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山
金秀山(1855—1915年)满族,北京人。工铜锤花脸。幼好京剧,初在翠峰庵票房学艺,后经德珺如介绍,拜名净何桂山为师,正式下海,先后在阜成班、长春和班、嵩祝成班、同春班、四喜班等搭班演戏。光绪三十年(1904年)入选清宫内廷供奉。嗓音洪亮,颇有何桂山之“黄钟大吕”风骨,又吸收穆凤山之长。他的声腔刚柔相济,圆润且有膛音,善用鼻音,演唱技巧甚高。念白字正声宏,做功气度宏伟,台步稳练,是继何桂山之后铜锤花脸声誉较著者。善演《刺王僚》等唱功戏。[1]常演剧目有《草桥关》《锁五龙》《断密涧》《刺王僚》《连环套》《黄金台》《忠孝全》《法门寺》《群英会》《二进宫》等以铜锤为主、架子为辅的戏。金派艺术除其子少山继承外。
金秀山 | |
---|---|
演员 | |
国籍 | 中国 |
出生 |
1855年 北京 |
逝世 | 1915年 |
职业 | 演员 |
代表作品 | 《长生乐》 |
目录
生平
1909年,宣统元年(己酉):金秀山首次赴汉口演出
金秀山到汉口,在满春茶园演出。
1912年,农历壬子年:谭鑫培四次赴沪
谭鑫培四次赴沪,演于新新舞台,始以“伶界大王,内廷供奉”头衔与沪人相见,并正名为谭鑫培,而年已六十五矣。同行配角,有金秀山、孙怡云、德珺如、文荣寿、慈瑞泉,阵容之盛,煊赫一时,金秀山、德珺如均以票友下海,与孙菊仙合唱《二进宫》,向有“三羊开泰”之称(内行称票友羊毛)。沪人以耳为目,不知轻重,而杨四立方出演丹桂,红极一时,杨本武丑兼唱老生,演《空城计》读“昭烈”为“罩笠”;读“马谡言过其实”为“马谡年过七十”笑话不一而足,而沪人喜洒狗血,竟认杨四立为京朝南下,唯一老生;而视谭为瘟功。一日,杨贴《猪八戒盗魂铃》,学唱各种生、旦、净、末、丑兼四个台,沪人空巷往观。谭本擅武功,不甘示弱,次日亦贴《猪八戒盗魂铃》,沪人亦空巷而往。及唱,无学南北腔调,观者已渐哗矣。及登四个台,以年老失功,竟无法翻腾,而缘着桌脚子爬下。有小报界人刘束轩者,少年气盛,在包厢中大呼倒好。时许少卿为新新舞台主,亦恃势气盛,自后掴束轩颈。而风波轩起矣。次日小报界无不攻击谭鑫培,至于体无完肤,刘许亦相见公堂。谭大愤,不终约而北返,立誓不再至沪唱戏(按余叔岩亦曾立誓不至沪唱戏)。
在沪期间,周信芳曾向谭鑫培学《御碑亭》《打棍出箱》等戏。[2]
1912年,农历壬子年:周信芳入新新舞台剧场
周信芳入上海新新舞台等剧场。与谭鑫培、李吉瑞、孙菊仙、金秀山、冯子和、江梦花等名角同台演出,深受熏陶。
1913年,农历癸丑年:李直绳堂会
李直绳堂会,余叔岩任戏提调。
弟子
郎德山、讷诏先等。
声音特点
金秀山嗓音浑厚,演唱声洪蕴足,雄劲朴厚,他的唱腔既有乃师何桂山的实大声宏,又有穆凤山的圆润婉转。他还善用鼻音,尤以〔二六〕和〔流水〕的铿锵流利见长。如《刺王僚》的〔西皮二六〕,他改掉较为粗俗的加字,巧用鼻音,从圆润中见棱见角,唱来气贯全台,特别显得苍劲秀雅,他取穆派之灵,去穆派之俗,听来不贫不厌,简而味醇。他演戏的窍门在一个“巧”字,该用力的才用力,使鼻音也分轻重软硬,如《草桥关》“慢转过百花亭”的“亭”字用软鼻音,更觉悠扬细致,余音袅袅。他的唱如“精金璞玉”,“精金”指坚硬,“璞玉”指浑成,并能济以“苍音”。他的念白实大声宏,具有性格化,他念京白戏尤其擅长。他是满族旗人,又常在宫廷演戏,对于有钱有势的太监接触甚多,所以能把他们的声容笑貌溶化到戏里去。如他的拿手好戏《法门寺》和《忠孝全》,虽然饰演的都是太监,但是因人而异,各有不同。演刘瑾则以表现骄倨为主,而演《忠孝全》的王振最后念到“一朝龙颜怒,谁来搭救咱”,却是语带苍凉、无限感慨,形容太监无子,看人生有佳儿不禁羡慕,念来既符合人物性格又感情真挚。他也擅演老将,如戴白满髯《草桥关》的铫期、《群英会》的黄盖、《空城计》的司马懿、《飞虎山》的李克用、《高平关》的高行周、《二进宫》的徐彦昭。他演这些年老又是武将的人物,能于衰老中寓英武,显示出“虎老雄心在”的威风。他的做工表情身段,与他那宏大深厚又苍老的唱工风格一致。他晚年掌握技术从熟能生巧中又得一种含蓄的妙处。花脸本来容易如长江大河一泄无余,他却能留不尽之韵。[3] 金秀山唱腔艺术上掩乃师,下超同列。除却他的儿子金少山承其父业、并发扬光大外,他的弟子还有郎德山、讷绍先等。此外铜锤花脸还有郭厚斋、增长胜、安乐亭等,虽非金之弟子,但也属于“金派”。金派花脸源远流长,他的繁荣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被“裘派”所替代。
出生:1855年,咸丰五年(乙卯)
逝世:1915年,农历乙卯年
活动年表
1871年,同治十年(辛未):风流自赏票房成立
蒋养房胡同风流自赏票房成立。票首为载序之,票友有金秀山、袁子明,著名戏为《鸳鸯谱》。
1908年1月9日,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十二月初六日:承平班外串
承平班外串。
演出剧目
《长生乐》
《八仙庆寿》
《蟠桃会》(众学生)
《满床笏》
《小放牛》(王长林,郭凤云)
《断密涧》(学生)
《玉玲珑》(小凤凰,钱文卿)
《岳家庄》(王桂官,陈德霖,朱文英,罗福山)
《打花鼓》
《打瓜园》(李某,朱某,王某,韩某)
《朱砂痣》(王凤卿,沈金奎,陈某)
全本《双钉计》(路三宝,赵宝林,金秀山)
《安天会》(学生)
《取成都》(王凤卿)
《鱼肠剑》(金秀山)
《打樱桃》(小凤凰,赵某)
《搜孤救孤》(谭某,金某,沈三元,张三锁)
《丑荣归》(王某,郭某)
《水帘洞》(学生)
《镇潭州》(谭某,王某,吴某,沈某)
《捉放》(学生)
《贪欢报》
《青石山》
《落花园》(丁吉甫)
《碰碑》(王君直)
《群英会》(程继仙,恩禹之)
《虹霓关》(梅兰芳,王惠芳)
《空城记》(余叔岩,黄润甫,金秀山,王长林,刘春喜)
视频
参考文献
- ↑ 金秀山故宫博物院
- ↑ 纪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慈瑞泉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爱戏网
- ↑ 京剧漫谈系列之早期京剧净角名家爱听戏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