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英語: Algeria )(阿拉伯语:الجزائر al-Jazāʼir,法语:Algérie),全称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是非洲北部马格里布的一个国家。北部濒临地中海,东邻利比亚、突尼斯, 东南和南部分别与尼日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接壤,西部和摩洛哥相连,阿尔及利亚的国土面积居非洲各国、地中海各国和阿拉伯国家之冠,排全球第10位。 [1] 公元前3世纪建立柏柏尔王国。公元前146年成为罗马帝国的行省。702年被阿拉伯人征服。16世纪沦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 不久,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国势力先后入侵,1830年法国侵占阿尔及尔,1905年占领全境。1958年9月19日,共和国临时政府宣布成立。1962年7月3日宣告独立。 阿尔及利亚这个国名来自城市名、首都阿尔及尔,阿拉伯语含义是“群岛”,指的是以前该市海湾处的四个岛屿,1525年之后这四个岛逐渐和大陆连成一体了。
阿尔及利亚 | |
---|---|
阿尔及利亚经济规模在非洲居第四位,仅次于南非、尼日利亚和埃及。石油与天然气是阿国民经济的支柱。阿尔及利亚天然气储量为全世界第五,是全世界第二大天然气出口国。石油储量为全世界第14。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 | 英文名称 |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Algeria |
简 称 | 阿尔及利亚 | 所属洲 | 非洲 |
首 都 | 阿尔及尔 | 主要城市 | 奥兰,君士坦丁,安纳巴等 |
国庆日 | 11月1日 | 国 歌 | 《誓言》(《Kassaman》) |
国家代码 | DZA | 官方语言 | 阿拉伯语 |
货 币 | 阿尔及利亚第纳尔 | 时 区 | UTC+1 |
政治体制 | 总统制共和制 | 国家领袖 | 总统:暂缺、总理:艾哈迈德·奥亚希亚 |
人口数量 | 4220万(2017年) [2] | 人口密度 | 17人/平方公里(2016年) |
主要民族 | 阿拉伯人、柏柏尔人 | 主要宗 | 教伊斯兰教-逊尼派 |
国土面积 | 2,381,741km² | GDP总计 | 1806.89亿美元(2018年,国际汇率) |
人均GDP | 4279美元(2018年,国际汇率) | 国际电话区号 | +213 |
国际域名缩写 | DZ | 道路通行 | 靠右驾驶 |
气候类型 | 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 主要学府 | 阿尔及尔大学、君士坦丁大学等 |
历史沿革
古代史
最晚从公元前一万年起,柏柏人便居住在阿尔及利亚一带。 公元前1000年后,迦太基人开始在海岸建立殖民地。柏柏人借着布匿战争,占领迦太基,柏柏王国并逐渐有了眉目,其中努米底亚以出产精锐骑兵最为著名。[3] 公元前200年,柏柏人遭罗马帝国统治。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柏柏人又于许多地区独立,同时汪达尔掌管了其他地区,一直到被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驱逐为止。拜占庭帝国维持着对国土西部的统治,一直到八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兴起。 公元前12世纪腓尼基人到达沿海一带。 公元前9世纪起受迦太基控制。 公元前3世纪,在阿北部建立过两个柏柏尔王国。后罗马、拜占庭、阿拉伯人、西班牙、土耳其入侵。
中世纪至独立
8世纪起阿拉伯人入侵,本地开始伊斯兰化。在此过程中柏柏尔人也曾建立过自己的王朝,伊斯兰教的传入和阿拉伯人的深刻影响始于公元7世纪。新的信仰和新的语言使得社会和经济关系发生了变化,建立了同丰富文化的联系,引入了有力的政治表述和政治组织。后来,阿尔及利亚以及周围地区统称为柏柏尔诸国(Barbary States),因海盗行径和奴役基督徒,美国与其进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巴巴里战争。 17世纪起海岸部分曾是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伊斯兰国家——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1830年起法国以一个外交事件为战争理由,占领名义上属于但是实际独立的奥斯曼帝国的阿尔及利亚海岸地区,阿尔及利亚总督侯赛因(Hussein)被流放,法国殖民地自此逐渐向南渗透,直至对此地区和居民产生深刻的影响开始入侵,但由于遭到当地居民的顽强而有力地抵抗,法国直到1905年才基本完成对整个阿尔及利亚的占领。 二战期间,阿尔及利亚支持同盟国,支援自由法国武装战斗。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后,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政府开始镇压阿尔及利亚反叛运动。 1954年,民族解放阵线发起了争取阿尔及利亚独立的游击战争,经过近十年的斗争,阿尔及利亚于1962年独立。
