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製作技藝
風箏製作技藝,山東省濰坊市、江蘇省南通市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北京市、天津等地方傳統技藝[1],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風箏出現於中國東周、西周春秋時期,被稱為人類最早的飛行器。經過漢、唐,宋、元等朝代的發展有了悠久的歷史,是中國傳統手工藝的代表。
2006年5月20日,山東省濰坊市、江蘇省南通市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北京市、天津市的風箏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Ⅷ-88。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北京漢風至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獲得「風箏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目錄
歷史淵源
風箏製作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其淵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墨子和魯班以木材製成鳥禽狀器械,放之能飛,稱為「木鳶」。漢代開始以竹篾紮成鳥禽狀骨架,上糊以紙,稱為「紙鳶」。後來又在紙鳶上附加竹哨、弓弦,放飛時因風吹而引起哨響弦鳴,聲音悅耳,如同鳴箏,故稱「風箏」。
在歷史上,風箏的用途曾有過多次轉換。根據史書記載,風箏的最初功用是用於軍事。
到了唐代中期,社會進入了繁榮穩定的發展階段,風箏的功用開始從軍事用途轉向娛樂,同時由於紙業的發展,風箏的製作材料也由絲絹轉而開始使用紙張。風箏逐漸走向民間,類型也豐富起來。
宋代,風箏的流傳更為廣泛。當時由於文人的參加,風箏在扎制和裝飾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同時由於社會上對風箏的需求,製作風箏發展為一種專門的職業。
明清時期是中國風箏發展的鼎盛時期,明清風箏在大小、樣式、扎制技術、裝飾和放飛技藝上都有了超越前代的巨大進步。當時的文人親手扎繪風箏,除自己放飛外,還贈送親友,並認為這是一種極為風雅的活動。
工藝特徵
濰坊風箏
濰坊風箏具有起飛平穩、放飛高的特徵。無論是軟翅、硬翅還是串式、立體式的風箏,除了板子風箏需要墜外,其他不需要任何輔助物都能平穩地直升藍天。其扎制方法雖簡單,少則竹條三根,多不超過七根,但講究竹條均勻、骨架周正、左右對稱、重心拴線,形象簡練,色彩鮮艷,對比強烈。
南通風箏
板鷂風箏融扎裱造型、配色繪畫[2]、音律設計、「哨口」雕刻於一體,其形狀有正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以六角板鷂為多(即由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組合而成的有六個凸角的風箏),也有由多個這樣的幾何圖形組合而成的「七聯星」、「九聯星」、「十九聯星」等。大者丈余,小者盈尺,裝飾圖案多為工筆重彩,內容有「八仙」、「鳳戲牡丹」、「三國故事」等,喜用紅、黑、青、紫色,以造成強烈的色彩對比。風箏上綴滿了大小不等的「哨口」,多者達數千。「哨口」由哨面和哨筒兩部分組成。哨面通常用竹片或質地鬆脆的木塊雕刻而成;哨筒分管狀和球狀兩大類,管狀哨口統稱「哨」,古時多用竹筒內膜及鵝毛管等製成;球狀哨口統稱「口」,通常用葫蘆、果殼、蠶繭等製成。標準的哨口板繇無論大小,均可承受5級以上風力,即使在7—8級大風中,仍可穩懸於數百米的高空,並發出美妙的聲音。
南通板繇風箏的基本特徵在於「哨口」設計,哨口的大小形狀和材料的差異,使發出的音量、音質、音調千變萬化。
拉薩風箏
拉薩風箏的放飛有許多規定。在時間上,拉薩在雪頓節後放飛,日喀則必須由東頭宗的俗官先行放飛。風箏的形制與使用有年齡的規定,如六軸、八軸、十軸風箏,必須按年齡大小分開選擇。藏族風箏形態較為單一,多為菱形平面,但講究彩繪圖案,有「加沃」(大鬍子)、「古瑪或古那」(釘頭或黑頭)、「米洛」(瞪眼)、「其瓦」(齜牙)、「幫典」(圍裙)、「嘎林」(腿骨號)六種。因色彩艷麗,放飛時天空一片斑斕。平時這些風箏懸掛在牆,視為升騰運氣的聖物。
拉薩風箏的放飛技巧體現在空中的爭鬥玩耍。放線與收線的微妙變化,可以使風箏在空中迅速地升降、旋轉、左右打滾。最大的特點是「打架鬥毆」,最後斷線飄走者為敗。各種打鬥技巧最後都集中在「絞線」上,線的質量至關重要,故在製作時有一道工序即上「那」。「那」的主要成分是玻璃碎粉,加入一種粘性較好的植物「旺拉」,調上搗碎的大米、白糖和水攪拌煎熬。等冷卻到一定溫度時,將「那」放在手心,將風箏的線從指間穿過,使粘上粗細不等的「那」如同鋸齒。拉薩風箏的製作具有季節性。每年秋季在拉薩、日喀則等城鎮有人專門做風箏出售。日喀則的拉達卡其和拉薩的次仁等家族風箏製作技術精湛、特色鮮明,頗有影響。
