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北京市石景山区北辛安小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京市石景山区北辛安小学(校园活动)原图链接来自 搜学网 的图片

北京市石景山区北辛安小学(北京石景山区北辛安小学)建于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名为河北省宛平县第一区北辛安镇两级(初级、高级)小学,有一个多年级的大复式班,30名学生,创始人赵伍斋。中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改为河北省宛平县北辛安镇中心小学,为6年制完全小学。

学校简介

1949年改名为北平市第十九区第一中心小学。1952年改名为石景山区第一中心小学。1958年改为现名。1964年,分出12个班组建北辛安第二小学,原校改名为北辛安第一小学,1981年改为现名。 学校校现有中层以上干部4人,其中校长1人,副校长1人,主任2人,总务主任是2009年7月新任的。平均年龄为41岁,女性3人,男性1人。3人为小学高级教师,1人为小学一级教师。现学历3人为本科行政管理专业,1人正在续本。

学校现有教职工22人,(4人为今年新接收的大学生)。其中女:18人。共有专业教师17人,平均年龄为32岁,其中35岁以下的有9人,占总数的53%,45岁上2人,占12%,平均教龄为14年,体现了年轻化的特点。中级职称教师8人;初级职称教师5人;没定级的4人。男女比例差异大,17人中男教师只有2人(1人23岁,1人56岁)。大学本科学历的15人,占专业教师88%。大专学历的1人,中专及以下学历的1人,大专以上的比例为94%。没有市级、区级骨干教师[1]

学校现有教学班6个,按要求招收北辛安地区居住的适龄儿童。现有学生198人,正式生26人,其中低保户11人。借读生172人,占87%。绝大部分学生在北辛安地区租房住,学生的流动性大。

办学理念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德育工作[2],坚持以德育为首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了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建立了德育班干部岗位责任制、班主任岗位责任制,以及德育工作考核制度等,学校将日常工作与期末考核工作相结合,促进了德育工作的制度化。我们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礼仪常规》作为养成教育的重要依据,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制定了常规要求和管理制度。在具体实施养成教育中,我们先后制定了《北小一日常规》、《学生常规值周评比制度》、《路队制评比制度》等。根据学生习惯形成的规律,在教育过程中做到引导、训练、自纠、巩固相结合,通过“知、比、纠、行”系列教育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受教育寓于活动之中。以感恩教育为主线,着力培养学生诚信、责任、感恩尊重、合作、爱国等优良品质。 我校开展了五个“感谢”活动,即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谢同学的帮助之恩、感谢祖国的关爱之恩和感谢自然的赐予之恩。通过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同学们树立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任的思想感情,进而内化为实际行动,在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克服困难,做一名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学生。

学校特色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我校教师的理念和教育教学行为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课改以来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近年来,学校通过参加区教学设计与实践大赛,锻炼了教师队伍。每次大赛的准备过程,我们都看作全员培训的过程,使全体老师都能有收获。我们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为老师们创造条件积极参加。每学期学校的骨干教师展示课,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我们还通过教研组内的研究课、教师论坛、说课比赛、教学随笔交流、校级公开课师生同读一本书、青年教师展示课等活动,为老师们搭设平台,引领教师不断转变观念,改进教育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我校不断探索适合本校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使绝大多数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视频

北京市石景山区北辛安小学 相关视频

花开中华 北京市石景山红旗小学
首钢女篮走进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公益活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