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石圖
《採石圖》 |
作品名稱: 《採石圖》 創作年代:元朝 文學體裁:詩 作 者:劉因 |
劉因不苟合、不妄交,淡泊名利,安貧樂道。他儘管只活了四十四歲,但在其不長的生命歷程中,卻把半生的時間留在了三台。
劉因在三台鎮隱居授徒,一待就是二十五個春秋。他自編教材,見解獨到,將理學貫穿於教學之中,講究師道尊嚴。他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讓每個人都有所成就。[2]
目錄
詩詞正文
“ | <何年鑿江倚青壁,乞與中原作南北。天公老眼如看畫,萬里才堪論咫尺。
蛾眉亭中愁欲滴,曾見江南幾亡國。百年回首又戈船,可憐辛苦磯頭石。 江頭老父說當年,夜卷長風曉無跡。古人袞袞去不返,江水悠悠來無極。 只今莫道昔人非,未必山川似舊時。龍蟠虎踞有時歇,月白風清無盡期。 古人看畫論兵機,我今看畫詩自奇。平生曾有金陵夢,似記扁舟月下歸。 > |
” |
— <《採石圖》>,<古詩文網> |
作者簡介
劉因(1249年-1293年),字夢吉,一字夢驥,號靜修,容城(今河北徐水)人。 元朝大儒,理學家、詩人。
劉因家世儒宗。入元後,與許衡並為"元北方兩大儒"。至元十九年(1282年),應召為承德郎、右贊善大夫,旋辭歸。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再度徵召為集賢學士、嘉議大夫,稱疾固辭,以授徒終其餘生。 至元三十年(1293年),劉因病逝,朝廷追贈翰林學士、資政大夫、上護軍,追封容城郡公,諡文靖。
劉因得南儒趙復所傳程朱理學,讀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邵雍、朱熹、呂祖謙等人之書。尤服膺朱熹,[3]稱其"極其大,盡其精,而貫之以正也"。又謂研讀宋儒之學,當從六經、漢唐傳疏入門,方可"始終原委,推索究竟",不致"穿鑿"。提出"詩、書、春秋皆史"之說。著作有《靜修先生文集》,系元人所輯。明萬曆時方義壯又增佚篇為《劉靜修先生集》。[4]
視頻
參考資料
- ↑ 《採石圖》 古詩文網
- ↑ 道德學問高天下!雄安這位鴻儒備受世人推崇 中國雄安
- ↑ 朱熹的思想是什麼?朱熹的主張思想是什麼 歷史網
- ↑ 劉因簡介 古詩文名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