近现代
1965年,第一任总统艾哈迈德·本·贝拉(Ahmed Ben Bella)被国防部长胡瓦里·布迈丁(Houari Boumedienne)发动的政变推翻,他成为国家首脑,此后25年阿政局基本平稳,军事政权统治阿尔及利亚直到今天。 1990年代,在第一次多党选举中,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政党“伊斯兰救世阵线”取得胜利,但被军方拒绝。由此引发内战,大约十万人丧生。 1958年9月19日阿临时政府成立。 1962年7月3日正式宣布独立,7月5日定为独立日。1963年9月,本·贝拉当选首任总统。 1965年6月,胡阿里·布迈丁发动政变上台,成立革命委员会,自任主席兼总理。 1976年12月布当选为总统。1979年2月沙德利·本·杰迪德上校当选为总统。 1992年1月,沙德利总统辞职,阿成立以穆罕默德·布迪亚夫为首的五人最高国务委员会行使总统职权。7月,卡菲继任最高国务委员会主席。 1994年1月,最高国务委员会卸任,同时任命拉明·泽鲁阿勒为总统。
1995年11月泽鲁阿勒当选为总统。 1995年至1997年间,阿完成了修宪公投,通过了政党法并先后举行了总统、立法、地方及民族院(参议院)的选举,各级政权建设基本完成。 1998年9月11日,泽鲁阿勒总统宣布提前卸任。 1999年4月15日阿举行总统选举,阿卜杜勒-阿齐兹·布特弗利卡当选为总统。 1991年12月“伊斯兰救世阵线”在第一轮投票中获胜,但是遭到了军方干涉,并且延期第二轮选举,以防止出现一个由极端主义者领导的强权政府。阿尔及利亚内战随之爆发,直至2002年结束。 2004年4月8日,布在总统大选中以84.99%的得票率蝉联。布特弗利卡任总统后,采取多种措施恢复国内和平与安定。一方面继续清剿、打击恐怖团伙,一方面推动全国和解,通过《全民和解法》与《和平与全国和解宪章》,分化、感召恐怖残余势力。当前,虽然针对当地民众和外国侨民的恐怖袭击仍有发生,但阿社会治安状况已大有改善,生产生活基本能正常进行。与此同时,布特弗利卡总统稳步推行政治、经济的有序改革,以期建立民主、法制国家,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019年4月2日,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正式宣布辞职。 [4] 2006年5月,布改组政府,任命阿议会第一大党民族解放阵线总书记贝勒卡迪姆为总理。 2018年12月1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北京宣布其理事会已批准新一批6个意向成员加入,其中包括阿尔及利亚。 [5]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非洲西北部。北临地中海,东临突尼斯、利比亚,南与尼日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接壤,西与摩洛哥、西撒哈拉交界。南北线长约2000千米,东西最宽约1800千米,海岸线长约1200公里。
地貌地貌
阿尔及利亚全境大致以东西向的泰勒阿特拉斯山脉、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脉为界。 泰勒阿特拉斯山脉以北为地中海岸的滨海平原;两山脉之间为高原地区;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脉以南属撒哈拉大沙漠,约占全国面积的85%。
气候特征
北部沿海地区属地中海气候,中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每年8月最热,最高气温29℃,最低气温22℃;1月最冷,最高气温15℃,最低气温9℃。 阿尔及利亚国土的北部沿海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湿度为80%;夏季炎热干燥,湿度为60%。年降水量在400~1000毫米之间。年平均温度17℃。4、5、6、9、10月气候温和宜人。1月最低温度不低于5℃,7、8月最高气温可超过30℃。11月至次年3月为湿季,6月至9月为旱季。 中部属热带草原气候。部分高原为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冬冷夏热,1月最低温度可降至0℃以下,山区降雪。 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为极端大陆性沙漠气候,雨量极少,日照极盛。5月至9月炎热,最高温度可达55℃,夜间与白昼温差较大。沙漠绿洲、高原和沙漠中的盐湖地带自成小气候。 大部分地区常受来自南方和东南方的干热风的危害。[6]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石油探明储量约17亿吨,占世界总储量1%,居世界第15位,主要是撒哈拉轻质油,油质较高;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4.5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2.37%,居世界第10位。阿油气产品大部分出口。其他矿藏主要有铁、铅锌、铀、铜、金、磷酸盐等。其中铁矿储量为30-50亿吨,主要分布在东部乌昂扎矿和布哈德拉矿。铅锌矿储量估计为1.5亿吨,铀矿5万吨,磷酸盐20亿吨,黄金73吨。
