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飛船
阿波羅飛船是美國第三代載人宇宙飛船系列。1966年至1972年共發射17艘:1 ~3號為模擬飛船,4 ~6號為不載人飛船,7 ~ 10號為繞地球或月球軌道飛行的載人飛船,11 ~ 17號為載人登月飛船。
阿波羅飛船 | |
---|---|
國籍 | 美國 |
別名 | 載人登月航天飛船 |
職業 | 載人飛船 |
知名於 | 實施載人登月的飛船 |
「阿波羅」號飛船是美國實施載人登月過程中使用的飛船。「阿波羅」11號飛船於1969年 7月20~21日首次實現人登上月球的理想。此後,美國又相繼6次發射「阿波羅」號飛船,其中5次成功,總共有12名航天員登上月球。
中文名:「阿波羅」號飛船
外文名:Apollo spacecraft
類 別:載人登月航天飛船
組 成:指揮艙、服務艙和登月艙
目錄
計劃簡介
美國的阿波羅計劃是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偉大工程,始於1961年5月,結束於1972年12月,歷時11年7個月。阿波羅計劃的目的是把人送上月球,實現人對月球的實地考察,並為載人行星探險做技術準備。
阿波羅計劃載人登月的技術途徑是選用月球軌道交會方案,即將一艘載有3名航天員的飛船發射到月球軌道上,然後2名航天員乘登月艙在月面上降落,進行月面探險。另一名航天員仍留在指揮艙中繞月球軌道飛行,並進行科學實驗。返回時,在月面上的2名航天員啟動登月艙的上升段發動機,飛上月球軌道,與指揮艙交會對接。2名航天員進入指揮艙後,拋棄登月艙的上升段,脫離月球軌道返回地球。在再入大氣層前,拋棄服務艙,僅指揮艙在太平洋上濺落。
阿波羅飛船研製出來後,相繼進行過6次無人亞軌道和環地軌道飛行、一次環地飛行、3次載人環月飛行,最後才正式進行了登月飛行。1968年10月11日發射的阿波羅-7是第一艘載3名航天員的阿波羅飛船。在此之前,阿波羅計劃中只做了不載人的飛行試驗。自阿波羅-7起,到阿波羅-18為止,美國發射了12艘載人阿波羅飛船。[1]
發展歷程
20世紀50年代,蘇聯與美國太空競爭異常激烈。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總統宣布美國將執行「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力爭在10年內把美國人送上月球並使其安全返回。
美國於1966—1968年進行了6次不載人飛行試驗,在近地軌道上鑑定飛船的指揮艙、服務艙和登月艙,考驗登月艙的動力裝置。1968—1969年,先後發射了「阿波羅」7、8、9號飛船,進行載人飛行試驗,包括環繞地球、 月球飛行和登月艙脫離環月軌道的降落模擬試驗、軌道機動飛行和模擬會合、 模擬登月艙與指揮艙的分離和對接,檢査飛船的可靠性。在一次發射演習過程中曾發生着火事故,造成3名航天員死亡。1969年5月18日發射的「阿波羅10號」飛船進行了登月全過程的演練飛行,繞月飛行31圈,兩名航天員乘坐的登月艙也降至離月面15.2km的髙度。
1969年7月16日9時32分,「阿波羅11」號飛船發射升空。承擔首次登月任務的是指令長尼爾·阿姆斯特朗、指令艙駕駛員米切爾·科林斯和登月艙駕駛員埃德溫·奧爾德林。飛行過途中,「阿波羅11號」飛船進行了兩次軌道校正,進入環月飛行軌道後先繞月球飛行了差不多13圈,然後啟動服務艙發動機減速,降低軌道後登月艙與指令艙和服務艙成功分離,登月艙沿拋物線緩慢地下降至月面,在月球「靜海」安全實現軟着陸。另一名航天員仍留在指揮艙內,仍沿環月軌道飛行。7月21日22時56分,即在飛船起飛後102小時45分43秒,登月艙門打開,航天員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
航天員在月球上停留了21小時18分鐘。他們在月面上放置了一台激光反射器、一台月震儀和捕獲太陽風粒子的鋁箔帆,拍攝了月面、天空和地球的照片,採集了月球土壤和岩石標本,然後駕駛登月艙返迴環月軌進,與母船會合對接。隨即脫離登月艙,啟動服務艙主發動機以為飛船加速,進入月地過渡軌道。在接近地球時飛船進入大氣層,拋掉服務艙,進入低空指揮艙利用降落傘降低下降速度,最終於7月24日在太平洋夏威夷西南海面濺落。 整個飛行歷時8天3小時18分鐘。
此後,美國又相繼6次發射「阿波羅」飛船,其中5次成功,總共有12名航天員登上月球。其中1970年4月發射的「阿波羅13號」,儘管因氧氣瓶爆炸發生事故,也仍然安全回到了地球。「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成功使得人類第一次離開地球而到達別的天體,是人類開拓新的疆域的一個里程碑,也為人類今後開發利用月球創造了有利條件。
飛船系統組成
阿波羅飛船由三個艙段組成,從左至右依次是服務艙、乘員艙和登月艙。總質量44噸至49噸,全長約17米,最大直徑4.3米。
