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何 洛 | |
---|---|
出生 |
1911年9月 重庆丰都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何鸣心、何明新 |
职业 | 作家 |
知名作品 |
《革命文艺的康庄大道》 《实践美学》 《潮声集》 |
何洛(1911年9月—1992年6月),重庆丰都人,本名何明新,笔名何鸣心。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系。
1931年回国后在上海参加左联。1937年赴延安。历任中央党校学员,马列学院编译部日文组组长,鲁艺干部,华北联大及华北大学教师、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名誉主任。一级教授。193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传记《李凤莲》,诗集《潮声集》,译著长篇小说《没有太阳的街》,主编《文学概论》等。[1]
人物履历
何洛早年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专业。
1931年回国后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7年赴延安。
历任中央党校学员,马列学院编译部日文组组长,鲁艺干部,华北联大及华北大学教师、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名誉主任。全国马列经典文艺理论研究会第一至五届副会长,北京市文艺学会第一至四届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3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著有传记《李凤莲》、诗集《潮声集》、译著长篇小说《没有太阳的街》,主编《文学概论》等。 [2]
学术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何洛参与创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研究班,在周扬同志和校领导的支持下,与何其芳同志一道主持“文研班”的领导工作。并且走向教学第一线,亲自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文学概论”和“马列文论”专题。同时,他还经常关心学生的课余活动,曾经带头撰写学习《讲话》的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供方法上的示范。发表于《新建设》1962 年第5期的长篇论文《革命文艺的康庄大道》,便是当年纪念《讲话》20周年的一篇重要文章。1984年起,何洛因年事已高,便改任中国语言文学系名誉主任,并参加校务委员会工作。但他仍关心系里的发展,尤其关心系里的学科建设和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强调学科发展和教学研究的要以马列主义导向,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弃。
何洛的一生一直致力于教学工作、理论研究及写作,凝结成为他的众多著作。建国前,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他坚持教学与写作,不仅写文艺理论、特写、散文、剧评、杂文,还写出了《易卜生在中国》等有影响的学术论文;而且创作了揭露通敌的地主恶霸的讽刺性独幕剧《接皇军》。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期间,他同时兼顾文艺理论的教学与研究。20世纪70年代,他参加学术界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论争,并于80年代初出版了专著《实践美学》等学术著作,在文艺界产生了较大影响。直到1992年逝世前半年,他仍笔耕不辍,发表了抒怀言志的诗章,结集为《潮声集》。
个人作品
《易卜生在中国》、《革命文艺的康庄大道》、《实践美学》、《潮声集》、《李凤莲》、“日”德永直《没有太阳的街》、《实践与美学》。
参考资料
- ↑ 何洛 (1911~1992) ,中国作家网,2016-07-04
- ↑ 何洛 ,北京作家网,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