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阿伊斯奈皮石刻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阿伊斯奈皮石刻阿伊斯奈皮石刻Writing-on-Stone Áísínai』pi,該遺址位於半乾旱的北美大平原的北部邊緣、加拿大與美國接壤處的米爾克河谷,這裡有侵蝕作用形成的成片圓柱岩或奇形怪狀的岩柱。在米爾克河砂岩壁上留下了黑腳族(Siksikáitsitapi)人的雕刻繪畫,這些考古遺蹟可追溯到9000年前歐洲文明剛進入的初期,是原住民文明的見證。這裡也是北美叉角羚的棲息地,遊客有機會能見到這種長頸鹿的表親,世界跑速第二的動物。

2019年6月7日,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iii),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將7阿伊斯奈皮石刻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1]

遴選依據標準(iii):神聖的景觀和石刻藝術為阿伊斯奈皮石刻提供了傑出的證據,有着栩栩如生文化傳統的黑腳人,根據黑腳的信仰、精神力量棲息在地球上,景觀和岩石藝術的特點反映了與這一傳統的有形、深刻和永久的聯繫。神聖山谷的景觀,有着高高的草原,也有助於其神聖的性格和影響傳統文化習俗。

目錄

評價

該遺址位於半乾旱的北美大平原的北部邊緣、加拿大與美國接壤處。米爾克河谷是該文化景觀的主體,這裡有成片的「岩柱」——侵蝕作用形成錐形岩層奇觀。黑腳族(Siksikáitsitapi)人在米爾克河砂岩壁上留下的雕刻繪畫是原住民文明的見證。這些考古遺蹟可追溯到公元前1800年至歐洲文明進入初期。這一景觀被認為是黑腳族的聖地,黑腳族人以儀式和對這片土地的敬畏延續他們的古老傳統。

遺產介紹

201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將加拿大艾伯塔省的省立石刻公園(Áísínai』pi–Writing-on-Stone)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省立石刻公園是北美最大的原始岩畫和石刻中心,公園內數以千計的岩石雕刻(石刻)和古代石壁畫(岩畫)描繪了黑腳族人的生活,宛如一件件岩石藝術藏品,在這裡默默佇立上千年。

在19世紀上半葉,黑腳族的勢力達到頂峰,擁有從薩斯喀徹溫省北部到密蘇里河最南端源頭的廣闊領土。因此石刻公園被黑腳族和許多其他原住民族視為最重要的神聖之地,不僅承載着這片土地上淵遠流淌的信仰和精神力量,同時也記錄了與北美先民息息相關的生活場景,其中包括原住民首次與歐洲人互通往來的場景。

第一批從森林遷徙到開闊草原的阿爾岡琴語系的人中,黑腳族人是用狗拉着木箱徒步而來。黑腳族人是西北平原上力量最強大、最富於軍事侵略精神的一支族群。1750年以前,黑腳族人就獲得了馬和火器,他們驅趕弱小的部落,向西推進到落基山脈,向南進入到現在的蒙大拿州。他們以捕獵水牛為生,每一部落都分為若干狩獵群組,由一名或多名首領領導。這些群組在可藏身的河谷分散居住,度過冬天;夏天則聚集在一個大型宿營地點,舉行部落宗教儀式太陽舞。

石刻上的部落生活

黑腳族是由三個阿爾岡琴語系、彼此關係相近的印第安人組成的居民集團,包括皮庫尼人(Pikuni)或皮埃甘人(Piegan),凱納人(Kainah)或布盧德人(Blood),西克西恰人(Siksika)或正統黑腳人(也常被稱為北部黑腳人)。這些黑腳族人的生態被紅赭石和動物脂肪混合而成的顏料繪製而成圖畫。這種混合物被塗在岩壁上,講述故事、描述旅程、發出警告……石刻中有很多人的圖形出現,一些身體呈圓形的人則被認為是站在巨大盾牌後面的戰士。除此之外,動物也常常出現。對於黑腳族人而言,馬代表着自由,以及伴隨而來的力量,馬讓他們領悟到,他們也可以邁入前所未見的領域,奔騰狩獵,得到更好的發展。同時,黑腳族還相信「大謎團」存在於熊的靈魂里。因此很多美洲印第安部落都有圖騰[2]和熊有關的氏族和儀式。

重要「語言」

對於黑腳族人來說,阿伊斯奈皮石刻是尋求生活在懸崖和峰林之間的靈魂的指引。許多壁畫描述了精神世界的力量,以及精神生物傳遞給他們的信息。年輕的戰士在這裡完成任務——齋戒或祈禱——可能記錄了他們在旅途中的夢想。

阿伊斯奈皮石刻被選入世界文化遺產是因為它「具有獨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證據,證明一種文化傳統或已經消失的文明」。

在《美國原住民墳墓保護和遣返法》(NAGPRA)的影響下,政府正在將有關黑腳族文化的文物文獻逐步歸還。這些被歸還的文物已經成為黑腳族社區慶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對於整個黑腳族而言,阿伊斯奈皮石刻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只是黑腳族文化回歸的一個開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