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国平 玩把戏的外乡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重定向至:
《玩把戏的外乡人》 是中国当代作家侯国平写的散文。
玩把戏的外乡人
正阳老家的人,把春节期间的民间文艺表演,耍狮子呀,踩高橇呀,跑旱船呀,叫做玩玩意儿。而把使劲弄棒卖膏药的,变魔术的,玩杂技的,叫做玩把戏。那年头,一到正月,锣鼓喧天,玩玩意的满街跑,而玩把戏的却不多见。
公元一九六五年春节,正阳县城里来了一班玩把戏的,在县展览馆门前的空地上,围了一个场子,锣鼓敲得震天响,有玩魔术的,空箱子里能变出个大活人,有玩刀山的,一个人在下边敲锣吆喝,一个人在十几米高的木桩上,乱翻跟头,那场面很是惹人,虽然票价要一毛,还是要看。恰好过年挣了五毛压岁钱,母样一个劲嘱咐 ,别乱花,要买本和笔。哪里还管这些,一个寒假,压岁钱全部买票看了玩把戏的。
让我感到印象深刻的是,那口变幻莫测的红木箱子,明明是空的,一关一合就变出个大活人来。满怀好奇我还挤到后台想看个究竟,结果换了几竹杆,什么也没明白。
开学了,老师叫写寒假见闻,我就写了看玩把戏的感想。并且说,长大了,也要当一个玩把戏的人,也从箱子里变出一个大活人来。老师看后就说,把戏把戏,都是假的,那是供人们娱乐的。千万别当真。要学就学习演员们刻苦练功的精神,把这种精神用在学习上。我当时对老师的批评,很不服气。想当一个玩把戏的人,这个崇高的理想,为啥就得不到赞许呢?
后来,我才渐渐明白,玩把戏可不是随便就能干的,非下苦功夫不可。当然,能把玩把戏做到极致的,也不是演员这一类人。
从历史上看,齐宣王应该是玩把戏的老祖宗了。那时节,每逢到了重大的日子,人们就要走进祠堂里,举行仪式,表示对神灵的尊重和顺从,希望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的仪式就叫祭钟。每到祭钟时,就要杀一头牛,然后将牛的头用大木盘子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跪在供桌前,表达对神的敬意。
有一天,齐国都城来了一个人,牵着一头牛从齐宣王的办公室门前走过,这时恰好齐宣王站在大门口看见了,就派秘书叫住了那个牵牛的人。齐国正在开展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百姓办好事活动。齐宣王率先垂范,就问道,老乡,你把这头牛牵到哪里去呀。那人回答说,我要牵去宰了祭钟用。
齐宣王听后,马上和颜悦色的说,这头牛本来没有罪过呀,却要白白去死,看它吓得颤颤抖抖,哆哆嗦嗦的样子,实在叫人不忍,请你把它放了吧。
牵牛的人大声赞叹说,大王英明又仁慈,连一头牛都不忍杀害,那就请你把祭钟这一仪式也废除了吧。
齐宣王马上严肃的说,祭祀制度怎么能改变呢?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呢?但这头牛又实在可怜,怎么办呢,就用一只羊代替它吧。
杀牛和杀羊都是屠杀,只不过屠杀的对象有不同罢了。对牛的怜悯和对羊的屠杀,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但是,齐宣王玩了一回以羊易牛的把戏,就博得了仁慈的好名声,真是个玩把戏的好演员啊。 说到底,玩把戏是一种糊弄人的娱乐,用在别的地方,就是瞒和骗,即使群众的眼睛再雪亮,也往往陶醉其中,拍手叫好。
就说我们的田厂长吧,一天到晚说要反四风,要和腐败作斗争,就是不公开个人的财产,干啥事都是捂着盖着。厂里工人眼睁睁地看着他在北京、上海,三亚买了房子,把儿子,老婆送到美国拿绿卡。他自己年薪二百万,还嫌少,总和美国总统奥巴马比。工人累死累活干一个月,只拿一千多块,他说不低了。如今一反四风,他不说自家的事,总和工人过不去,这不,反着反着,就反到工人头上了。
过去逢年过节,厂里工人都发点福利,一壶油哇,一袋米哇,虽然东西不多,工人们都兴高采烈。如今一反四风,连一粒米也不发了,啥都一风吹。工人们觉得很奇怪,为啥一反四风,工人先遭殃。他们去找田厂长说理田厂长理直气壮说,这还不明白,上头不叫乱花钱,先拿你们开刀,想发米和油,做梦去吧。工人们都说,这货是个玩把戏的高手,他拿工人当了替罪羊,他自己的公款吃喝一刻也不停,只是把地点放在了民族饭店和乡村野味店。
甭管大事小事,玩把戏的人都会应时而出。不是从空箱子里变出个大活人,就是以羊易牛,再不就是逮住野猪还愿,拿纠四风说事,连粒米也不给工人发。
玩把戏,真的是一门人生艺术,什么时候,还能回正阳老家,看一看从空箱子变出大活人呢,好想,好想啊。[1]
作者简介
侯国平,代作家侯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