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
霰(音同「線」),又稱為軟雹,由過冷水滴凝固在雪花上、形成直徑2到5毫米的球狀固體,形似霿凇(亦稱雺凇、霿凇)、質軟易碎,白色不透明,為固態降水的一種,與雹、小雹和冰珠不同。在航空例行天氣報告中的代號為GS。
目錄
形成
於某些大氣條件下,雪晶(snow crystal)與過冷水滴(supercooled water droplet)會一同形成,過冷水滴直徑約10微米,在溫度低於冰點、甚至攝氏零下40度時仍呈液態。當雪晶與過冷水滴接觸,過冷水滴會凝固於雪晶的表面,這個過程稱為撞凍(accretion),與形成霿淞(亦稱雺淞、霿凇)的機制類似。當撞凍持續到看不出原本雪晶外形時即稱為霰。雖然霰又稱為軟雹,但與雹在形狀與結構有很大差異。雹的冰質地堅硬並呈現層狀構造,通常於雷暴時降下;霰質脆、碰觸時容易碎掉,於雨夾雪時代替雪花落下,常與冰珠同時出現。
主要特徵
遇到霰時,許多人都以為是冰雹,霰和冰雹的主要區別是霰比較鬆散,而冰雹很硬[1];冰雹常出現在對流活動較強的夏秋季節,而霰常出現在降雪前或與雪同時降落。
冰雹是一種短時間的強對流現象,而霰是一種穩定的「固態降水」。從視覺上,冰雹是半透明的,而霰一般是不透明的。
霰是有雪狀結構的冰相粒子組成的固態降水。
霰通常在地面氣溫不太冷時降落,常見於降雪前或與雪同時降落。霰產生於擾動強烈的雲中,由雪晶(或雪團)大量地碰撞過冷雲滴,使之凍結併合而成,下降時常呈陣性。
顯微鏡觀察
霰不易以光學顯微鏡觀察,因為凝固的過冷水滴接近儀器分辨率的極限。若改以低溫掃描電子顯微鏡(LT-SEM)觀察,凝固的過冷水滴則清晰可見,其大小可達50微米。四種基本雪晶皆可形成霰,包括片狀、枝狀、柱狀及針狀冰晶。隨着撞凍持續,凝固的過冷水滴會漸漸覆蓋原本的雪晶,最後成為霰粒。
霰與雪崩
霰常見於高緯度氣候,比雪來得緻密且顆粒較大,形似保麗龍的顆粒。由於高密度與低黏性,霰無法穩固的堆積在斜坡上,而累積厚度20至30厘米的霰有很可能會崩落、形成硬層雪崩[2](slab avalanche)。依據氣溫及霰的特性,霰於降下後約一至二天變為較緊密及穩固。
視頻
霰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潼南下冰雹?氣象專家解釋:是霰不是冰雹,騰訊大渝網,2018-11-23
- ↑ 雪崩的知識 ,搜狐,201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