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克己奉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克己奉公
kè jǐ fèng gōng

近义词廉政无私公而忘私奉公守法

反义词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假公济私

出 处 :《后汉书

体 裁成语

属 于 :褒义词

克己奉公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读音为kè jǐ fèng gōng ,约束住自己的私心,以公事为重。意为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借以比喻对自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出自南朝刘宋范晔编撰的《后汉书·祭遵传》。

原文

《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1]

译文

祭遵为人非常谨慎廉洁,约束住自己的私心,一直以公事为重,得到的赏赐全部分给士卒,家里面没有什么自己的产。

典故

东汉初年,颍阳一个叫祭遵的人,字弟孙。从小天资聪颖,喜欢读书,知书达理,虽然出身豪门,但生活非常俭朴。

公元24年,汉光武帝刘秀攻打颍阳一带,祭遵去投奔他,被刘秀收为门下吏。后随军转战河北,当了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任职中,他执法严明,不循私情,为大家所称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把得到的赏赐全部分给士卒,家里面没有什么自己的产。

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实情后,依法把这侍从处以死刑。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心想“打狗还要看主人”,这个祭遵竟敢处罚他身边的人,就要处置祭遵。这时主簿陈副来劝谏刘秀说:“严明军令,本来就是大王的要求。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只有像他这样言行一致,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

刘秀听了觉得有理。后来,非但没有治罪于祭遵,还封他为征虏将军,颍阳侯。

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己奉公,常受到刘秀的赏赐,但他将这些赏赐都拿出来分给手下的人。他生活十分俭朴,自己一生穿皮裤,盖布被,夫人也裳不加缘,简朴至极。家中也没有多少私人财产。他兄长祭午见他没有儿女,便做主娶了一妾给他送去。祭遵坚决不受。他认为自己身荷国家重任,因而不敢图生虑继嗣之计。

临死时,他告诉家人将自己用牛车拉回,薄葬洛阳。问他家中之事,他一句也不说。即使在安排后事时,他仍嘱咐手下的人,不许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装载自己的尸体和棺木,拉到洛阳草草下葬就可以了。

祭遵一生,很受刘秀帝刘秀重视。他的刘秀悲悯异常;他的灵柩运回河南,刘秀命百官都去迎接,自己也素服亲临,望哭哀痛;经过他的车骑时,刘秀泪流满面,不能自己;然后,刘秀又亲自用太牢祭祀他;举行葬礼那天,刘秀再次亲临,给他将军、侯印绶,朱轮容车,命甲土列阵送葬;葬礼完毕,刘秀又亲自到他的坟上吊唁,并到家中慰恤其家属。

祭遵死后多年,汉光武帝刘秀仍对他的克己奉公精神十分怀念。

视频

克己奉公

参考资料

  1. 克己奉公,在线成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