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麥克馬洪線(McMahon Line)一是指1913年10月至1914年7月,1914年西姆拉會議後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麥克馬洪偽造的英屬印度中國的劃界。

1936年英政府才首次公開此線,並正式把麥克馬洪線標入地圖和政府文書,後遭到南京國民政府的反對。中國歷屆政府都不承認麥克馬洪線的合法地位,而印度堅持麥克馬洪線,並在某些地段越過了麥克馬洪線,引致1962年的中印戰爭。

二是指緬甸段(後來大體重疊於1941年線):主要涉及江心坡野人山地區。歷代政府沒承認1914年麥線緬甸段。大體重疊於1941年交換線:1941年民國政府用換文形式被迫同意英國提出的中緬界線,是抗日戰爭中期中國危險期被迫換取英國支持抗日的產物,1960年《中緬邊界協定》承認民國政府的該劃界。

麥克馬洪線是英印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背着中國中央政府的秘密交易,沒有合法性。事實上,中印東段邊界實際控制線與此線走向比較相近,但並不重合[1]

目錄

麥線藏南段

歷史背景

1913年10月至1914年7月,英國、中國和中國西藏地方三方代表在英屬印度西姆拉開會,討論西藏的地位問題。會議期間(後個階段),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麥克馬洪背着中國中央政府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劃界換文,將邊界從阿薩姆平原邊緣向中國西藏方向推移150公里,新邊界以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的連接線作為界線[2],西起中國-不丹邊界,東至獨龍江流域的伊索拉希山口,長約1700公里,涉及門隅(現大體在錯那縣版圖)、珞隅(現大體在墨脫縣版圖)和察隅,將原屬於中國西藏地方的9萬平方公里國土劃入英屬印度。

1954年6月,周恩來尼赫魯進行第六次會談,周恩來說:麥克馬洪線不僅中印邊界有,而且在中緬邊界也有,這是英國殖民主義者造成的,他們用鉛筆從喜馬拉雅山畫過來,就像瓜分非洲一樣。因此,這條線中國政府不能承認,但是目前維持現狀,雙方都不要越過這條線。尼赫魯表示:如果有機會,雙方協商進行調整。

在1956年10月吳努訪問中國與周恩來全面商討如何解決中緬邊界問題時,雙方都談到了中緬邊界北段的「未定界」問題和「麥克馬洪線」問題。周恩來明確表示:「『麥克馬洪線』中國政府是不能承認的,那是英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留下的,是非法的,中國人民和緬甸人民不能負這個責任。現在兩國獨立了,又是友好國家,新中國政府可以根據新的情況與新的關係,可以從現實情況出發考慮『麥線』問題,但不能用『麥線』來劃界。」

周恩來在1956年對尼赫魯介紹中緬邊界談判的情況時,也特別提到「麥克馬洪線」問題,周恩來說:「這個線是不合法的,中國歷屆政府都不承認,新中國政府自然也不能承認。現在中國、印度緬甸都獨立了,我們應該根據新的現實情況,加以現實的解決。」

現狀

時至今日,無論是原中華民國政府(現台灣當局)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都認為中國和印度的傳統邊界應位於喜馬拉雅山與阿薩姆平原結合處,而印度堅持麥克馬洪線,並在某些地段越過了麥克馬洪線,結果引致1962年的中印戰爭。今日,中印東段邊界實際控制線與此線走向比較相近,但並不重合[3]

麥線緬甸段

(中緬劃界中的麥克馬洪線問題及解決) 有觀點認為,中國與緬甸的邊界線北段也涉及麥克馬洪線。1914年劃定麥克馬洪線時,緬甸屬於英屬印度的一個省,麥克馬洪線最東端已進入中緬邊界的範圍,中緬邊界從底富山口伊索拉希山口段屬於麥克馬洪線的最東段。而傳統的中國領土應包括今緬甸北部的野人山地區。主要涉及江心坡地區

英國在1885年完成了對緬甸的吞併,將緬甸併入英屬印度,開始與中國雲南省有了「共同的邊界」。中緬邊界中的「麥克馬洪線」問題,是英國在中國西南邊疆進行殖民擴張的產物。

