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镜湖区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芜湖市中心城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中心和中央商务区。面积121平方千米,人口46万人(2013年)。 全区辖方村街道和张家山、赭麓、滨江、赭山、弋矶山、汀棠、天门山、大砻坊、镜湖新城、荆山10个公共服务中心。区政府驻张家山公共服务中心文化路35号。

濒临长江。宁铜铁路、宁芜高速、205国道、104省道穿境而过。芜湖港、火车轮渡所、汽车轮渡所在区内。青弋江上有铁路桥、弋江桥、中江桥、中山桥、兖泽桥。名胜古迹有宋代石刻[1]米芾芜湖县学记碑、明代石刻李冰阳谦卦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中江塔、抗日名将戴安澜墓,以及王稼祥纪念园等。

目录

历史沿革

1952年7月,将芜湖市的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分别更名为环城区、长街区、新芜区、河南区。1955年12月27日,撤销河南区,并入环城区、长街区。1960年1月,环城区、长街区合并为镜湖区。2006年,镜湖区、新芜区合并为新的镜湖区。

1985年,镜湖区辖东门、南门、西门、北门、中山路、二街、赭山7个街道,46个居委会。1990年4月,芜湖市撤销郊区;将原郊区的赫山乡高砻村、赫山村和鸠江乡新建村、杨场村(共4个村)划归镜湖区管辖,组建赭麓街道;将镜湖区的铁山、师大、小赭山、芜宁路、凤凰山5个居委会划归新芜区管辖。

1994年11月,撤销中山路、二街2个街道,设立镜湖街道;撤销西门、南门2个街道,设立中江街道;原东门、北门、赭山、赭麓4个街道范围不变;(1995年1月1日正式实施)调整后,镜湖区西安6个街道。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镜湖区常住总人口180382人,其中(6个街道):东门街道32631人,中江街道21548人,北门街道39034人,镜湖街道18817人,赭山街道37501人,赭麓街道30851人;新芜区常住总人口232347人,其中(7个街道):长江路街道53882人,团结路街道42935人,劳动路街道29687人,北京路街道33993人,吉和街街道20460人,新芜路街道8604人,汀棠街道42786人。

2000年12月,镜湖区政府驻地由环城西路17号迁至北京东路97号。2001年4月1日,原鸠江区官陡镇棠梅行政村划归镜湖区东门街道管理。2002年4月,镜湖区对所辖街道办事处进行部分调整。

2010年10月,将芜湖县方村镇划归镜湖区管辖。同时撤销方村镇,在其原行政区域设立方村街道,为镜湖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办事处驻方塘。调整后,镜湖区辖镜湖、东门、北门、赭山、赭麓、吉和、北京路、弋矶山、天门山、汀棠、荆山、方村12个街道,面积121平方千米,人口47.4万人。方村街道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3.9万人,辖12个行政村和方塘、埭南2个社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镜湖区常住总人口533330人,其中:北京路街道51446人,赭麓街道56292人,镜湖街道34427人,吉和街道43990人,赭山街道67693人,弋矶山街道52004人,汀棠街道40348人,天门山街道65892人,北门街道40185人,东门街道40515人,荆山街道9450人,方村街道31088人。

2012年9月,撤销镜湖、东门、北门、赭山、赭麓、吉和、北京路、弋矶山、天门山、汀棠、荆山11个街道[2],实行区直管62个社区,设立天门山、弋矶山、赭山、滨江、张家山、大砻坊、镜湖新城、赭麓、汀棠、荆山10个公共服务中心(以弋江路、九华路、银湖路、长江路和黄山路等主要道路为界设立)。

视频

镜湖区 相关视频

镜湖区宣传片
安徽芜湖镜湖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