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文衡殿
沿革介紹
明末清初,中國大陸沿海一帶居民,大量移民至台灣開墾。為求神祇庇護,先民由祖籍福建泉州奉祀關聖帝君入台。起初由於社會形態封閉,關聖帝君的神像只供奉於民家中,後因神蹟顯赫、香火鼎盛,當地鄉民共議於今廟址處建立一座坐北朝南的茅草廟宇奉祀。當時廟前為漢人所居住,廟後為平埔族麻豆社人居住,至今文衡殿北側處尚名為「番仔巷」,因歷史悠久,有麻豆地區古蹟廟宇第一之美稱[1][2]。
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該角廟方對「祭祀圈」內村莊的稱呼,鄰近的《修造水堀頭枋橋功德碑》則記載其居於牛稠仔莊國學生吳仕光感於廟貌寒酸,故提倡闢建廟宇,鄉民們應和,在眾人努力下大功告成。當時廟前一帶曾一度為麻豆地區最繁華的地段,與水堀頭近在咫尺,每日車水馬龍,盛極一時。
1768年(清乾隆三十二年),發生大地震,文衡殿幾乎倒塌,因當時社會經濟困頓,修復進展緩慢。
1774年(清乾隆三十九年),在地鄉賓和仕紳黃清芳、吳時舉、吳時興、陳志光、柯睿哲等提倡重修,當地原住民亦有參與,修復歷時5個月,廟貌乃告一新,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立「重新虞朝莊關帝廟碑」紀念。由此至嘉慶、道光年間皆有小規模修繕。
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當地漢人與原住民就田產納香燈、納番餉之事發生爭議,經臺灣府北路理番同知朱景英之排解,立「貼納武廟香燈漢番和睦示告碑」告示雙方。[3]
1868年(清同治七年),由於時光遷移,廟堂已多處斑駁、頹褪之跡,當時董事陳春華等人發起重建,信眾們紛紛響應、慷慨解囊,加入重建行列,並將原坐北朝南的建築方向,調整為坐西朝東,建成一座莊嚴的華南式廟宇「文衡殿」。
1926年(大正十五年),信眾捐款增設銅鐘、大鼓及木魚等法器。
1934年(昭和九年),廟方董事及善信購買該廟周邊土地建立後殿和庭園,並發起重修,至1964年間修建多次。
1976年(民國六十五年),地方熱心民眾樂捐,於該廟後興建氣勢雄偉的凌霄寶殿,歷時一年完工,此殿主祀玉皇上帝、三官大帝、南斗星君、北斗星君、三恩主(文衡聖帝(關帝)、倉頡夫子、孚佑帝君)等神祇。
1990年(民國七十九年),經由該廟管委會提議,信眾、善心人士樂捐,完成興建兩座宏偉的牌樓。
1992年(民國八十一年),雖歷多次重修,經年累月以來廟貌仍不堪,信眾認為無法彰顯關聖帝君神威;又香火鼎盛使該廟顯得非常擁擠,故經信眾發起提議以及各界響應,廟方於該年成立重修委員會並動土重建,歷時三年多完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