中緬邊境北段,是指西藏察隅以南、尖高山以北、高黎貢山以西、印度阿薩姆以東地區。該地位於喜馬拉雅山和橫斷山的交會處,屑伊洛瓦底江流域。這裡的主要山川自西向東依次為巴特開山更的宛河(欽敦江)、枯門嶺(克欽山)、邁立開江、江心坡、恩梅開江和高黎貢山;其中巴特開山與枯門嶺又統稱為野人山。

這裡的居民有景頗族(克欽族)、獨龍族和傣族(撣族)。景頗族遍布除恩梅開江支流獨龍江流域以外的整個地區:獨龍江流域為獨龍族的主要聚居地;喜馬拉雅山山麓的坎底(葡萄)主要居住着傣族;恩梅開江支流狄子江狄不勒江駝洛江流域及邁立開江支流木里江流域也有部分獨龍族,江心坡一帶也零星分布着傣族。

和行政管轄

唐朝時,中緬邊境北段這一帶屬南詔政權轄區。

在元代,獨龍江流域居民屬麗江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後,該地歸麗江土知府

明永樂二年(1404年)在此置孟養軍民宣慰使司,其地「北極吐蕃,西通天竺,東南鄰於緬」。永樂五年和六年,孟養轄地中先後分出茶山里麻二長官司。茶山轄地在恩梅開江支流小江流域,里麻轄地在江心坡一帶。但到萬曆末年,孟養一度為緬甸控制。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盂養又與緬甸同時降清。但清朝對該地並未進行直接控制,而是以「徼外」對待的。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傅恆率兵征緬,再次占領孟養;傅恆撤兵後,孟養又被緬甸占去,但緬甸後來也未控制孟養。里麻、茶山二長官司自其長官明末奔入內地後就已廢棄,但原茶山地區在清代仍屬中國。

到清代中葉,則直接受維西康普土千總管轄。

嘉慶初年,獨龍江上游地區被贈與西藏察瓦隆土千總。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雲貴總督錫良夏瑚巡視了獨龍江(俅江,又稱猠江)一帶,逐村委派原來的頭人為伙頭和甲頭,並分別發給委任狀一張和小紅帽一頂。

1912年,獨龍江地區被劃歸菖蒲桶(今貢山)殖邊公署。同年,雲南迤西國民軍總司令李根源派「怒俅殖邊隊」進駐怒江和獨龍江地區,並設「怒俅殖邊總局」於蘭坪縣營盤街,就近領導殖邊各隊的工作。

1930年,中國內政部及外交部會派滇緬界務調查專員尹明德等人進行調查時,還發現獨龍江下游地區仍有宣統年間發給的印照文件。

中緬邊境

英國吞併緬甸不久即北進占有了八莫,1891年又侵入野人山和江心坡南端,占領了麻陽壘弄兩寨。

1894年中英《續議滇緬界、商務條款》規定「北緯二十五度三十五分之北一段邊界,俟將來查明該處情形稍詳,兩國再定界線」。這樣,尖高山一線以北就成了未定界地區(條約中規定了尖高山往西南方向的中緬界線,因此尖高山就成為中緬北段邊界的起點)。

1898年,英要求中國于思買卡河(即恩梅開江)與薩爾溫江(即怒江)中間之分水嶺西境。

1905年提出了以該山為界的「紫色線」清末中緬北段界務交涉有所謂的「舊五色線圖」,「紫色線」為其中之一。

英軍1900年侵入小江流域的茨竹派賴等寨,槍殺一百多名中國官兵。

英印總督明托在1910年提出了沿東喜馬拉雅山直到滇緬邊境北部建立「戰略邊界」的計劃;這條「戰略邊界」從「達旺縣的楔形地帶邊緣,沿東北方向伸展至北緯29度,東經94度,再向東南-進至察隅河伊洛瓦底江分水嶺,再沿這一分水嶺伸展至伊洛瓦底江與薩爾溫江分水嶺」。

1911年1月,英國侵占小江流域的片馬古浪崗房等寨,製造了「片馬事件」[4]

