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平民族中學

黃平民族中學全稱貴州省黃平民族中學前身為黃平縣立初級中學,創辦於1931年9月18日。1941年增設高中部,更名為黃平縣立中學,附設谷隴分校。1949年11月10日黃平解放,1950年3月,鎮遠專署決定將黃平中學、谷隴分校、舊州人民中學合併為「貴州省立黃平中學」,分設新州部、舊州部,谷隴分校併入新州部。1951年9月,奉省人民政府令,新州部更名為「貴州省黃平民族中學」。1953年8月,學校遷入現址。1958年「大躍進」中又改名為「黃平中學」。直至1982年12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復「貴州省黃平民族中學」校名,並列入貴州省第二批省屬重點中學。 2006年5月通過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評估驗收,成為貴州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二類)[1]

目錄

辦學規模

學校現有5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572,住校生2341。在校教職工總數225人,其中專任教師206人。教職工中碩士10人,本科202人,本科以上學歷占教職工的98.18%;高級教師90人(含特級教師3人),一級教師74人,中高級職稱占教職工的75.93%,其中高級教師占41.67%。學校有「特級教師」3人、省級名師1人、省「骨幹教師」3人、州管專家1人、州「教育名師2人、州「教學能手」6人、州「骨幹教師」21人、州「優秀教師」4人、州「優秀班主任」5人、縣「教育管理能手」5人、縣「教學能手」9人、縣「骨幹教師」30人、縣「優秀教師」21人、縣「優秀班主任」11人、縣級先進工作者4人。

榮譽

貴州省黃平民族中學是「全國教育發展『十五』計劃重點課題實驗基地」、「國家青少年自然科學教育實驗基地」、「中國基礎教育英語教學研究資助金項目科研基地」、「貴州省教育幹部培訓基地」、「貴州師範大學凱里學院實習基地」、「貴州民族學院實習基地」、「教育部、李嘉誠基金會西部現代遠程教育扶貧示範工程項目學校」、「貴州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基礎設施

學校位於黃平縣新州鎮文化路22號,苗嶺河畔,占地54721.73 m2(≈82.08畝),綠化面積為6654m2,建築面積為38825m2,教學及輔助用房9326 m2,行政辦公用房3740 m2。學校現有普通教室69間,專用及功能教室36間。圖書室1間(藏書67780冊),閱覽室4間。學生宿舍5棟,355間,2579個床位。學生食堂3個,建築面積1500 m2,1200個就餐位。學校全面使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所有教室均安裝多媒體教學設備。

辦學思想

學校秉承「以質量為本、以創新為魂、以法制為綱、以績效為榮」的辦學思想和「嚴、勤、誠、進」的校訓,堅持「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辦學方向,樹立「學會做人、學會審美、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勞動、學會創新」的培養目標,形成了「弘揚科學、傳承文明、和諧發展、求是創新」的良好校風、「篤學多思,團結奮進、立德弘志、博聞求真」的濃郁學風、「學高身正、敬業愛生、嚴謹治學、善教樂成」的嚴謹教風和「愛心育人、科藝興校,文化促教」的辦學特色。得到各級領導的好評和社會各界的認同。

教學成果

建校80餘年來,先後湧現出了王朝文(原貴州省省長、全國人大常委員會民族委員會主任)、王銳宗(留美博士,美籍華人科學家)、楊明淵(苗族作家)、吳治清教授(博士生導師)、黃潤秋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四川省政協副主席、四川成都理工大副校長)、鄭建新博士(現任湖南省財政廳廳長)、李琳博士(曾任中國石化總公司駐土庫曼斯坦代表)、雷安平教授(曾任湘潭大學哲學教研室主任)、潘世鈞教授(原貴州民族學院院長)、羅義群教授(曾任黔東南師專副校長)譚照華研究員(電腦專家)、張興永研究員以及方黔平博士、龍江平博士、段培佳(女)博士李繼凱博士、黃健昌博士、陳蓉(女)博士、潘迎華(苗族畫家)潘玉富(苗族畫家)等著名校友。

歷屆考入清華北大的優秀學子有王登明、黃旭東、潘忠恆、李繼凱、潘建平、張國先、江普慶、潘鑫、熊世裕、白青雲、吳富華、鄧弘毅等。近年來,學校不斷深化改革,不斷開拓創新,教育教學成績不斷創歷史新高。多次被縣委縣政府評為「黃平縣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曾獲得黃平縣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先進單位」,「全州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州校務公開先進集體」,「全縣教育系統綜合目標考核一等獎」,「黔東南州普通高中教學質量二等獎」、「黔東南州普通高中教學質量培優突出獎」,「全縣中小學體育藝術節活動先進集體」,「環境育人先進學校」,「全州中小學體育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省「安全文明校園」,「縣級文明學校」,全州「文明單位」,貴州省安全文化建設「示範校園」,「黔東南州第二屆中小學生體育藝術節暨首屆省級示範性高中交響樂(器樂)比賽」之器樂展演榮獲三等獎等榮譽[2]

視頻

黃平民族中學 相關視頻

黃平民族中學舉行2018屆高考考生「穩心」大會
走向輝煌的未來-黃平民族中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