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袁才舉明景軒詩
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進士,光宗紹熙四年(1193年)任秘書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為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寧宗慶元元年出通判池州,開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遷戶部員外郎、湖廣總領。及後以太府卿終其官職。慶元年間因謫居江陵,足不出戶,專事研究,於《左傳》、《周易》諸經皆有見解,項安世自謂其學得自程頤[1]《易傳》,紀曉嵐評價:"安世之經學深矣,何可輕詆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其生平可見於《館閣續錄》、《宋史》。
“ |
孤竹兩高人,不止一清字。 平生不念惡,和氣滿天地。 後來展禽氏,但以和得聲。 至其不易介,耿耿秋旻清。 達人蓋存我,不與外物較。 冥觀瑩方寸,隨俗等喧鬧。 由其有內外,所以立二名。 要知出和瞳,何往非通明。 入與神明居,如月出秋水。 出與塵坌交,如蓮花泥滓。 蓮雖不拒泥,終不與泥同。 月豈必在水,亦在潢汙中。 由然與之俱,餔糟汩其泥。 退而省其私,炯若清廟圭。 昔者吾先師,不拒中牟費。 所貴不磷緇,不貴作同異。 當時解此轉,惟有顓孫生。 於人無不容,自有嘉與矜。 嗟哉道不明,智過愚不及。 清為水底魂,濁為瓜上集。 鄉愿乘間起,遂處二者間。 不夷亦不惠,以此容其奸。 吾道大明鏡,皎皎當空垂。 物來無揀擇,隨爾多妍媸。 終然不失我,光景湛如一。 不落內外塵,亦不中間立。 我學不至此,頗識此中情。 意語不成詩,往作軒中銘。 |
” |
— [南宋]項安世 |
目錄
作者簡介
項安世(1129年~1208年)(生年據本集卷四《內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來"推定),字平父(一作平甫),號平庵,其先括蒼(今浙江麗水)人,後家江陵(今屬湖北)。7歲能賦詩。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進士,調紹興府教授。時朱熹[2]任浙東提舉,相與講理義之學。經朱熹薦為諫官。敢言,寧宗時曾上疏言增加稅賦民負過重,揭露上下奢侈浪費之風。主張屯田養兵,節省軍費。建議節約宮廷費用,直言:"簡樸成風,民志堅定,民生日厚,國力日壯。"
作者著作
寧宗慶元元年(1195年)出通判池州(同上書卷八),移通判重慶儲。"慶元禁黨"起,上書請留朱熹,被劾為"偽黨"罷廢,還江陵家居。開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七之二二),遷戶部員外郎、湖廣總領。金兵圍德安,形勢危急,安世當機立斷,即派兵解圍。三年權安撫使(同上書職官七四之二五),因私忿斬吳獵幕僚王度免官。不久復以直龍圖閣起為湖南轉運判官,未上,用台章奪職而罷。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辭》、《項氏家說》、《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傳。項安世詩,以《宛委別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為底本。校以清吳長元鈔本(簡稱吳鈔本,藏北京圖書館)。新架集外詩編為第十三卷。
視頻
題袁才舉明景軒詩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北宋五子」有一對是兄弟,「洛學」的代表人物程顥、程頤,趣歷史,2020-06-16
- ↑ 朱熹十大經典語錄,精闢透徹,蘊含人生智慧!,搜狐,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