水能资源
阿水利资源丰富,可开发水资源约172亿立方米,水坝64座,蓄水能力710亿立方米。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阿尔及利亚全国被划分为48个省。
宪法规定划为省和市镇两级。省与市镇中间设有县(DAIRA),但仅为省的派遣机构,不是一级行政单位。 [7]
阿德拉尔省 | 谢里夫省 | 瓦尔格拉省 | 乌姆布瓦吉省 | 巴特纳省 |
贝贾亚省 | 比斯克拉省 | 贝沙尔省 | 卜利达省 | 布维拉省 |
塔曼拉塞特省 | 泰贝萨省 | 特莱姆森省 | 提亚雷特省 | 提济乌祖省 |
阿尔及尔省 | 杰勒法省 | 吉杰尔省 | 塞提夫省 | 赛伊达省 |
斯基克达省 | 西迪贝勒阿巴斯省 | 安纳巴省 | 盖勒马省 | 君士坦丁省 |
麦迪亚省 | 穆斯塔加奈姆省 | 姆西拉省 | 穆阿斯凯尔省 | 瓦尔格拉省 |
奥兰省 | 巴亚兹省 | 伊利济省 | 布阿拉里季堡省 | 布米尔达斯省 |
塔里夫省 | 廷杜夫省 | 提塞姆西勒特省 | 瓦迪省 | 汉舍莱省 |
苏格艾赫拉斯省 | 提帕萨省 | 米拉省 | 艾因迪夫拉省 | 纳马省 |
艾因泰穆尚特省 | 盖尔达耶省 | 埃利赞省 |
国家象征
国名
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Algeria)。
国旗
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英语:The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Algeria;法语:La République Algérienne Démocratique et Populaire,Algeria) 代码DZ),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左绿右白两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中央为一弯红色新月和一颗稍微倾斜的红色五角星。绿色象征未来的希望,白色代表纯洁与和平,红色象征革命和为理想而奋斗的献身精神。阿尔及利亚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新月和五角星是这个穆斯林国家的象征。
国徽
阿尔及利亚国徽启用于1976年。是以一只伸展的手掌为中心图案,两只鸽子站在拇指与小指上,衔来和平的橄榄枝,另外三只手指直插云霄,象征国家的三大革命:工业、土地和文化革命。一轮旭日从手中冉冉升起,照耀着美丽富饶的绿色大地,昭示着国家的独立,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手掌左侧立着厂房、井架和密林,分别代表工矿、石油和林业;右侧绘有象征农业生产的麦穗与绿色橄榄枝。国徽下端的红色新月与五角星将阿尔及利亚与伊斯兰教及阿拉伯世界维系在一起。
国石
国歌
《誓言》(《Kassaman》)
人口民族
阿尔及利亚总人口4220万(2017年)。大多数是阿拉伯人,其次是柏柏尔人(约占总人口20%)。少数民族有姆扎布族和图阿雷格族。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法语。伊斯兰教为国教。
外交
外交政策
阿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使用武力,相互尊重、互利和对话基础上寻求广泛合作,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反对大国强权政治和借口人权干涉别国内政,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恐怖主义;致力于马格里布联盟建设和地区和平,积极参与阿拉伯事务;促进非洲团结与和平;支持欧盟-地中海合作,谋求发展与西方国家关系。截至2012年,共与17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60多个国家设立大使馆,外国常驻阿使馆80个。
对当前重大国际问题的态度
