鐃
鐃,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金屬撞擊樂器。用在軍中,作用是給出停止擊鼓的指令。《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鐃止鼓」。鐃的形狀類似於鈴,但體型較大,口呈弧形。體闊大於體高,直立倒置,下有執柄,持槌敲擊發聲。
按《說文解字》,鐃其實是一種小鉦[1],行於殷商,為早期樂器。殷墟婦好墓出土五件成一組合,是為燕饗祭祀之用禮器。
目錄
文獻記載
商周的鐃不單用於軍旅,且可用於祭祀和宴樂。 殷墟婦好墓出土有五柄成組合的鐃,這是至今發現鐃組合的最高數字,是為宮廷使用的樂器。《宋史·儀衛志》和《遼史·樂志》載,北宋和遼時,鐃曾用於皇帝儀仗中的鼓吹樂里。當時佛教所用銅鈸稱為鐃,宋代馬端臨《 文獻通考》載:「 銅鐃,浮屠氏所用浮漚器,小而聲清,世俗謂之鐃,其名雖與四金之鐃同,其實異」。(宋代《 樂書》所載「銅鐃」條同此)。浮屠, 梵文佛陀之譯名。這種鐃不是《周禮》所載金鐃或西周以來植鳴的大型銅鐃或編鐃。明、清兩代,鐃已用於地方戲曲伴奏,清人李斗《 揚州畫舫錄》載,崑曲伴奏曾用大鐃。
形制變化
鐃的形制變化不大,約有以下幾種:
闊腔式,腔闊大於腔高,柄粗。
甚闊腔式,腔闊大於腔高甚多,柄末。
端有一道加厚的箍。
微闊腔式,腔闊和腔高接近,或腔闊稍大。
演奏方法
活動用途
樂器發展
鐃的構造與鈸相像,為一缽形金屬體,用響銅製成,中部隆起部分似帽,帽根向內凹進 ,鐃面較薄並呈弧形,邊部翹起,帽是鐃的固定點,帽頂中心鑽孔系以綢布,以便用手持握,兩面為一副,相擊而發音。鐃與鈸的區別是:鐃面薄而翹,帽小而頂平,帽徑約當 全徑的1/5~1/4;鈸面厚而平,碗大而頂圓,碗徑約當全徑的1/2。故民間將碗大的稱鈸,帽小的稱鐃,大小相同的鐃與鈸,鐃音低於鈸而餘音較長。鐃有大鐃和中鐃之分,規格較多,各地大小不一。鐃的製作與鈸相同,要經過配料熔煉、鍛打成型和冷砸 剪邊,最後在帽項 鑽孔系以綢布完成。鐃的 音色、音量和傳遠度,取決於響銅成分、面積、厚薄、邊沿部分的弧度和帽的大小。鑑別鐃的優劣,以鐃面光潔、弧度適度、 圓度準確、邊緣厚度一致為佳,中間的帽形大小和兩面的音高也要相同[2]。
視頻
鐃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鐃,古漢族軍樂器,流行於商代晚期,鳳凰網, 2018-5-31
- ↑ 鐃—執鍾,世界大學城,201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