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青猴病病毒英語:Marburg virus,港澳譯為馬爾堡病毒,台灣譯為馬堡病毒),中國大陸又稱馬爾堡病毒,是馬爾堡出血熱的致病源。其與埃博拉病毒[1]相近,為人畜共患傳染病。罹患此病的人會出現發高燒、腹瀉、嘔吐及出血的現象。病毒來源不明。青猴病病毒可以透過體液(包括血液及唾液)、排泄物及嘔吐物傳播,並曾造成間歇性的爆發。目前沒有任何疫苗或醫治的方法。

目錄

特徵

青猴病病毒結構為典型的絲狀病毒,形似絲線,直徑通常一樣,但長度介於800至14,000納米(nm),通常感染力最強時長度約為790 nm。病毒物質由七種已知蛋白質組成。青猴病病毒結構與埃博拉幾乎一樣,但兩者的抗原反應不一。換言之,兩者在引致感染者體內產生的抗體不同。青猴病病毒是第一種人類發現的絲狀病毒。

感染

馬爾堡出血熱初期的病徵與其他傳染病如瘧疾傷寒相似,因此有時斷症困難,特別是零星出現時。

青猴病病毒的潛伏期為3至9天。發病特徵是突然出現的發燒,頭痛肌肉痛。一星期內,皮膚出現紅疹,然後有嘔吐、胸及腹痛,及腹瀉。之後病者可能出現黃疸,神志不清,肝衰竭,嚴重出血。患者復原過程十分漫長,並且經常出現陰囊收縮、復發肝炎脊髓炎眼睛、腮腺(又稱耳下腺)感染等等後遺症。不同地區的醫療設備及救治對生還率影響很大,部分發達國家出現時死亡率只有25%,發展中國家中的個別個案死亡率可高達100%。

一般相信病毒是透過與染病的人畜緊密接觸[2],通過體液傳播。日常接觸相信不會傳染。病患者危急時,體內的病毒傳染力最強。部分非洲地區的殮葬風俗應該是導致疾病傳播的原因之一。

不少研究機構正嘗試研製對抗馬爾堡藥物及疫苗。2004年美國的研究人員已發現豚鼠注入不活躍的病毒後不會被感染。

視頻

青猴病病毒 相關視頻

致命的四級病毒之一,馬爾堡病毒!
《血瘟:埃博拉的故事》故事二:馬爾堡病毒的發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