关于国际形势:认为国际关系正处在变化和重组之中,世界和平与安全以及各国的发展仍是当前紧迫的课题。和平、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是世界稳定的根本条件。世界形势趋向缓和,全球性冲突虽已避免,但地区冲突依然存在。阿主张多极化,反对单边主义,主张以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基础,建立民主、公正、平等的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 关于反恐:阿十余年来深受恐怖动乱之害,对恐怖主义有切肤之痛。认为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不仅威胁基本人权,而且危及国家的民主基础,应当予以坚决打击。强调不能将恐怖主义与某一特定宗教、民族挂钩;呼吁联合国主持召开国际反恐会议,签署国际反恐公约,统一界定恐怖主义,呼吁切断恐怖活动资金来源,将支付赎金行为定罪。 关于伊朗核问题:阿承认并支持包括伊朗在内的所有核不扩散条约签约国拥有和平利用核能技术的权利。反对在核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认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达成有利于核裁军、防止核扩散、巩固各国和平利用核能权利,将促进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与合作。 关于巴以问题;欢迎法塔赫和哈马斯签署“麦加协议”,希望此协议能彻底结束巴内部纷争,帮助巴人民实现各项民族权利,包括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强调应尊重和支持巴民族联合政府,并尽快解除自巴立法委选举之后对巴的制裁。阿还呼吁加紧落实“路线图”计划,重新启动和平进程,以公正、持久地解决巴以问题。 关于伊拉克问题:支持伊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主张尊重伊人民选择自己国家政权、支配自己国家自然资源的权利,认为联合国应在伊重建问题上发挥核心作用,在向伊派遣阿拉伯联合部队问题上态度谨慎。对萨达姆在宰牲节当日被处绞刑表示遗憾,呼吁伊各派恢复冷静,避免暴力升级。 关于马格里布联盟建设:认为马盟建设符合地区的根本利益,有利于马格里布地区各国的反恐合作及地区的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马格里布地区实现政治、经济、社会一体化是该地区年轻一代的希望,任何人无权草率行事,也不能置之不理或设置障碍。
同中国关系
中阿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两国自1958年12月20日建交后,双方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周恩来总理(1963年、1965年)、赵紫阳总理(1982年)、江泽民主席(1999年)、李鹏委员长(2001年)、朱鎔基总理(2002年)、胡锦涛主席(2004年)等国家领导人先后访阿;阿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外长、参谋长访华,其中布特弗利卡总统先后于1971年、1974年(作为外长)和2000年、2006年(作为总统)四次访华。 中阿在2004年胡锦涛主席访阿期间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006年11月,布特弗利卡总统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并访华。期间,胡锦涛主席与布共同签署了《中阿关于发展两国战略合作关系的声明》,双方有关部门签署了有关司法、经济、税务、航空、质量检验、油气等方面合作的9个协议文本。 2011年6月30日,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经表决,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的条约》。 2014年2月,两国发表《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5月,习近平主席和布特弗利卡总统共同签署《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相关视频
1、阿尔及尔-阿尔及利亚
2、阿尔及利亚最美的地方
參考來源
- ↑ 阿尔及利亚国家概况,外交部网,2019年7月
- ↑ 阿尔及利亚gdp、人口,世界银行网,2017-07-22
- ↑ 中国同阿尔及利亚的关系,外交部网,2019年7月
- ↑ 阿尔及利亚总统正式宣布辞职,央视网,2019年04月03日
- ↑ 亚投行成员扩至93个继续欢迎新成员 ,中国政府网,2018-12-19
- ↑ 阿尔及利亚气候,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2015-05-28
- ↑ 阿尔及利亚行政区划,外交部网,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