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貝力龍科
阿貝力龍科(学名:Abelisauridae)又譯亞伯龍科,意為「阿貝爾的蜥蜴」,是獸腳亞目角鼻龍下目的一個科或演化支。阿貝力龍科恐龍生存於侏儸紀中期到白堊紀的岡瓦納大陸,目前牠們的化石發現於非洲與南美洲,以及印度、馬達加斯加等地。
如同大部分獸腳亞目恐龍,阿貝力龍科恐龍是肉食性二足恐龍。牠們的特徵是粗壯的後肢,與頭顱骨的表面凹凸不平。
較晚期的阿貝力龍科恐龍,例如食肉牛龍,前肢開始退化縮小,頭顱骨較短,眼睛上方發展出骨質裝飾物。大部分的阿貝力龍科恐龍身長範圍是5到9公尺之間。在早期的相關研究中,阿貝力龍科的化石曾被歸類於南美洲的暴龍科。
目录
生理構造
目前只有最進階的阿貝力龍科恐龍(始阿貝力龍、食肉牛龍、奧卡龍與瑪君龍)才有完整的骨骸被敘述,因此難以建立阿貝力龍科頭後骨骼的共有衍徵。然而,大部分物種都發現了頭顱骨,所以阿貝力龍科的共有衍徵主要來自於頭顱骨。
雖然每個物種的頭顱骨比例不一樣,但阿貝力龍科的頭顱骨通常非常高,而且非常短。舉例來說,食肉牛龍的頭顱骨的高度與長度幾乎一樣。阿貝力龍科的前上頜骨非常高,所以牠們的口鼻部前部呈鈍狀,而非許多其他獸腳類恐龍的逐漸變細口鼻部。
淚骨與眶後骨分別從眼眶的前後側,往眼眶內突出,幾乎將眼眶成兩個區域。眼睛應該是位於眼眶的上部區域,而食肉牛龍的眼睛部位稍微向外,可能提供了某種程度的立體視覺。淚骨與眶後骨也在眼眶上方接觸,在眼睛上方形成明顯的脊突。
許多頭顱骨上有外部的刻紋,形成長槽溝、凹處、與凸出物。如同其他角鼻龍類,頭頂的額骨癒合。食肉牛龍族的額骨通常有骨質突出物。食肉牛龍的額骨上有兩個明顯的角狀物,在眼睛後方突出;而食肉牛龍的近親奧卡龍的同一區域有較小的角狀物。瑪君龍與勝王龍的癒合額骨上有單一的骨質角狀物或球形隆起。這些突出物,如同許多現代動物的角狀物,用來當作辨認物種的視覺展示物,或者是威嚇用。
目前僅有食肉牛龍族的奧卡龍與食肉牛龍的前肢被發現,而牠們的前肢是退化過的[1]。牠們的橈骨與尺骨非常短,食肉牛龍的只有肱骨的25%長度,而奧卡龍的只有肱骨的33%長度。阿貝力龍科的前肢常保持較筆直的姿態,肘部關節相當不靈活。
食肉牛龍族的手部包含四個手指,這是角鼻龍下目的典型特徵。然而,不同的地方在於,奧卡龍與食肉牛龍沒有腕骨,四根手指直接連接至橈骨與尺骨。第一或第四指沒有指骨,第二指有一個,而第三指有兩個。前肢似乎沒有指爪。目前不確定其他阿貝力龍科恐龍是否有這種特殊的前肢形態,因為還沒發現其他相關物種的前肢[2]。更原始的遠親西北阿根廷龍、角鼻龍具有較長的前肢,手指與指爪的動作較靈活[3]。
阿貝力龍科的後肢呈現更典型的角鼻龍類特徵,距骨與跟骨互相癒合者,並癒合到脛骨上,形成脛跗骨(Tibiotarsus)。脛骨比股骨還短,使後肢在比例上變得結實。腳部有三個有功能的腳趾,第一趾即為後趾,並沒有接觸到地面上。
分類系統
古生物學家約瑟·波拿巴(Jose Bonaparte)與奧尼拉斯·諾瓦(Fernando Novas)在1985年敘述阿貝力龍時,建立起阿貝力龍科;而阿貝力龍的名稱來自於化石發現者Roberto Abel。
阿貝力龍科在雙名法中是一個科,屬於角鼻龍下目的阿貝力龍超科,該超科也包含了西北阿根廷龍科。阿貝力龍科在系統發生學中曾有過7次定義。阿貝力龍科最初被定義為一個節點分類單元,包含:阿貝力龍、食肉牛龍,以及牠們的共同祖先,與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4][5]。之後阿貝力龍科被重新定義為一個基群分類單元,包含:親緣關係接近於阿貝力龍(或是更完整的食肉牛龍),而離西北阿根廷龍較遠的所有動物。以節點為根據的分類將無法包含皺褶龍或肌肉龍,牠們被認為是比阿貝力龍更基礎的物種;如果採用基群定義,將可以包含這些動物[6]。阿貝力龍科內另有另一次演化支食肉牛龍亞科,以及食肉牛龍族,食肉牛龍族包含了食肉牛龍與奧卡龍。
阿貝力龍科與鯊齒龍科擁有許多頭顱骨上的共同特徵,加上南美洲的阿貝力龍科恐龍似乎被鯊齒龍科恐龍所取代,造成某些論點認為阿貝力龍科與鯊齒龍科有親緣關係。然而,沒有任何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顯示這兩個演化支之間,除了頭顱骨之外有任何關係;阿貝力龍科與鯊齒龍科有相當大的差別,而與角鼻龍類與阿貝力龍超科較為類似。
參考文獻
- ↑ (英文)Senter, P. Vestigial skeletal structures in dinosaurs. Journal of Zoology. 2010, 280 (1): 60–71. doi:10.1111/j.1469-7998.2009.00640.x.
- ↑ (英文)Coria, R.A.; Chiappe, L.M.; Dingus, L. A close relative of Carnotaurus sastrei Bonaparte 1985 (Theropoda: Abelisauridae)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Patagoni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aeontology. 2002, 22: 460–465. doi:10.1671/0272-4634(2002)022[0460:ANCROC]2.0.CO;2.
- ↑ (英文)Agnolin, Federico L.; Chiarelli, Pablo. The position of the claws in Noasauridae (Dinosauria: Abelisauroide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belisauroid manus evolution. Paläontologische Zeitschrift. 2009, 84: 293. doi:10.1007/s12542-009-0044-2.
- ↑ (英文)Novas, F.E. 1997. Abelisauridae. In: Currie, P.J. & Padian, K.P.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Pp. 1-2.
- ↑ (英文)Sereno, P.C. A rationale for phylogenetic definitions, with applications to the higher-level taxonomy of Dinosauria. Neues Jahrbuch fur Geologie und Palaontologie: Abhandlungen. 1998, 210: 41–83.
- ↑ (英文)Sereno, P.C. 2005. Abelisaurida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10-23.. TaxonSearch. 7 November 2005. Retrieved 19 September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