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上的世界盃
《高山上的世界盃》(藏語:ཕོར་པ། Phörpa),藏傳佛教喇嘛(上師)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1999年執導的第一部不丹電影,描述喜馬拉雅山麓邱林藏密寺廟(或稱「秋林寺」)的小喇嘛熱愛足球,希望能獲得一台電視觀看世界盃所發生的趣事,場景在印度比爾西藏難民特區拍攝。
目錄
導演簡介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生平
本片導演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1961年6月18日-),出生於不丹,7歲時被十四世達賴喇嘛、薩迦法王及十六世噶瑪巴認證為宗薩欽哲確吉羅卓(Dzongsar Khyentse Jamyang Chökyi Lodro, 1893-1959)的轉世,後由頂果欽哲仁波切為其進行昇座禮,曾在薩迦學院參研佛教哲學,是全球唯一具喇嘛身份的導演,欽哲諾布一貫幽默風趣,出奇的編導才華受世人肯定,但仍在世界各地積極宣揚佛陀教義著書立說,臺灣有《正見.佛陀的證悟》、《佛教的修道與證悟》等書出版。仁波切也負責欽哲基金會與蓮心基金會兩個非營利機構的運作;所監督的悉達多本願佛學會,在全世界有6個教學及修行中心。
《小活佛》電影顧問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自幼喜愛影視,13歲時第一次看到電視被聲光影像所吸引。成年後際遇"末代皇帝"導演柏納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拍攝《《Little Buddha》(譯成"《小活佛》"或"《小喇嘛》)受聘為顧問,進而開啟藝術創作之門,先後執導了《高山上的世界盃》《旅行者與魔術師》《舞孃禁戀》《嘿瑪嘿瑪》等多部作品。
電影為現代唐卡
《高山上的世界盃》(藏語:ཕོར་པ། Phörpa)1999年在加拿大上映。鍾情於電影的仁波切說「電影可以視為現代的唐卡(傳統西藏佛教繪畫)「,從影片中可以感受到仁波切豐沛的能量及深層的人文底蘊,在以商業票房掛帥的主流電影中宛如一股清流,清新題材加上唯美畫面,足令觀眾心悅神怡。
不丹受全球矚目
《高山上的世界盃》甫推出即獲各界佳評,讓全球注目不丹這個在地圖上幾乎找不到的國家。劇中演員皆來自寺院喇嘛,以自身詮釋本色,演來生動自然,是部寫實的劇情片。
劇情分析
世足賽狂熱
1998年世界盃足球賽在法國如火如荼地展開,點燃全世界球迷的熱情,連偏居喜馬拉雅山麓的邱林藏密寺廟(或稱「秋林寺」)也感受到了這股風潮。在神聖莊嚴的大殿內,有童心未泯的小喇嘛(札巴)烏吉Orgyen(Jamyang Lodro 飾)在梵唄時想的全是世足盃,他搜集了許多相關資訊,甚至在僧袍內穿上鍾愛球隊的隊服,還邀集同伴偷偷下山觀看,狂熱程度與一般球迷無異,他甚至夢想成立第一支西藏足球隊。
巴丁與尼瑪 (Palden and Nyima)
某天一位婦女因家境貧困,希望能把弟弟巴丁(Palden)和兒子尼瑪(Nyima)送到僧院來學佛。但兩人卻是該到的時間還未到,讓婦人十分擔心,所幸過了不久,巴丁和尼瑪成功穿越國境,一路巔頗到寺院,剃度成為喇嘛,開始全新的生活。受烏吉的影響,兩人熱愛足球,空暇時就和院內喇嘛玩踢足球,然而格貴 (管理札巴的喇嘛) 不要他們過於沉溺,做了許多管制,小喇嘛們只要看到格貴前來,立刻作鳥獸散[1]。
越矩看球賽
由於寺院裡不准收看電視,村落裡除了少數商家,幾乎沒有電視和小耳朵,為了怕錯過賽事,烏吉帶著同伴夜半逃出寺院去民家看轉播,彼此為了爭論賽事被趕了出來,回到寺院發現後門被鎖上,格貴威脅他們不得再犯,次早便向住持報告。
鍥而不捨達標
事後幾個喇嘛被罰在廚房煮飯一個月,眼見決賽即將登場,小喇嘛們耐不住性子,急著弄台電視來看,私下他們開始籌錢,帶頭的烏吉(Orgyen)甚至將會卜卦的老喇嘛鎖在房中,只為了向他借點錢。湊足了押金他們迫不亟待想找印度商家要租借電視,商人卻說世界盃太熱門租金喊漲。
友誼親情陷兩難
不死心的烏吉想到還要再籌錢,情急下腦筋動到尼瑪身上,因為尼瑪還有一隻懷錶是他母親送給他的信物,於是就慫恿巴丁去說服尼瑪,讓他同意先借來抵押。尼瑪在巴丁的遊說下,不怎麼甘願地答應,小喇嘛們如願將電視帶回寺院,消息傳到尼瑪母親的耳裡頗為難受,住持只好寫信安慰她,會好好管教巴丁和尼瑪。
善良的烏吉
夜幕低垂時分,小喇嘛們成功安裝了衛星小耳朵雀躍不已,唯獨尼瑪悶悶不樂,因為他不捨將母親給他的唯一信物拿去質押想要早點贖回。舅舅巴丁看到就代為轉告烏吉。烏吉為此無法專心再看電視獨自回房。格貴看到他的舉動,跟著走到房內摸了摸他的頭說,住持和他會幫忙贖回物品,在互動中,世足決賽也悄悄地落幕了…這件事有了美好的結果,尼瑪的懷錶很快贖回,且烏吉和他成了莫逆之交。
觀後評述
佛教哲學與足球信仰的寫照
足球對於不丹而言,是一個夢想與現實的故事。影片副標題寫著:"佛教是他們的哲學,足球是他們的信仰",完整道出導演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拍攝此片的構想[2]。
這部戲表達出人性私慾與同儕友情並容不悖的處境。小喇嘛們雖然對足球狂熱,但不掩其善良本質,老少間相互體諒的情感令人動容。僧侶們鍾愛事物的熾熱與你我無異,但最後在友誼中展現了佛教寬恕的美德。
不受名利羈絆的初心
《高山上的世界盃》在各地播映票房屢傳佳績,台灣賣出800萬,法國以及加拿大版權費各40萬美金,澳洲、德國版權各30萬美金,馬來西亞熱賣了半年。而實際製作成本卻不到40萬美金,對初執導演筒的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來說,可謂名利雙收。但仁波切卻在入圍坎城導演雙週後,領取獨立製片贊助完成後製時就將版權賣斷,沒有賺到分毫的商業利益,他淡然地表示,已經賺到了輝煌的信譽與經驗…一顆初心不為名利所羈。
得獎事蹟
相關資訊
- 製作公司:Coffee Stain Productions
- IMDb評分: 6.5 http://www.imdb.com/title/tt0201840/
- 英文片名: The Cup
- 原文片名: Phörpa
- 導演: Khyentse Norbu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欽哲諾布)
- 演員: Orgyen Tobgyal,Neten Chokling,Jamyang Lodro
- 出品日期: 1999
參考影片網址
參考來源
- ↑ 高山上的世界盃壹讀,2015-06-15
- ↑ 宗薩仁波切,佛教是我的哲學,我的宗教是足球每日頭條,2018-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