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非拉鐵非,外文名:PHILADELPHIA,基督教聖經地名。

世界上共有一千八百多種語言的聖經譯本[1],幾乎所有民族的語言,甚至地區方言都已包羅。其中二百八十多種是全本的新舊約[2],五百九十多種只有新約部分,九百二十多種是單行本或選輯本。

目錄

簡介

羅馬帝國境內亞西亞省的一個城市,在現今土耳其的亞洲部分的西面。它可能是由別迦摩王歐邁尼斯(Eumenes)在主前第二世紀建造的。肯定的是:此城是以王的兄弟亞他樂斯(Attalus)命名,他因對王忠誠,獲賜名為非拉鐵非斯(Philadelphus;〔譯註:此名即「愛兄弟者」之意〕)。非城位於一廣闊河谷的發源處附近,這河谷經撒狄,下降至接近士每拿的海邊。非城又通往一片廣闊、肥沃的高原地帶,該城的蓬勃商業大多由這高原的出產而來。這地區常有地震。主後17年一次猛烈的地震摧毀了這城市。由於附近不斷有間歇的餘震,居民只得搬到城外居住(Strabo, Geography 12.8.18 [579]; 13.4.10 [628])。後來王室慷慨資助城市重建,居民就自動把非城改名為新該撒利亞城(Neocaesarea)。日後,在維斯帕先(Vespasian)治下,這城市再次採用王室的名字,易名為夫拉維亞(Flavia)。非城以廟字及宗教節日眾多著稱。現代的巿鎮阿拉謝希爾(Alas]ehir)就是位於非城的舊址。

致「非拉鐵非教會的使者」一信(啟三7-13),大概暗示了這城市的一些情況。非拉鐵非斯以忠於兄弟而著名,同樣,真正的非拉鐵非──教會──應當秉承和發揚他的品德,對基督堅貞不渝(第8、10節)。非城位於「敞開之門」的旁邊,通往使它致富的地區,同樣教會也獲賜一個「敞開的門」,有可資運用的機會(第8節;參;林後二12)。「冠冕」和「聖殿」這兩個象徵(11-12節),則與當地的一些比賽和宗教節日作對比。在這個時常發生地震的城市,生命是毫無保障和短暫的;相反地,「得勝的」信徒蒙神應許,可以參與建造,成為的聖殿的一部分,得享最終的穩妥。跟士每拿的教會一樣,非城教會受到當地猶太人的反對(第9節),但得勝者將獲他所承認的主最終的接納(第8節),獲賜神的名字(第12節);這方面叫人想起非城從幾個「神聖」皇帝所得的新名。後來,伊格那丟(Ignatius)從安提阿往羅馬殉道途中,探望了非城,又曾寄出一封信給這裡的教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