1912年,英軍沿邁立開江北上,掠取野人山地,直達坎底;1913年又由坎底向東,進人獨龍江下游;1914年在坎底設葡萄府

1913年,英軍占我片馬鎮,切斷了雲南和我江心坡的聯繫。1927年,英軍趁國軍北伐,北洋政府解體,又占領了江心坡,導致全國人民義憤,而國府也對英國提嚴重抗議。1934年1月20日,英軍更加北進,占領雲南班洪銀礦,但在遭到我各族人民的反抗後,英軍(數百英軍,千餘緬甸軍)終於戰敗退走。但英軍仍然占據江心坡。

1941年6月18日,為了抗日戰爭的大局考慮,中國政府用換文的方式確認了這一段邊界。但日軍很快就在太平洋戰爭後,開始進攻緬甸,所以這一段邊界並沒有真正樹立界碑。

此後中國前後派出40萬遠征軍協助英軍抗擊日軍,但是英國的戰略重心始終不在亞洲歐洲戰事吃緊讓其無暇顧及亞洲殖民地。最終英國政府決定全面放棄緬甸,中國遠征軍從援助英軍變成掩護英軍撤退。英國方面為減少自己的傷亡,在戰鬥中採用「不辭而別」的撤退,把中國遠征軍的側翼暴露給日軍,以導致中國遠征軍野人山之難。中國遠征軍作戰勇敢,也打出了許多經典戰例,但孤立無援的這支孤軍以傷亡20萬的慘痛的代價仍未阻止緬甸的陷落。

緬甸的日軍在被盟軍(中英)打敗後,在江心坡的中國遠征軍被迫遵守「1941年線」,從江心坡撤軍,而英軍隨即占領江心坡。

中緬邊界談判

針對緬方「北段是未定界,南段的邊界已定」的觀點,周恩來說:應該「在五項原則和友誼的基礎上,找到有利於雙方的解決辦法」;"應該按照吳努的建議,成立關於邊界問題的聯合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應該談判解決南北兩段邊界問題;「在南北兩段的緊張局勢應該緩和下來」。

1956年10月至1956年11月,周恩來在北京與緬甸前總理吳努的會談中,重申雙方分別從「1941年線」以西和片馬、崗房、古浪地區撤軍外,還提出了全面解決邊界問題的建議:在北段,按照傳統習慣線劃界,就是在尖高山以北、恩梅開江以東;中緬北段邊界可以劃到接上「麥克馬洪線」的一點為止,但是這是我們之間的一個默契;將來劃界時,把片馬等三地劃入中國。

1957年2月4日,周恩來收到緬甸總理吳巴瑞的一封信。由於國內的壓力,吳巴瑞還是希望中國接受緬甸從英國繼承下來的邊界狀況:在南段承認「1941年線」;在中段把勐卯三角地無條件地交由緬甸支配。僅有的修正是,在北段把包括片馬、崗房、古浪在內的50平方英里(約合130平方公里)土地交還中國。

1957年7月,周恩來又在全國人大作了關於中緬邊界問題的報告。報告首先說明:「我國和其他國家之間所有懸而未決的問題,都應該通過和平協商的途徑,求得公平合理的解決」。我們在國際事務中一貫奉行的政策,就是爭取世界局勢的和緩,爭取同世界各國,特別是同我們的鄰國和平共處。

但在1957年9月的中緬談判中又出現了新的分歧。

1957年12月,緬甸副總理吳覺迎和總理吳巴瑞先後訪華,兩國先成立邊界委員會,首先勘察伊索拉希山口至底富山口的一段中緬邊界線。在這段邊界上,除獨龍江流域外,可以大體上按照分水嶺進行勘察。這樣就給解決邊界的其他部分創造了有利條件。

1960年10月,中緬兩國簽訂了《中緬邊界條約》,其中規定緬甸移交給中國的片馬、古浪、崗房地區的面積增加為「153平方公里,59平方英里」。1961年1月,中緬雙方互換中緬邊界條約批准書。10月,中緬兩國簽訂了標界議定書,全面解決了包括「麥克馬洪線」在內的中緬邊界問題[5]

視頻

麥克馬洪線相關視頻

揭秘印度臭名昭著的「麥克馬洪線」和「約翰遜線」的由來
1914年西藏地方政府背着中國的中央政府,承認隨意的「麥克馬洪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