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十一種孤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十一種孤獨》是美國作家理查德·耶茨創作的一部小說集,是作者超越《革命之路》的短篇小說集,以冷峻的筆觸描寫了美國二戰後五六十年代的紐約人的生活。

《十一種孤獨》以冷峻的筆觸描寫了美國二戰後五六十年代普通紐約人的生活,寫了十一種孤獨的人生,主人公都是缺乏安全感、生活不太如意的人:曼哈頓辦公樓里被炒的白領、有着傑出想象力的出租車司機、屢屢遭挫卻一心想成為作家的年輕人、即將結婚十分迷茫的男女、古怪的老教師、新轉學的小學生、肺結核病人、老病號的妻子、爵士鋼琴手、鬱郁不得志的軍官、退役軍人等。耶茨筆下都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描寫的是普通人的孤獨、失落與絕望,他自己曾說:「如果我的作品有什麼主題的話,我想只有簡單一個:人都是孤獨的,沒有人逃脫得了,這就是他們的悲劇所在。」


內容主旨的突出。作為具有典型的寫實風格的小說集《十一種孤獨》,無論是寫作語言還是內容結構都極為樸實,並無刻意修飾,這也是理查德·耶茨的小說集《十一種孤獨》中的簡約主義在文學上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雖然理查德·耶茨在創作過程中主張簡約主義,採用寫實風格,語言上少見華美修辭,卻未影響到作品內容的表現和作者理查德·耶茨情感的表達、扦發,反而因為理查德·耶茨犀利、簡約的語言使人物更具有代表性,使作品更加具有真實感。作品的真實感並非依仗着華麗的修辭和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而是要憑藉作者對於日常生活的敏銳的洞察力和對於人物形象、背景環境等文學要素的把握,拋去了過分奢華的修辭,簡潔的語言更貼近生活,更貼近現實社會,從而也使得文學作品更加具有代表性和真實感。

例如在《十一種孤獨》中,作者理查德·耶茨通過對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普通入進行觀察,運用自己質樸有力的獨特語言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職業,不同性別的美國人,他們生活在二戰後五六十年代的美國;他們面對當時的國家和社會現狀內心充滿了不安、焦慮和無所適從。理查德·耶茨在小說集《十一種孤獨》中用極為簡約的語言成功的是這些普通人成為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並且通過對他們的刻畫描寫,來剖析當時在美國的普通人的生存現狀和心理狀況。

又例如在小說集中,理查德·耶茨未對任何一個人物的身份進行美化,而是藉助小人物,如辦公樓里被解僱了的白領、即將結婚的男女、新轉學的學生等作為作品的主人公,並且通過這些小人物來對社會存在的問題和人們所存在的普遍心理狀況做出概括和總結。


作者簡介

理查德·耶茨(Richard Yates,1926年2月3日1992年11月7日),美國小說家,被文學史長期不公正對待的大師,被遺忘的最優秀的美國作家。耶茨是焦慮時代(the Age of Anxiety)的偉大作家,也是美國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代言人。他的處女作《革命之路》一推出即獲成功,當年與《第22條軍規》、《愛看電影的人》一同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提名。1962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十一種孤獨》出版,更被譽為紐約的《都柏林人》。隨後他陸續寫出《擾亂和平》(1975)、《復活節遊行》(1976)、《好學校》(1978)、《年輕的心在哭泣》(1984)、《冷泉港》(1986),生前最後一部小說《不定時代》至今未能出版。 被遺忘的最優秀的美國作家,二十世紀最具洞察力的作家。《泰晤士報》 僅僅提到這本書的標題就能在整整一代讀者中很快地獲得贊同與共鳴,耶茨創作出了《都柏林人》的紐約版本。《紐約時報》 耶茨是一位最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他自然地繼承了海明威樸實無華的風格以及卡佛的極簡約主義。然而,耶茨給我們的不只是這些,他的作品有一種透明感。這種透明源於菲茨傑拉德,他偉大的文學英雄。《衛報》 美國最好的戰後小說家和 …

內容預覽

關於新轉學來的男孩,普賴斯小姐只知道他基本上一直處於某種孤兒狀態,現在跟他住在一起、頭髮灰白的姑姑、姑父其實是養父母,他的生活費由紐約市福利署支付。換做不太敬業或想象力不太豐富的老師可能會要求了解更多細節,但普賴斯小姐覺得這粗略的概括就夠了。實際上,從他上四年級的第一個清晨開始,就已足夠讓她心中充滿使命感,眼中明顯透出愛意。 他到得很早,坐在最後一排背挺得筆直,桌下兩腳剛好交叉在一起,雙手交叉放在桌上正中間,似乎只有對稱能讓他不那麼顯眼其他孩子陸續進來,坐下安頓好的同時,每個人都面無表情地盯着他看了很久。 今天早上我們有個新同學,普賴斯小姐說,過分強調這顯而易見的事情,讓每個人都想笑。他叫文森特薩貝拉,來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