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陈肇始

图片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籍贯    广东潮州

出生    1958年4月16日

性质    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2任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

陈肇始JP英语:Sophia Chan Siu-chee,1958年4月16日),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颁授院士(荣誉),美国护理学院院士。[1]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加入政府前为香港大学护理学院院长、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助理院长。[2]

目录

简介

陈肇始教授于二零一七年七月一日出任食物及卫生局局长,之前担任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一职,任期由二零一二年至二零一七年,一直参与及负责政策制定和推动工作。加入政府前,她是香港大学护理学教授、护理学院院长及科研总监,也曾担任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助理院长。

陈教授早年先后在香港及伦敦接受普通科及儿科护理培训,并从事这方面的临床工作。陈教授曾分别于曼彻斯特大学及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攻读教育硕士及公共卫生硕士学位,并于香港大学完成博士生学业。其后她专注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的工作。陈教授的研究得到国际认可,她不但获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颁授院士(荣誉)资格,也是香港首位获颁美国护理学院院士荣衔的护士。陈教授的教学工作备受称誉,她曾于二零零五年获香港大学颁发学院教学奖章,并于二零零九年荣获杰出教学奖,这是该校为表彰教学成就而颁授的其中一个最高荣誉。

陈教授是杰出的护理科学家,而她的研究领域为公共卫生、烟草成瘾治疗及保护儿童免二手烟影响,为控烟工作带出了新见解和启示。她带领的研究团队获本地及海外科研究基金资助,亦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不少关于护理、控烟及公共卫生的论文。她多次代表大学和食物及卫生局出席国际会议及签署协议,也与国内外专家广泛交流意见,并曾获世界卫生组织邀请,为公共卫生及其控烟课题提供指导并统领有关工作。[3]

人物生平

教研工作

陈肇始曾就读圣保禄中学,拥有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育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以及香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早年在香港及伦敦接受普通科及儿科护理培训,并从事此方面的临床工作。在1977年加入玛丽医院任学护,3年后成为注册护士。

她在1995年加入香港大学护理学系任讲师从事学术研究,其后她专注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的工作,出任护理学教授和系主任,至2004年出任香港大学医学院助理院长。陈教授的研究得到国际认可,她不但获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颁授院士(荣誉)资格,也是香港首位获颁美国护理学院院士荣衔的护士。陈教授的教学工作备受称誉,她曾于二零零五年获香港大学颁发学院教学奖章,并于二零零九年荣获杰出教学奖,这是该校为表彰教学成就而颁授的其中一个最高荣誉。

陈肇始一直专注于控烟工作,研究领域为公共卫生烟草成瘾治疗及保护儿童免受二手烟影响。2009年加入吸烟与健康委员会,开创香港首个戒烟辅导培训计划。2011年,她担任世界卫生组织顾问,为训练专业医护人员透过倡导及教育工作,进行戒除烟瘾介入治疗提供意见。[4]

此外,陈肇始至今未婚,但仍享受一人生活。[5]

政府工作

2012年11月1日,她正式出任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6]期间专注于控烟及戒烟的推广工作。时任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曾受访指她较“柔性”,例如食卫局曾在2015年年提出修例改革医委会,却遇上议员“拉布”,她一度因这议题而落泪。[7]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及医委会改革三方平台医生代表欧耀佳接受《明报》访问时,亦同称赞陈肇始愿意听从各方面的声音,是一个人缘好及做事圆滑的人。[7]

2017年6月,她获委任为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她是林郑月娥内阁中唯一的女性问责局长,[8]亦是历来首个由护士而非医生出身的人担任食物及卫生局局长[7]有意见指陈肇始未必能驾驭医生,她则回应在过去30年无论在临床、科研、教育以至副局长的工作上,多次与医生及其他医疗人员合作,双方合作无间,有信心与各界沟通。她在未来五年任期希望能推动基层医疗及社区照顾,减少医院服务需求。[7]她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就任食物及卫生局局长。

争议

不公开催泪弹成分

香港发生由于发生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多区曾多次发生示威,警方亦曾经多次于民居附近或公共居屋村楼下施放催泪弹。2019年11月初,陈肇始表示不清楚香港警察使用的催泪弹成分[9],而警方不断强调催泪弹安全[10]。后来她出席电台节目时改口指出催泪弹为有毒气体,市民应在吸入催泪气体后小心处理,例如初生妈妈在吸入该气体或接触被该气体接触的物件后,彻底清洁皮肤和身体,才喂哺母乳。2019年11月中,催泪弹安全问题升温,不少专家希望政府可以公开催泪弹成分以便研究,但陈肇始在立法会引述警方表示,由于涉及行动部署,采购装备的细节不宜公开,以免影响警方的行动能力。[11][12]又称当局已检视医学文献,未有研究显示催泪弹会释出二𫫇英。[12]此举被指以政治考虑凌驾公众利益。

