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首都圈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首都圈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首都圈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始建於1986年,2003年加入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網絡,2016年被認定為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區,2019年成為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和國家林業和草原長期科研基地。生態站採取「一站多點」式布局,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共布設1個主站和7個觀測點。生態站圍繞國家和地區重大生態環境問題,立足坡地、流域和區域三個尺度,重點開展「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關係」「森林生態系統碳、氮、水循環及其耦合機制」「森林生態系統與環境變化關係」和「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等四個方面的研究,旨在為首都圈的生態建設與保護提供重要支撐。

目錄

機構簡介

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首都圈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成立於1986年6月,所在學科為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下設森林水文、土壤等3個實驗室,占地20平米。擁有大中型儀器設備10套。主要開展土壤--森林植被--大氣界面生態過程、坡地生態過程、流域生態過程、森林植被與城市環境關係等研究。2008 年,首都圈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取得承擔的研究課題基於首都圈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站平台的林木耗水研究、北京密雲水庫水源保護林營建關鍵技術研究、華北土石山區防護林體系空間配置與結構優化技術研究等5 項。本年獲得如下成果:北京地區主要優勢樹種耗水特徵、單木和林分耗水模型、北京山區防護林優勢樹種群落結構。

現有固定人員13人,其中正高級5人,副高級7人,中級1人。本年培養畢業生13人,其中,研究生7人(博士生3人,碩士生4人),本科生[1]6人。

研究方向

(1)土壤––森林植被––大氣界面生態過程 (2)坡地生態過程 (3)流域生態過程

主要研究內容

首都圈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結合國家和地方科技項目和當地社會經濟特點,開展了土壤––森林植被––大氣界面生態過程、坡地生態過程和流域生態過程等方面的研究。通過從個體、種群、群落和系統四個水平上同步對森林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開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多學科的系統的監測研究,揭示森林生態系統組成、結構與氣候環境之間的關係,監測人類活動對系統的衝擊與其自我調節過程,確定森林在生態環境建設[2]中的作用和地位為不斷提高森林保持水土、涵養與保護水源的生態服務功能,保障水資源的生態安全,全面改善生態環境條件;提高當地人民的經濟收入水平,提供大量的重要的監測數據與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