登月艙長7米,最大直徑4.3米,質量14.7噸(其中推進劑10.5噸),分着陸級和上升級兩部分,用於將兩名航天員和月面設備運送至月面,在結束月面活動後,兩名航天員和月球樣品乘坐上升級返回至在月球軌道上運行的乘員艙上,着陸級則停留在月面上不再使用。上升級座艙容積6.58立方米,有兩個艙門。
乘員艙是三名航天員生活和工作的座艙,也是飛船的飛行控制艙和與地面控制中心交流的通信艙,還是航天員返回地面的返回艙。乘員艙呈圓錐形,質量5.85噸(其中推進劑111千克),長3.4米,最大直徑4米,可利用容積5.95立方米。艙內氣體為34千帕純氧,溫度為21攝氏度至24攝氏度。乘員艙分為前艙、航天員艙、後艙三部分。
服務艙是飛船的能源艙,為飛船提供電力。同時,服務艙貯有推進劑,是飛船最主要的動力來源。該艙段也為航天員提供氧氣,為航天員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2]
登月過程
以「阿波羅」11號為例,說明「阿波羅」號飛船登月過程。
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 5號」火箭載着「阿波羅11號」飛船從美國肯尼迪角發射場點火升空,開始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太空征程。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埃德溫·奧爾德林、邁克爾·科林斯駕駛着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跨過38萬公里的征程,承載着全人類的夢想踏上了月球表面。 [3]
這確實是一個人的小小一步,但卻是整個人類的偉大一步。他們見證了從地球到月球夢想 的實現,這一步跨過了5000年的時光。「阿波羅11號」在大約160千米的高度、以29000千米/小時的速度環繞地球飛行。大約在第二軌道的中途,射入超月球軌道的點火開始。這 是「土星」火箭助推器最後一次關鍵性的點火,火箭發動機的這次點火將使飛船達到逃逸速度——40200千米/小時一從而脫離地球軌道。
質疑
2014年7月21日,「阿波羅登月」成功已有45周年了,但質疑阿波羅登月是騙局的聲音不斷,質疑者認為「阿波羅」11號飛船中的宇航員從未登陸月球,宇航員登陸月球的照片是在美國內華達州沙漠中被稱為「夢幻之地」的軍事禁區「51區」拍攝的,或者是在攝影棚中拍攝偽造的。 [4]
阿波羅計劃
阿波羅計劃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執行的迄今為止最龐大的月球探測計劃,「阿波羅」飛船的任務包括為載人登月飛行作準備和實現載人登月飛行,已於1972年底結束。迄今(2007年)為止還沒有過其他的載人航天器離開過地球軌道。阿波羅計劃詳細地揭示了月球表面特性、物質化學成份、光學特性並探測了月球重力、磁場、月震等。後來的天空實驗室計劃和美國、蘇聯聯合的阿波羅-聯盟測試計劃也使用了原來為阿波羅建造的設備,也就經常被認為是阿波羅計劃的一部分。
阿波羅計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計劃中也有過幾次嚴重的危機,包括阿波羅1號測試時的大火造成維吉爾·格里森、愛德華·懷特、羅傑·查菲的死亡;阿波羅13號的氧氣罐爆炸以及阿波羅-聯盟測試計劃返回大氣層時排放的有毒氣體都幾乎使執行任務的宇航員喪命。[5]
成功登月意義
「阿波羅」登月的成功,無疑具有偉大的科學和技術意義,因為它是人類第一次離開地球而到達別的天體,是人類向太空滲透的新里程碑,是一次飛躍。在人類向太空繼續滲透、探索宇宙的奧秘時,月球還將成為橋頭堡。登月的成功,也為人類開拓新的強域,開發利用月球創造了條件。科學家表示,他們對月球以及整個太陽系的了解很多都是由「阿波羅11號」的宇航員證實和揭示出來的,此外對帶回來的月球岩石和塵埃的研究也起了很大作用。時至今日,月球對於人類太空科技的 發展已經越來越重要。阿波羅登月,除考察外,還將在月球上建立核動力科學站;駕駛月球車進行活動;採集的月岩月土標本達400千克,都帶回地球做進一步科學分析。
阿波羅計劃完成之後,美國決定在以後的幾十年內不再進行。這樣,為登月飛行研製的精良技術設備,其中包括土星運載工具、飛船和許多實驗設備就不再需要了,這一事件曾引起各種議論。至於美國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決定,則是一個謎。
相關視頻
1、阿波羅號宇宙飛船着陸紀實
2、1976年美國阿波羅飛船登陸月球的電視直播
參考來源
- ↑ 阿波羅計劃簡介,天涯社區網,2019-03-10
- ↑ 阿波羅計劃簡介,天涯社區網,2019-03-10
- ↑ 美國阿波羅登月:偉大創舉or驚世騙局,央視網
- ↑ 美國阿波羅登月:偉大創舉or驚世騙局,央視網
- ↑ 阿波羅計劃,豆瓣網, 200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