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昆剧舞台艺术(剧照)原图链接来自 站酷网 的图片

鲛绡记》,明沈鲸作。写魏必简一家遭奸人陷害流落四处,后历经波折重新团聚,衣锦还乡的故事。共三十出。有《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影印清顺治间沈仁甫钞本。

目录

剧目介绍

昆剧《鲛绡记》剧情是:襄阳魏从道之子必简与沈必贵之女琼英早有婚约,但富豪刘均玉(演出本作刘君玉)看中琼英欲求为儿媳,遭到回绝后怀恨在心,重金贿赂讼师贾主文设计陷害。魏从道被诬告判斩,幸得大理寺少卿周三畏力救而免死;沈必贵押戍崖州,魏必简发配淮州。必简之解差单庆受贿于刘均玉,欲在途中杀死必简,但遇一相士言必简久后大贵,单庆积阴德则可得子,单庆遂罢歹念。淮州大帅刘锜爱必简之才勇,任以为将。必简又立了战功,升为经略使。沈必贵戍崖州,招讨张彪看中琼英求而不得,遂遣沈必贵抵抗金兵,沈必贵年老体病,惊怖而死,其同年驿丞张叔度将沈妻与琼英养在一尼庵之中。时值元宵,经略使魏必简以军情为重,禁放花灯。张叔度恰逢诞辰,筵前稍稍放灯,沈氏母女以当日必简所赠聘礼传家宝“鲛绡”为贺,悬于筵前。张彪率兵将鲛绡夺去,并向经略使控告叔度放灯之事。必简仔细盘问,弄清了事情的始末,于是报知朝廷,与琼英结为夫妻。奸人刘均玉父子双双被诛。魏必简携带夫人及岳母衣锦荣归,回到襄阳,拜见了老父魏从道,至此一家重获团聚。

《写状》原本第十出《谋害》。刘均玉(演出本作刘君玉)对沈必贵怀恨在心,找到恶讼师贾主文,请他设计陷害沈必贵,贾主文起先佯作不肯,但刘均玉以重金相贿后,即改变态度,替刘均玉写了一张状纸,诬告魏从道父子与沈必贵同谋结党,企图行刺宰相秦桧。

《狱别》原本第十五出。魏从道被关在狱中,禁子告诉他已经给他定了死罪,魏从道十分悲伤,央求禁子让他和儿子见一面,禁子答应了。父子相见,分外悲伤,知道了被陷害的罪名后,抱头痛哭。

《监绑》原本第十六出。魏从道被押赴刑场前,与儿子痛哭而别。刑场上,监斩官正要下令将魏从道斩首之时,忽然圣旨降下,赦了魏从道的死罪,原来是周三畏奏本辨诬才得以免死。

《草相》原本第十八出《相面》。单庆押着必简来到旷野无人之处,正要谋害时,却被一个相士撞着。相士说必简长相不凡,将来必有将相之分,单庆若行一段功德,会有两个儿子送终。相士一番话打动了单庆,便放了必简,由他自去淮州。

中国戏曲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点和风格的艺术样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用来娱神的原始歌舞。《尚书尧典》上说:“于!子击石拊石,百鲁率舞。”《吕氏春秋古乐》上也说:“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日《玄鸟》,三日《遂草木》四日《奋五谷》五日《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 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1]”;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视频

鲛绡记 相关视频

中国戏曲是指尖上的艺术
中国戏曲文化周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