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八甲田雪中行軍遭難事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八甲田雪中行軍遭難事件
圖片來自likejapan

八甲田雪中行軍遭難事件是在1902年(明治35年)1月發生於日本青森縣八甲田山山難事件。當時的日本帝國陸軍第8師團步兵第5連隊,為了進行寒冷天氣的軍事訓練,由青森縣青森市出發前往八甲田山的田代新湯,在雪中行軍途中遇難。參加此次訓練的210人中有199人死亡(其中6名為救出後死亡),是日本的冬季軍事訓練史上最多死傷者的事故,也是近代史上最大規模的山嶽遭難事故。[1]

雪中行軍

日本陸軍在1894年(明治27年)參與甲午戰爭時,曾在冬季寒冷地陷入苦戰。由於日軍預計將會在更寒冷的地方(如西伯利亞)作戰,所以在甲午戰爭結束後,便編排了一系列的緊急冬季訓練以作準備。後來在此事件發生兩年後(1904年),日本與沙俄果然爆發了日俄戰爭,證明了日軍原來的預想。

此次的雪中行軍參與成員包括:從青森出發的步兵第5連隊210名士兵,從弘前出發的步兵第31連隊37名士兵,和1名民間的從軍記者。其中遇難的是步兵第5連隊的成員。

行軍的目的

  • 青森步兵第5連隊主要的想定為若在冬季時沿著青森海岸運行的火車遭遇到俄國軍隊的進攻而不能行駛的前提下,驗證是否可用人力搭配雪橇取代火車運送物資。目標路線為從青森出發,經由田代、三本木到達八戶,在這段路程當中,最大的難關為要在雪季時從青森推進到田代溫泉,總距離約20公里的路程;青森步兵第5連隊為此預計在1月23日展開兩天一夜的演習計畫,行進的路線即為現今的青森40號縣道-青森田代十和田線。
  • 弘前步兵第31連隊則是研究在雪中的行軍方法以及如何穿著相關服裝等相關知識,並由這次行軍驗證前後花費3年時間的研究與準備。路線是弘前→十和田湖→三本木→田代→青森→浪岡→弘前,預計從1月20日開始長達12天11夜、總距離224公里的行程。

行軍的準備

弘前第31連隊

弘前第31軍團於1901年12月20日左右(明治34年)約出發前1個月發布行軍命令。該軍團共38名成員,由37名少數精銳志願者和一名來自東奧日報的戰地記者所組成。福島泰蔵大尉進行事前準備時,盡可能以不攜帶過多隨身物品為原則,並先行以書函請演習沿路的村裝、市政廳準備嚮導、寢具與糧食補給;以及向伐木工人,冬季獵人和農民請益學習到需避免於嚴寒時期的山上出汗,全體人員一律穿著灑過辣椒粉的雪地用草靴,穿上三層襪子並用油紙包裹避免雙腿凍傷等防寒知識,並確實實踐。並在行軍時準備一條粗麻繩繫住所有人,防止人員脫隊。

青森第5連隊

1902年1月18日,青森第5聯隊的第2大隊的行軍計劃策劃者神成大尉針對後續的行軍先行進行了一次預演。參與預演的人數約為一個中隊的規模(約140名成員,包括20名雪橇隊)的官兵與一台雪橇,並從屯営到小峠之間(單程約9公里)來回;在好天氣的庇佑下,青森第5聯隊第2大隊順利完成該次預演。基於這次成功的預演,第2大隊大隊長山口少校認為一日來回都營~田代之間是可能的。1月21日,山口少校發出了行軍命令,並決定於23日出發。

正式的行軍隊伍由210人組成,並由14台雪橇拖動一天份的食物(白米、年糕、罐頭食品、鹹菜、清酒)與燃料(薪柴和木炭)和大釜、土工器具等物品,總重約1.2噸。每台雪撬重約80公斤,由四人以上拖動。每位士兵還各自額外攜帶了個人行李,以及預計於午餐食用的便當一餐份、糒(由蒸熟的糯米曝曬陽光乾燥製成的餅)一天份、餅兩個(1個50匁=187.5g),並且建議使用懷爐。

出發前一天,隨行軍醫針對預防凍傷以及凍傷後應如何處置等重點項目,僅僅告知要多加摩擦手指及雙腳踏步;換句話說,軍醫並沒有告訴士兵們如何完善且充分的防止凍傷;整體而言青森第5連隊人員的冬季裝備極度不足,且並未請當地居民擔任嚮導工作,只依靠地圖與指北針在雪地裡行進。

遇難部隊・青森步兵第5連隊

遇難的是衛戍於青森的步兵第5連隊,指揮此部隊的是第2大隊第5中隊長,官階為陸軍歩兵大尉的神成文吉。雖然乍看指揮官為神成,但因為本次行軍有官階為陸軍歩兵少佐的大隊長-山口鋠一同隨行,且有證言指出山口在行軍的途中掌握了指揮權,身為神成的長官山口是最終的責任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