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酒红朱雀

酒红朱雀

中文学名: 酒红朱雀
拉丁学名:Carpodacus vinaceus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亚 纲:今鸟亚纲
目:雀形目
科:雀科
属:朱雀属
种: 酒红朱雀
亚 种: 2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Verreaux,1871
英文名称: Vinaceous Rosefinch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

酒红朱雀[1](学名:Carpodacus vinaceus)小型类,体长13~15厘米。雄鸟通体深红色,头部深朱红或棕红色,下背和腰玫瑰红色,眉纹粉红色而具丝绢光泽。两翅和尾黑褐或灰褐色、具暗红色狭缘,内侧两枚三级飞羽具淡粉红色先端。雌鸟上体淡棕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纹,两翅和尾暗褐色,外翈羽缘淡棕色,最内侧两枚三级飞羽具棕白色端斑,下体淡褐或赭黄色、具窄的黑色羽干纹。该种特征明显,特别是通过上下体羽全为深红色和内侧两枚飞羽具粉红白色端斑,明显可以与其他朱雀区别开来。

较其他朱雀色深;较点翅朱雀体小;较暗胸朱雀或曙红朱雀喉色深。雌鸟橄榄褐色而具深色纵纹;三级飞羽羽端浅皮黄色而有别于暗胸朱雀或赤朱雀。

目录

形态特征

雄鸟通体表面深红色、眉纹淡粉红色而具细绢光泽,头顶羽色较亮和深,眼先和眼周围较暗呈暗红色,腰较淡呈玫瑰红色,两翅黑褐色或黑色,羽缘红色,内侧两枚三级飞羽外翈具明显的淡粉红色尖端,尾黑褐色,羽缘红色。整个下体红色,明显较背亮和淡,有的具细而不明显的暗色羽轴纹。腋羽和翅下覆羽褐红色。

雌鸟上体淡赭棕色或淡棕褐色、具细而不甚明显的暗色纵纹,下背和腰纯色无暗色纵纹,两翅和尾暗褐或黑褐色。外翈羽缘淡棕色或浅赭棕色。内侧两枚飞羽具棕白色端斑,下体赭黄色具灰褐色羽干纹,下胸和腹羽干纹细而不显。通常不具眉纹或眉纹不显,个别有不明显的皮黄色眉纹。

虹膜黄褐或暗褐色,嘴褐色或黑褐色,下嘴基部较淡,脚褐色或角褐色[2]

生活习性

迁徙:留鸟。

酒红朱雀单独或结小群活动,常近地面。可长时间静立不动。

酒红朱雀飞翔呈波浪形,平时鸣叫声较单调,为简单的peedee,bedo-do,为时两秒。但繁殖期鸣声婉转动听,为偏高的抽辫声pwit或高音pink。

酒红朱雀食物春季为白桦嫩叶、杨树叶芽、榆树花序;夏季以鞘翅目昆虫为主;秋季则以浆果和各种种子及昆虫为食[3]

栖身环境

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山地针叶林、杨桦林、竹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及其林缘地带,尤其喜欢灌木和林下植物发达的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繁殖方式

酒红朱雀繁殖期在5一7月。巢营于灌木密枝上,由禾本科植物的茎和根等编成。仅雌鸟营巢。每窝产卵4-5枚,卵呈蓝绿色,卵表面有一些暗褐色和黑紫色斑点和乱纹,并多集中于卵的钝端[4]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中国中部、西藏东南部及台湾

分布状况:亚种vinaceus为不常见鸟,见于海拔2000~3400米的山坡竹林及灌丛。台湾亚种formosana见于海拔2300~2900米[5]

亚种分化

序号 中文名称 学名 命名人及年代
1 酒红朱雀台湾亚种 Carpodacus vinaceus formosanus Ogilvie-Grant,1911
2 酒红朱雀指名亚种 Carpodacus vinaceus vinaceus J. Verreaux,1870

种群现状

全球种群未量化,但被描述为稀有或不常见鸟种(Clement 1999)。该鸟在中国台湾约有10,000~100,000繁殖对(Brazil 2009)。中国大陆种群数量局部地区较常见。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12年评估。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6]

视频

野拍在草地上觅食的酒红朱雀雄鸟

酒红朱雀

参考资料

  1. 酒红朱雀(附图),新浪网,2019-04-18
  2. 酒红朱雀形态特征,快资讯,2020-04-18
  3. 酒红朱雀生活习性,快资讯,2020-04-18
  4. 酒红朱雀繁殖,快资讯,2020-04-18
  5. 酒红朱雀地理分布,鸟类_百问中文,2016-10-04
  6.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党政机关,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