北京風箏
北京風箏哈風箏製作技藝講究「扎、糊、繪、放」四藝。按結構和對風的適應程度而言,風箏可分為硬翅類、軟翅類、硬拍子類、軟拍子類、串類、傘翼類和立體類七大類。北京風箏哈風箏製作技藝博採眾長,在風箏的骨架結構和繪畫藝術上實現了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它用料講究,造型比例適中,交接嚴謹,美觀大方,構圖豐滿,繁而不失整齊,簡而不失豐富。製成的風箏色澤明快,穩重大方,色彩對比強烈,具備吃大風、起飛快、放飛後既高且穩等特點。
北京扎燕風箏製作技藝分為:扎、糊、繪、放四藝,製作的風箏色彩鮮明、線條醒目,既好起又好飛。北京扎燕風箏每種都繪有骨架圖、彩繪圖,並配有扎糊訣和畫訣,圖文並茂,是最具北京特色的風箏流派。以費保齡為主要傳承人的北京扎燕風箏技藝,其扎制的燕子作品圖案化、擬人化,形神兼備,組成了充滿個性與情感的扎燕風箏系列作品。
曹氏風箏是用竹子、紙張、絹、綢等材質,經過扎、糊、繪等工序製作而成的。該製作技藝具有選料精良、工藝細膩、色彩艷麗、造型優美等特點。它運用仿生學原理,採用獨特的「脫胎」技藝製作的飛禽動物等風箏作品,栩栩如生,減輕了風箏的重量。曹氏風箏作品樣式新穎,種類繁多,表現內容有:歷史典故、風物傳說、民俗風情、仿真寫實等題材,具有鮮明的古都文化特色。
天津魏記
天津風箏魏製作技藝包括創意、設計、選料、扎架、彩繪、糊面、試飛、總裝八大工藝流程,風箏全部以手工製作,選用高級真絲織物和上等毛竹為面料,成品風箏能夠拆展、摺疊,便於珍藏、郵寄、運輸。「魏記」風箏有整體類和組合類兩種,從功能上可分為裝飾型、放飛型、放飛兼裝飾型三類。風箏的尺寸大小不等,巨型風箏可達上百米,小的只有火柴盒大小。風箏魏的造型有人物、器物、動物等,同時還附帶有變形、鳴響等特技。
工藝類型
風箏分為硬翅和軟翅兩種。硬翅風箏骨架不能拆卸,受風力強;軟翅風箏骨架可以拆卸裝盒,便於保存和攜帶,放飛時各部件可以自由活動,如「龍頭蜈蚣」風箏的龍頭雙目能轉動,利爪能屈伸,鳥禽狀風箏可以展開翅翼奮飛雲間,金魚狀風箏可以搖頭擺尾地緩緩遊動,等等。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宮燈、花籃等立體狀的風箏。
工藝特色
風箏製作工藝聚集多種手工技藝於一體,由扎作骨架、裱糊、彩繪等環節組成,其中扎作骨架最為關鍵,骨架扎不好,風箏便無法飛起。裱糊除用綾、絹外,一般常用堅韌受風的綿紙。彩繪在風箏製作中也十分重要,不少彩繪精巧的風箏已被作為藝術品收藏。彩繪顏料中可適當加入桃膠,使色澤更加光亮,同時還能起到防潮的作用。
工藝流程
製作竹篾
將竹篾浸水,令竹篾軟身,再用刀將竹篾破開到適當的粗度。因為稍後要將竹篾貼在馬拉紙上,所以如果竹篾太粗,會拉破紙張。
扎骨架
選擇筆直的三年生桂竹,將竹剪成四至五毫米見方的長條形竹筋,用刀削成適當粗度,然後用小鋸一一鋸成所需長度開始扎架。有時彎曲部分須用蠟燭或酒精燈加以熏烤,竹筋受熱後,執竹兩端,雙手稍加用力使其彎曲,待其稍冷卻後再鬆手,否則竹筋會自行彈回。捆綁竹架應自中央主幹部分着手。立體幾何形態的風箏有時可做成很多單元形狀然後再黏合在一起。扎架以前,最好在所有竹筋預定扎接處用尺量准做出記號。扎架完畢後,檢查各處是否對稱,如有需要,用線繃緊,以防骨架變形。
糊紙
將紙比照骨架的形狀先用鉛筆輕描輪廓,在各邊預留出一厘米左右的邊緣,然後按此邊裁剪。糊紙時除將紙邊塗抹糨糊外,竹架部分也應該稍擦糨糊,然後互相粘接。有些軟面風箏,如蝴蝶、蜻蜓等造型的風箏,其翅膀邊緣無竹條,可將紙邊塗糊後予以折邊,折邊內的摺疊處,如再粘一條細線在內,則使紙邊更加堅固不易撕裂。製作中、大型風箏有時需要裁剪數塊紙,一一粘在竹架上,如果某塊面積較大,可裁出兩厘米寬的紙條,糊在背面的竹條或拉線上,這樣在施放受力時,紙面不致被風鼓起。
綁拴提線
選擇適宜的施力點綁拴提線,視骨架結構情形系一根或兩根以上提線。風箏的絲線可以選用牛皮線、棉線、下班線等。
試飛
選擇對風箏受力強弱適宜的風力及合適的施放場地試飛。
修正
試飛時可根據需要更換提線位置及長短。如仍未能順利飛升,可視情況變更部分結構,或將竹筋削細調整受力面。
試飛成功
經多次試飛及修正,直至風箏可平穩飄浮於天空為成功。
着色
試飛成功後可開始敷色。如果試飛前即將顏色塗好,若試飛有問題再修正時會破壞已着色部分。
完工
全部完工後,將風箏妥善收藏,以便在合宜的時間再次升放。
參考文獻
- ↑ 這些被譽為最美手工,可以說是千年絕技,為中國傳統技藝點讚 ,搜狐,2021-04-17
- ↑ 如何自學畫畫,什麼是繪畫?有哪些不同的繪畫技法?,搜狐,202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