2019年11月29日晚,公共医疗医生协会、前线医生联盟(FDU)、伊利沙伯医院前线医生关注组发表联署信,批评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近期关于发射催泪弹和催泪水剂后的公共卫生建议“不负责任”、缺乏证据和科学根据支持。公开信说,陈肇始和局方不应该受政治因素左右,应彻底研究催泪弹和催泪水剂成分,给予公众可信的建议。公开信提到,早前陈肇始反驳《刺针》文章《Use of tear gas for crowd control in Hong Kong》的指控,表示路边空气和水质监测数字没有异常,催泪烟中的化学物质扩散范围有限,又指出食环署已经发指引予承办商,留意清洗催泪水剂或催泪烟残留物的工作。公开信认为,陈肇始的回应是试图转移视线,回避催泪烟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13]

拒绝呼吁公众出席公众场合时佩戴口罩

2020年1月7日,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在法院就禁止蒙面规例作出上诉裁决前出席活动时,仅呼吁市民洗手,却未有提醒市民戴口罩预防2019冠状病毒肺炎,被问及会否呼吁公众出席公众场合时佩戴口罩保护自己,陈肇始拒绝回答,仅重申蒙面法与任何公共卫生措施没有抵触,又指如果病人有需要戴口罩时并无抵触,医护人员如果因为工作上有需要佩戴口罩,亦没有抵触。蒙面法列明“因先前已存在的医学或健康理由”而在集结或游行中使用蒙面物仍属免责辩护范围内。律师黄国桐认为,即使蒙面法生效,在目前卫生情况和健康风险下,在公众场合有预防疾病需要,警方亦不可以此法例拘捕蒙面示威者。

香港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成员黄碧云批评陈肇始不肯呼吁公众戴口罩防疫,有所失职,“面对防疫问题,你仲左闪右避,政治立场行先”。[14]

禁堂食被指不了解民生

由于香港于2020年7月起出现2019冠状病毒病第三波疫情,政府于2020年7月27日宣布所有餐厅由2020年7月29日起全日禁止提供堂食,为期14日[15]。实施当日,大批市民在午市时间在街边进食,舆论哗然。政府最后临时取消规定,恢复堂食。事后,有线新闻问及陈肇始的看法时,她回应:“原来禁堂食先发现好多人仲要返工(原来禁止堂食时才发现很多人仍要上班)。”此番言论再令舆论哗然,网上有人大叹政府官员和公务员极度不了解民生。[16]

将瑕疵读成瑕辟

2021年3月,陈肇始向传媒解释“复必泰”疫苗药瓶封盖存有包装瑕疵时,三度将瑕疵读成瑕辟,引来一时热论[17][18]

影片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有关过去一年工作的短片

参考文献

  1. 问责班子多“家己冷” 陈肇始自爆最爱卤水鹅. 香港01. 2017-12-09. 
  2. 陈肇始教授. [2018-01-31]. 
  3. [https://www.fhb.gov.hk/cn/aboutus/biography/sfh.htm 陈肇始教授,JP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
  4. “知客”变局长 陈肇始“升呢”之路全面睇. 苹果日报. 2017-06-22. 
  5. 宝贵的一课-陈肇始. EDUPlus. 
  6. 两副局长及五政助获聘任. 香港政府. 2012-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8). 
  7. 7.0 7.1 7.2 7.3 唯一女局长 陈肇始获赞人缘好. 明报. 2017-06-22. 
  8. 新班子:国务院任命 陈肇始唯一女问责局长. 东方日报. 2017-06-21. 
  9. 陈肇始认对催泪烟成分了解有限 卫署:接触后两小时内应避喂母乳. 明报. 2019-11-09 [2019-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0). 
  10. 有记者疑吸过量催泪弹患氯痤疮 警方强调催泪烟安全. 香港电台. 2019-11-14 [2019-11-22]. 
  11. 陈肇始称未有文献显示催泪弹会否释出二𫫇英. 香港电台. 2019-11-20 [2019-11-22]. 
  12. 12.0 12.1 陈肇始引述警方:不公开催泪弹成分 免影响部署. 明报. 2019-11-21. 
  13. 医生组织联署信抨击陈肇始 催泪弹卫生建议“不负责任”,2019/11/30,立场新闻
  14. 忌讳蒙面法 陈肇始拒吁戴罩,2020-01-08,苹果日报
  15. 香港政府新闻网 - 加强防疫措施 食肆禁堂食. 2020-07-27. 
  16. 陈肇始:全日禁堂食后 “先发现好多人仲要返工” 豁免内地检测人员注册 “绝对唔担心”- 立场报道- 立场新闻. 2020-08-11. 
  17. 政Whats噏:三度“瑕疵”读“瑕癖” 陈肇始抗疫灭鼠讲嘢冇样掂. 东方日报. 2021-03-24. 
  18. 奶茶妹. 复必泰暂停接种|陈肇始瑕疵读错瑕辟 19个中文字香港人最易读错. 香港01.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