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兰花蕉 |
中文名:兰花蕉 拉丁学名:Orchidantha chinensis T.L.Wu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芭蕉目 科:芭蕉科 亚 科:兰花蕉亚科 属:兰花蕉属 种:兰花蕉 命名者及年代:T.L.Wu,1964 |
兰花蕉(lán huā jiāo),学名:Orchidantha chinensis T.L.Wu,是兰花蕉属多年生草本,高达45cm,具根状茎,叶茎生,2列,椭圆状披针形,长20-30cm,宽5-10cm。外部形态特征非常像芭蕉科植物。开花时,单朵或排成聚伞花序自根状茎生出,两性花,左右对称,花瓣3枚,深紫色,中央一枚大而有色彩,称唇瓣,侧生2枚小又极似兰花。 分布于广东和广西十万大山,生于山谷或林缘湿润处,花具香气。喜温、湿,耐阴。 兰花蕉叶翠绿,终年不凋;是一种优美的观赏植物,因为野生数量不多,尚未人工栽培和利用,加之在植物分类学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对研究中国植物区系及芭蕉科分类系统均有研究价值。根茎民间用作清热药。 [1]
兰花蕉形态特征
兰花蕉是多年生草本,高约45厘米;根茎横生。叶2列,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22-30厘米,宽7-9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稍下延,横脉方格状,稠密,干时十分清楚;叶柄长14-18厘米。
花自根茎生出,单生,苞片长圆形,长3.5-7厘米,位于花葶上部的较大,下部的较小。花大,紫色,萼片长圆状披针形,长9.5厘米,宽1.5-2厘米;唇瓣线形,长9厘米,基部宽8毫米,先端渐尖,具小尖头,中部稍收缩;侧生的2枚花瓣长圆形,长2厘米,先端有长5毫米的长芒;雄蕊5枚,花药长1 厘米;
子房顶端延长呈柄状的部分长2厘米,花柱和花药等长,柱头3枚,其中1枚较长,长8 毫米,余2枚稍短,先端具细锯齿,背面具“V”形附属物。果未见。花期:3月。
兰花蕉产地生境
产于中国广东、广西,生于山谷中 ,是热带雨林中的林下草本,生长环境荫蔽、潮湿。
兰花蕉生长习性
兰花蕉 兰花蕉的花生于靠近地面的地方,颜色是不太鲜艳的黑紫色,这主要是因为它特殊的传粉机制造成的。兰花蕉的花在开放期间散发一种特殊的气味,有研究报道,分泌特殊气味的气味腺散布在花的整个唇瓣上。而兰花蕉散发的特殊气味会吸引它的传粉者蜣螂(俗称屎壳郎)来为它传粉。兰花蕉科植物缺乏蜜腺,只提供这种很强烈的气味来吸引蜣螂,但蜣螂并未得到实质性的传粉奖励,是一种欺骗性传粉。
兰花蕉主要价值
根状茎:用于斑疹不退,烦热,咽喉肿痛。 濒危种。本种为蕉科兰花亚科在中国之代表种,数量少,分布极为局限,是稀有植物。对研究我国植物区系及蕉科分类系统均有研究价值。根茎民间用作清热药。
兰花蕉栽培技术
兰花蕉 春夏间切割带芽的横生根茎,进行无性繁殖,植于有适当荫蔽、土壤肥沃、排水良的沟谷山坡。
用分株繁殖。当秋末蕉叶凋萎,剪去枯叶,壅士护根。残留茎杆用稻草从茎杆基部向上包扎。到次年4月上旬再将稻草解除,当根上长出许多幼株时,可行分株繁殖。移栽时于坑中施入有机肥为底肥。 生长期间应随时剪去黄叶,以烧徒耗养分,并影响美观。同一地点,栽植过久,易产生爱满不复现象,应更换栽植地点。平时不用特别仔细管理。
兰花蕉最适宜植于小型庭院的一角或窗前墙边,假山之畔。不宜成行栽植,宜散点或几株丛植,绿荫如盖,炎夏中令人顿生清凉之感。兰花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体积庞大,适于庭院栽培。倘若设法矮化,便可移为居室盆栽。六月间将母株边上新发的小株分割下来,选基本成单株状,最好有浅根系的,将切口用草木灰涂匀以防腐烂。芭蕉择土不严,但需排水性好,可选沙子20%、土60%、木屑20%混拌。用盆以直径为60?80厘米左右的大盆或缸为宜,深度应不低于70厘米。定植后要少浇水,喷洒表土即可。待有新叶长出,可逐步增加喷水量及见光量。养护期间要注意保持湿润,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才能生长良好。同时也要适当延长光照时间,以防枝叶徒 长。
兰花蕉保护级别
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本种为芭蕉科兰花蕉亚科在中国之代表种,数量少,分布极为局限,是稀有植物。对研究中国植物区系及芭蕉科分类系统均有研究价值。根茎民间用作清热药。
广西上思十万大山已建水源林区,应保护好那荡乡红旗林场后山兰花蕉生长地自然林,严禁采挖。有关单位应大力繁殖、引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