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前身是1939年由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等合并成立的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是中国新文艺孕育和发展的摇篮。1959年,创办文学理论研究班。1960年成立语言文学系。1961年,成立中国语言文字研究所。1978年,语言文学系更名为中国语言文学系。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成立。2008年,原文学院与原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组建成立新的文学院。2020年,原对外汉语教学中心、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分流至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建设。何洛、谢自立、陈传才、章安祺、杨慧林曾先后担任中文系主任,杨慧林、孙郁曾担任文学院院长。现任院长为陈剑澜,党委书记为颜梅。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3月,文学院下设有文艺理论教研室、古典学教研室、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教研室、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创造性写作教研室、外国文学教研室、古代汉语教研室、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研室、现代汉语教研室、影视与多媒体艺术教研室、戏剧戏曲学教研室12个教研室,开设有汉语言文学 [1]一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3月,学院有在职教师80人,其中教授35人(含全职外籍教授1人),副教授31人,讲师14人。拥有博士学位者76人,占教师总数的95%,其中60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长江学者[2]特聘教授4人、青年学者1人、讲座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23人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支持计划”。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语言文学教师团队”
国家级教学团队:“西方文艺理论史”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文学院拥有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电影学、戏剧戏曲学、汉语国际教育10个二级学科,另外还包括2个教育部自设二级学科古典学、创造性写作。文学院先后被批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文艺学、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跻身A类,办学水平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1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古文字学方向)入选教育部首批“强基计划”。
办学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前身是1939年由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等合并成立的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是中国新文艺孕育和发展的摇篮。
1959年,创办文学理论研究班。
1960年,成立语言文学系。
1961年,成立中国语言文字研究所。
1978年,语言文学系更名为中国语言文学系。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成立。
2008年,原文学院与原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组建成立新的文学院。
学术研究
建设成果
2017-2018年,学院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59项。其中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入库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9项,国际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6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青年项目2项,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2项,其中重大基础研究计划4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4项。
视频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汉语言文学专业14所强校,分为3个段位 ,搜狐,2021-04-14
- ↑ 光明时评:回归“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项目评价的初心,光明网,201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