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高波級護衛艦

高波級護衛艦(日語:たかなみ型護衛艦,英語:Takanami-class)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一種艦隊通用(多用途)型護衛艦,主要用以擔負艦隊的防空、反潛和反艦等方面的作戰任務。高波級護衛艦來自村雨級護衛艦的設計改良[1],裝備與金剛級驅逐艦相同的127mm 艦炮與Mk-41垂直發射系統以及改良火控系統,新型聲納,海麻雀防空導彈已經被更換為新型ESSM(RIM-162)導彈。

目錄

簡介

高波級建造時,雖然有計劃引進主動相位陣列雷達設計的FCS-3,但因為研發進度無法與建造時程配合因此放棄,但當時的高波級平均造艦成本已達650億日圓標準。

高波級的外觀、動力系統基本上與村雨級相同,唯一明顯的差距就是艦艏主炮更換成5吋艦炮;艦上發電機雖裝設3部,但理論上只需要2部便可負荷全艦需求,1部主發電機平時為備用,另外裝備一部較省油的低功率發電機主要作為靠岸時使用。日本在1990年代的造艦計劃時尚未考慮匿蹤性設計,因此本級艦仍使用日本艦艇常見的大型四格方型金屬桅杆,同時上層結構配置上較為凌亂。

相較村雨級,高波級的噸位又增重100噸,居住環境因此更動。海自艦艇的士兵住艙在高波級前,是以12人為一間的住艙,在高波級時變成30人一間;士官住艙也換為雙層床鋪,如果在運輸人員任務時艙間還可改成三層床鋪。

發展沿革

除了配備宙斯盾系統的金剛級驅逐艦之外,以艦隊通用任務為主的六千噸級高波級通用護衛艦是海上自衛隊在本世紀初建造的另一種重要艦艇;是在2000年代初期完成全部九艘村雨級護衛艦之後,海自接下來繼續建造的改良自村雨級的高波級護衛艦,於2003至2006年陸續服役。高波級是平成10年度(1998年)驅逐艦(10DD)的產物,系以村雨級的基本構型為基礎進行改良。最初海自打算建造11艘高波級,再加上九艘村雨級,就能全面替換原本海自四個第一線護衛隊群的12艘初雪級和8艘朝霧級;此外,還打算在高波級上安裝1980年代起新開發的FCS-3多功能相控陣雷達系統。

隨着日本財政狀況逐漸走下坡,海上自衛隊未能爭取到足夠的預算,最後只訂購5艘高波級[2]。量比村雨級增加100噸,其他如艦體基本設計、動力系統等則仍與村雨級相同。與過去日本海自的通用驅逐艦相同,村雨級與高波級採用日本舊海軍時代專門用於驅逐艦命名的「天文地理名」,此種命名以優美且具詩意著名,堪稱日本艦艇命名準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然而,之前日本海自每一級驅逐艦都以天文地理名的同一部來命名,以利區別,例如初雪級全部以「雪部」命名、朝霧級完全用「霧部」命名,而高波級則使用了海洋地理等「單字部」的命名。

視頻

高波級護衛艦 相關視頻

海上自衛隊,高波級驅逐艦「高波」號
日本「霧雨」號護衛艦赴中東替換「高波」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