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鴞鸚鵡(學名:Strigops habroptila;毛利語:kākāpō,意為「夜鸚鵡」)是一種夜行性鸚鵡,全身布上黃綠色的細點,地棲且不會飛行,是新西蘭的特有種。鴞鸚鵡在新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也出現在他們不同的傳說及民間傳奇之中[1]。其學名來自希臘語的strigos:鴞的,為strix一詞的屬格、ops:面孔、habros:柔軟的,和ptilon:羽毛。即擁有的面孔、羽毛柔軟的鳥。

目錄

形態特徵

鴞鸚鵡是一種肥大而渾圓的鸚鵡;雄性成熟期時體長可達60厘米,重2至4公斤,它臉上有鴞形目獨有的面盤羽毛排列,有獨特的感受器羽須、大而灰的、短腿大腳、翅膀及相對短的尾巴

它是世上唯一一種不會飛行的鸚鵡,體型冠絕同類、夜行性、草食性,表現出兩性異形的身體結構,基礎代謝率緩慢,雄性不負責照顧幼小,也是唯一一種實行一夫多妻制、並實行求偶場交配模式的鸚鵡。有研究指它也可能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普遍相信可達60年或以上[2]。從其解剖結構中得知,它象徵了部分鳥類進化的趨勢—降落於海島後,擁有豐富的食物及極少的天敵,飛行能力並不符合熱力學的效益,因而造成翅膀肌肉退化,胸骨上的龍骨消失,體型變得壯碩強健。

進化歷史及現狀

鴞鸚鵡的祖先在史前時代就移居新西蘭。在沒有哺乳類獵食者的情況下,它們失去了飛行能力。自波里尼西亞歐洲殖民者引入如等生物後,鴞鸚鵡的數目開始大幅下降。打從1890年開始就有保育措施,但大部分均未見成效,直至1980年正式實行的全國性鴞鸚鵡復育計劃。2005年11月,全新西蘭餘下的鴞鸚鵡僅在四個無捕獵者的地區活動並得到嚴密監管[3],包括茂伊島喬基島、科德菲什島及安克島。而在新西蘭南面峽灣區的兩個島嶼,雷索盧申島及塞克勒特里島上,大規模的海島恢復活動正在進行,以提供一個合適的生境予鴞鸚鵡居住。現時鴞鸚鵡是全球最接近滅絕的物種之一,但其復育計劃成功使該物種在超過半世紀只余不足50隻個體的情況下,終在2009年3月期間突破100隻。至2018年4月,鴞鸚鵡的數量終提升至149隻[4]

生活習性

鴞鸚鵡晝伏夜出,日間棲息於大樹庇蔭下或地上,到了晚上才在它們的領域徘徊。儘管不能飛,雙翼也不是全無用處,透過展開雙翅它們能輕微滑翔,並提供平衡及制動力。此外它們發展出強壯的雙腿,善於攀爬,能登上高聳的樹冠,移動時則利用快速輕搖的步姿走上好幾公里的路[5]。雌性在孵卵期間,每晚仍會在一公里範圍內尋覓食物,並來回兩次。

鴞鸚鵡在面對危機或生命受威脅時會有一種作用不大的習性,就是會全身僵硬,一動也不動。它們希望利用一身保護色,透過不動的姿勢來隱藏自己於附近環境之中。這種技倆用以應付它們主要的原生天敵—哈斯特鷹(已絕種)非常有效,但自從人類帶來並不以視覺而重用嗅覺的捕獵者的出現,如哺乳動物後(等),它們這種技倆反而加快它們被捕捉的機會。

視頻

鴞鸚鵡 相關視頻

性新西蘭-見過蠢萌的鴞鸚鵡嗎?遺憾的是它們也快要滅絕了!
生命的力量 鴞鸚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