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冬妹 日子飄散的味道
重新導向頁面重定向至:
作品欣賞
日子飄散的味道
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常常有一種感覺:生活在原處,平淡無奇,久而久之,更覺平靜而無味。但,心裡安靜,日子瑣碎卻溫潤。
更多的日子,很多人都活在波瀾不驚中。比如生活在鄉下。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起,我的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鄉下。工作地是集鎮,打交道最多的是鄉親。與鄉親打交道,我自認為平和而平常。
我的生身之地在貧窮的鄉村,那年月缺衣少食,難以果腹。參加工作之後,境況有所改變,但還是感覺錢太少,可以拿來溫暖生活的費用捉襟見肘。但住在鄉村與集鎮交集的地方,常常可以享受鄉間墟日的小滿足。農民朋友肩挑手提,分季節把農產品拿到集鎮出售。
那年月,為了省錢,我開始用煤油爐做飯菜。買紅薯,買米,買玉米,買花生,土裡出產什麼,就買什麼。最主要是可挑挑揀揀,價錢也不貴。在集市買物品多了,就有一些厚道的鄉親,試探着約定銷售,定點定時把物品送到學校來,價格比集市要優惠些,買也方便,賣也方便,是真正的互惠互利。這樣的一種買賣契約,維持了好一段時間。於是,除了我老家的父老鄉親,在我工作的鄉下,又多了一些走動頻繁的鄉里鄉親。
一年初春的時候,一位住在山裡的老者給我送來一小袋辣椒干,說辣味純正,別處不多。付款之後,老者說,你喜歡這種辣椒,最好自己能種一些,從吃青椒開始,一直到紅椒,既方便,又實惠。我說學校附近空地是有,但沒開墾,不知土壤適不適應。老者主動要求先幫我看看土質。在靠近山腳的一塊毛草地,老者仔細查看後,覺得適合種辣椒,鼓動我開墾出來,試着種種。
整地的時間是寬裕的。在鄉下工作,雙休日可以去的地方不多,離縣城數十公里,集鎮店少人稀,消耗不了太多空閒時間。正好有一塊地可以開墾種菜,心裡不免有些小激動。幾個住得近的同事也來了興趣,一起投入勞作。
整完地,接下來是等栽種的時令。因為與老者有約定,不必自己育苗,等到該種的時候,老者從家裡把育好的辣椒苗拿來,付上比市場上優惠點的費用,就可以栽上了。
栽上辣椒苗後,我的雙休日多了一項工作,照看菜地。也許因為是生土的緣由,辣椒長得不那麼順利,為此,老者還到現場教我,從施肥、鬆土,到固苗、整枝,老者細細道來。我心裡有些埋怨自己,明明出身農家,吃辣無數,如今卻要一位老農來教如何種辣椒。
數日之後,辣椒的長勢好起來,開花了,長出小不點了……等到集市新辣上市,我的菜地也可以摘上幾隻青椒了。這份等待的收穫,讓我興奮了很長一段日子。
細細想來,日子在這種幾乎平常往復中過去,實在有些瑣碎,但走過每一天,心裡的那份滿足感與日俱增。
此後一些年,我重複着日常的工作,也一年又一年耕耘着這塊小小的菜地。不同的是,同事也越來越多地跟着開墾菜地,栽種的品種也多了,除了辣椒,青菜、白菜、玉米等越來越多成為主打。後來發展到栽紅薯、花生。有的同事還栽了芝麻,算是稀罕物了。
吃着自己親手種的菜,這種感覺是特別的,甚至是神奇的。因為是在鄉下這個特殊的時空才有的享受吧。
時過境遷,離開鄉村生活已經很多年了。在城市生活的一些年,屬於奔波的日子比較多,工作的變動,為謀生活付出的艱辛,子女的學習與生活、就業的煩惱,尤其是房價日漲,要謀一處安身之所都不易,覺得日子更多的是緊張,沒有閒暇去餵養情趣。直到有了第一個屬於自己的棲息之所,心裡的這份閒逸之趣再次被激活。
我居住的一棟五層小樓,平頂是敞開式的。我住頂樓,到平頂很方便。站在平頂,可以看見城市中心三分之一的區域,很多樓房的平頂盡收眼底,只要有時間看,每天眼前都是風景,是絕佳的城市景觀。在日復一日的觀望中,我看到了菜花!看到了絲瓜花張揚的姿勢,看到了南瓜花耀眼的碩大。這些都是我打小就熟悉的植物,栽種簡單,成活率高,收穫也多。
第二年開始,我就買了幾個缸,從鄉下弄來一些土,種上了絲瓜、茄子、西紅柿、冬瓜。當然少不了辣椒、白菜。後來還種上了韭菜、空心菜。品種不多,也多是鄉野之物,細心照料,到了收穫季節,採收的樂趣無以言表。漸漸地,我還陸續種植了無花果、葡萄、金銀花、垂絲海棠,算是一年四季瓜果豐,日子飄散的味道沁入心脾,滋味滿滿。有一年,靠牆的冬瓜藤太過旺盛,以至於一隻足有七八斤重的冬瓜從平頂墜落,灑了一地,惋惜中暗自欣喜,這麼大一隻冬瓜墜地,不枉我的一番細心耕耘。辛苦耕耘的日子,竟是如此愜意,流淌着如此濃郁的瓜果蔬菜味道。
後來,我又更換過幾處居所,滿足內心情趣的條件越來越少。有時在夢裡,我不斷回味着一種久違的生活場景:春暖花開,站在菜地里,看着蝴蝶繞着菜花飛舞,聽着燕子呢喃,眼前韭菜綠,蒜苗青,萵筍肥……飄散的味道里,清新的泥士氣息,深入骨髓。[1]
作者簡介
辛冬妹,1965年生於江西萬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