),鸮是猫头鹰,鸮卣则是一种酒器,是商代晚期精美的艺术品。这种现代、新潮的解读文物方式颇受网友热捧,也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6]

古老庄严的文物,被网友们用新方式解读后瞬间变“潮”。

“现代人通过更新的途径传播文物知识、古代文化,”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罗教讲说,文物是文明发展进程的载体,网友们用新方式解读文物,能使更多人关注文物,了解文物内涵,具有实际意义。

视频

卣相关视频

迎接农历新春 馆藏"商代青铜猪卣"亮相
这款青铜器你一定见过但你知道它的由来么 1分钟讲述西周酒器召卣
西周“史伐”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