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364省道 (廣東)

十水公路
圖片來自ppfocus

364省道(或省道364線S364線十水公路)是中國廣東省的一條公路,這條公路經過中山江門兩市,起點為中山民眾十頃瀝橋,與中國國道名|228連接,終點為開平水口[1] ,連接中國國道名|325,全長96.247公里。

目錄

民眾鎮

民眾鎮(已撤銷)位於全鎮國土面積118.87平方千米,2013年末常住人口10.97萬人,戶籍人口7.8萬人,轄3個社區和16個行政村。

民眾鎮曾獲評為廣東省農業科技創新專業鎮、省衛生鎮、省教育強鎮、省旅遊特色鎮、省生態示範鎮、省新農村建設科技示範鎮試點和全國環境優美鄉鎮。

2021年7月19日,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銷民眾鎮,設立民眾街道,以原民眾鎮的行政區域為民眾街道的管轄範圍,民眾街道辦事處駐六百六路61號(原民眾鎮人民政府駐地)

開平市

開平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的一個縣級市,由江門市代管,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面;東北連新會,正北靠鶴山,東南近台山,西南接恩平,西北鄰新興。總面積約1659平方公里,人口約68.8萬(2017年統計數字),轄2個街道、13個鎮和1個翠山湖管委會。城區面積26平方公里,人口約25萬。因原縣城三埠鎮(現三埠街道)被潭江分割為長沙、新昌和荻海三個區域,與武漢三鎮相似,故有「小武漢」之稱。開平是全國著名的僑鄉,旅居海外及者,約有75萬人,分布在68個國家和地區,因此在世界上有兩個開平的說法。

歷史

  • 先秦時期,今天開平境內的蒼城鎮赤水鎮等地已經有先民活動,生息繁衍。兩地出土的文物部份更可上溯至三,四千年前。
  • 秦朝,秦始皇派兵攻取南越,在嶺南設置南海、桂林、象郡,今開平地(以下簡稱開平)隸屬南海郡番禺縣。
  • 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天下分為13州,開平隸屬交州合浦郡臨允縣。
  • 三國吳黃武五年(公元226年),從交州分出南海、蒼梧、鬱林、高涼4郡設立廣州,開平分屬廣州蒼梧郡臨允縣、南海郡平夷縣。
  • 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天下分為19州,開平分屬廣州新寧郡臨允、新興、平夷縣,南海郡盆允、封平縣。
  • 南朝宋,設22州,開平分屬廣州新寧郡臨允、新興縣,新會郡新夷、盆允、封平、封樂、義寧、初賓、始康縣。南朝齊,設23州,開平分屬廣州新寧郡臨允、新興縣,新會郡新夷、盆允、封平、封樂、義寧、初賓、始康縣。南朝梁,割廣州新寧一郡立新州,開平分屬新州新寧郡新興縣,廣州新會郡新夷、盆允、封平、封樂、義寧、初賓、始康縣。南朝陳,開平行政隸屬與南朝梁相同。
  •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將諸郡改為州。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又改州為郡,開平分屬信安郡新興縣,南海郡新會、義寧縣。
  • 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設10道。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又分為15道,道下設州,開平分屬嶺南道新州新興縣,岡州新會、義寧縣。
  • 五代(南漢),開平分屬新州新興縣,興王府新會、義寧縣。
  • 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設15道,開平分屬廣南東路新州新興縣、廣州新會縣。
  • 元朝,開平分屬江西等處新州路新興縣、行中書省廣州路新會縣。
  •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行中書省為布政司,開平分屬廣東布政司肇慶府新興縣、恩平縣,廣州府新會縣。
  • 南明永曆三年(清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開平立縣,隸屬肇慶府。
  • 民國初期,開平縣仍按清制隸屬肇慶府。民國3年(1914年),隸屬粵海道。民國9年(1920年),撤銷道制,只留省縣級行政建制。民國17年(1928年),隸屬西江善後委員公署。民國25年(1936年)10月,隸屬廣東省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38年(1949年)4月,改屬廣東省第十行政區。
  • 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隸屬粵中專區。1952年5月,劃歸粵西行政區。1956年1月,撤銷粵西行政區,開平縣劃歸佛山專區。1958年12月,改屬江門專區。1961年2月,屬肇慶專區。1963年9月,再次劃歸佛山專區(1968年1月改專區為地區)。1983年5月,改屬江門市。
  • 1993年1月,開平撤縣設市。同年11月9日,撤銷原三埠鎮、長沙鎮,市區內設三埠區、長沙區、沙岡區(從水口鎮分出)3個辦事處。從此,開平市市區行政區域由原來的22平方公里擴大到108.3平方公里。2003年10月,水井鎮與月山鎮、東山鎮與赤水鎮合併,全市實有13個鎮和3個辦事處。2005年6月,沙岡辦事處併入水口鎮。
  • 2009年,全市共轄三埠、長沙2個街道辦事處,月山、水口、沙塘、蒼城、大沙、馬岡、龍勝、赤坎、塘口、百合、蜆岡、金雞、赤水13個鎮。全市有4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26個村民委員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