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羚羊保護區
阿拉伯羚羊保護區位於阿曼的中東沙漠及高山地區,主要有阿拉伯羚羊[1],保護區在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列入為世界遺產之一,登錄時面積2750000公頃。2007年被除名。
目錄
自然地理
阿拉伯羚羊保護區伴有濃重霧氣層的獨特沙漠氣候。夏季(5-10月)氣溫超過30℃。最熱的7月平均達34℃。冬季,1月和2月氣溫可能降至15℃。年平均降雨不到50毫米。有時幾年滴雨不下。不過一年當中,尤其在10月到來年4月,哈拉西斯平原夜間和清晨有數量可觀的 降水。由多種環境因素造成的 霧氣,在海岸地帶形成降雨。在內陸則形成高溫。從春天到秋天,這種明顯的氣溫 梯度每日午後都能形成強烈的海風。夜晚,這種氣溫梯度達到平衡,潮濕的空氣凝結成霧,如果 風速下降,這些霧氣就沉降到地面,凝集成數量可觀的 淡 水。在不定期的降雨間隔內,這類降水明顯有助於動植物生長。 生物量很低,生長速度很大程度取決於本地沙土和石縫的含水量,以及灌溉方式。大多數地區植被稀疏。在窪地中長有小片樹林和低矮灌木。最普遍的植物類型是金合歡、瓜葉菊。有零星分布的低矮灌木和雨後出現的短生植物。這些半沙漠植物在雨後或涼爽季節被野生動物食用。哈拉西斯平原南部邊界的大面積乾涸河床附近,可以發現廣闊的金合歡和牧豆樹。許多生長多年的樹木將根扎到很深的地下水層。大量樹木瀕臨死亡只有很少的幼樹可以更換。苔蘚從死樹中生長出來,從霧氣中汲取水分。霧氣造成的高濕度也能滋養大片樹木。
主要物種
阿拉伯羚羊保護區: 阿拉伯半島
食肉動物: 紅狐、沙狐、山貓、豺狗、孫河
嚙齒類:跳鼠 、豪豬
食草動物:瞪羚、努比亞塔爾羊、阿拉伯長角羚
哺乳動物:長角羚
人工餵養 爬行動物:巨蜥 響尾蛇 腹蛇 林蛇 石龍子 飛蜥
鳥類:金雕、 波斑鴇、 沙雞、 栗腹沙雞、黑頂雀百靈 、戴勝 鳳頭百靈 伯勞紅鸛、鹽沼
哈拉西斯平原和接壤地區現在成為自由活動的阿拉伯野生動物的避難所,包括僅存的阿拉伯長角羚;這裡還是中東地區波斑鴇唯一全年受到保護的地方。在哈拉西斯平原和接壤地區,通過一些牧民的幫助,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得以實施。打獵活動近年受到限制,當地野生動物得到恢復。從50年代起,狩獵協會開始組織對長角羚,瞪羚,波斑鴇進行射擊、誘捕和追獵。1972年最後一隻長角羚被捕殺。整個地區野生動物數量銳減。1975年起全面禁獵,1980年重新引進長角羚。當初在也門人民民主共和國與國際保護組織合作捕捉到長角羚後,1962年帶到美國繁育。後來從美國運來的10隻長角羚連同其他地區捕捉的長角羚被重新放養,現在已增加到161隻。長角羚現在得到充分保護,長角羚保護計劃還使得巨角塔爾羊和波斑鴇的數量增加。一個可喜局面是當地人將長角羚當作自己的財產加以呵護。他們希望從中得到回報,並作好了保護準備。
除名
阿拉伯羚羊保護區 國家文物局 黃牌
世界遺產委員會 第一張 紅牌
阿曼 《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 世界遺產委員會
世界遺產大會 世界遺產名錄 保護區 名存實亡 世界遺產
這是世界遺產委員會首次將已列入名錄的世界遺產除名[2]。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阿拉伯羚羊保護區」當地保護組織的失職表示遺憾,更對阿拉伯羚羊的未來表示深深的擔憂。偷獵、環境惡化是罪魁禍首「阿拉伯羚羊保護區」位於阿拉伯沙漠研究生物地理學的省份,自1994年因自然遺產遴選標準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該地區是瀕危阿拉伯羚羊惟一的自由生存地,也是波斑鴇等其他幾種珍稀動物的棲息地,曾因為成功地重新引進羚羊,使沙漠生態系統有着獨特性和多樣性的一個成功典型。1996年保護區內的阿拉伯羚羊數量為450隻,而現在阿拉伯羚羊現存數量約65隻,其中只有4對具有繁殖能力。專家指出這主要是由於偷獵和保護區面積驟減、棲息環境的惡化造成。在做出決定之前,世界遺產委員會與「阿拉伯羚羊保護區」當地保護組織進行深入溝通並指導其保護工作,但未見成效。最終,世界遺產委員會決定將保護區開除出局,因為世界「阿拉伯羚羊保護區」的價值和完整性已經受到了破壞。
視頻
阿拉伯羚羊保護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阿拉伯大羚羊 Arabian oryx,360個人圖書館,2016-6-12
- ↑ 世界遺產居然還能被除名!誰會是下一個?,搜狐,201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