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桿菌
鼠疫桿菌(學名:Yersinia pestis)是一種桿菌,屬於腸桿菌科耶爾辛氏菌屬,同時也是腺鼠疫、肺鼠疫和敗血性鼠疫的病原體。所有的類型都在人類歷史上造成嚴重的傷亡(例如查士丁尼大瘟疫、黑死病、第三次鼠疫大流行)。
耶爾辛氏菌屬是屬於革蘭氏陰性菌(Gram negative)[1],雙球株桿菌,和其他腸細菌相似,它有新陳代謝作用。鼠疫桿菌能產生反吞噬細胞的黏液。該生命體在隔離培養時是可動的,但在哺乳動物寄主里時會變成不可動的。
目錄
歷史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期間,鼠疫桿菌於1894年由巴斯德研究所(Pasteur Institute)的法國醫生和細菌學家亞歷山大·耶爾辛在香港鼠疫大流行時所發現。耶爾辛是巴斯德的學生。北里柴三郎,一名日本細菌學家和科赫(Robert Koch)的學生,當時也正在從事尋找鼠疫病原體的研究。然而,耶爾辛先一步確定鼠疫[2]和鼠疫桿菌的關係。這個細菌原被稱為鼠疫巴斯德氏桿菌(Pasteurella pestis),後來被重新命名為鼠疫耶爾辛氏桿菌(Yersinia pestis)。
宿主
致病
鼠疫桿菌之所以會有這麼強的致病力,是因為它能抵禦白血球的吞噬作用。
視頻
鼠疫桿菌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革蘭氏陰性菌與大腸桿菌 ,搜狐,2018-03-28
- ↑ 關於鼠疫,您應該知道的! ,搜狐,20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