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子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乱子草 |
中文名称:乱子草 拉丁学名:Muhlenbergia hugelii Trin. 属:乱子草属 种:乱子草 |
乱子草,多年生。常具长而被鳞片的根茎,其根茎长5-30厘米,径3-4.5毫米,鳞片硬纸质且育光泽。秆质较硬,稍扁,直立,高70-90厘米,基部径1-2毫米,有时带紫色,节下常贴生白色微毛。
信息
界:植物界
门:种子植物门
亚门:被子植物亚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具长而被鳞片的根茎,其根茎长5-30厘米,径3-4.5毫米,鳞片硬纸质且育光泽。秆质较硬,稍扁,直立,高70-90厘米,基部径1-2毫米,有时带紫色,节下常贴生白色微毛。
叶鞘疏松,平滑无毛,除顶端1-2节外大都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约1毫米,无毛或具纤毛;叶片扁平,狭披针形,先端渐尖,两面及边缘糙涩,深绿色,长4-14厘米,宽4-10毫米。
圆锥花序稍疏松开展,有时下垂,长8-27厘米,每节簇生数分枝,分枝斜上升或稍开展,糙涩,细弱;小穗柄糙涩,大都短于小穗,与穗轴贴生;小穗灰绿色有时带紫色,披针形,长2-3毫米;颖薄膜质,白色透明,部分稍带紫色,变化较大,先端常钝,有时稍尖,无脉或第二颖先端尖且具1脉,长0.5-1.2毫米,第一颖较短;外稃与小穗等长,具铅绿色斑纹,糙涩,先端尖或具2齿,下部1/5具柔毛,其毛露出颖外,具3脉,中脉延伸成芒,其芒纤细,灰绿色或紫色,微糙涩,长8-16毫米;花药黄色,长约0.8毫米。染色体2n=40,42(Avdulov,Chen et Hsu,1962)。花果期7-10月。[1]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900-3000米的山谷、河边湿地、林下和灌丛中。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产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等地区。
国外分布:苏联、印度、日本、朝鲜、菲律宾等地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喜马拉雅。
乱子草属
描 述:
Muhlenbergia Schreber 乱子草属,禾本科,约100种,分布于北美、喜马拉雅至日本,但主产地为北美,我国约有6种,分布几遍全国。多年生草本,常具根茎;秆常细弱;小穗细小,有1小花,脱节于颖之上;颖宿存,质薄,近于相等或第一颖较短,均短于外稃,无脉或具1脉;外稃膜质,具铅绿色斑纹,下部疏生软毛,基部具微小而钝的基盘,先端尖或具2微齿,具3脉,主脉延伸成芒。
所有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