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都督是中国历史上的中国古代军事指挥官官名。最初是军队中的监察官,与监军相同。在魏晋之后演变为统领军队的军事长官之职。

目录

起源

东汉光武帝建武初年,因为征伐四方,乃于出征时暂时设置“督军都御史”,简称督军、都督,以监督诸军,与监军相同。事成回师后则罢官。

汉末、三国时期,都督一职获得较大发展,开始逐渐成为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军事首长的正式官名。

袁绍曾设立统御诸军为三统都督,分别由沮授郭图淳于琼,各领一军分别为前军、中军、后军。

如袁术僭号称帝时,曾自设辅国诸军大都督一职,由纪灵担任。

曹操为丞相,以大将军督诸军。后来曹操征孙权时,则以夏侯惇督二十六军。

魏文帝则以上军大将军曹真都督中外诸军,假黄钺,以总统外内诸军。同时,又在中央以外军事重地置都督以管理诸州的军事,或兼领刺史,都督亦开始为地方的军事首长。

魏明帝太和四年,司马懿征蜀,加号为大都督。曹芳嘉平三年,司马师授予国内诸军大都督,督亦为大都督,曹髦正元二年,司马昭授予都督中外诸军,亦为大都督。

蜀汉势力方面,仅设立庲降都督.负责管理蜀汉南中最高行政与军事职位,但由于有另设南中监军,行政与军权二人制衡。

东吴势力方面,先后任命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总管长江军事,为实际最高前线指挥,常被后人合称为“四大都督”[1]。此外,还有专门设立的,诸如防御濡须口地区的濡须都督等。

隋唐

隋朝另设总管,大都督等职成为武官之勋衔,隋炀帝时改大都督为校尉,“帅都督”为“旅帅”,都督为“队正”。唐朝时改“大都督”为“骁骑尉”、“飞骑尉”,“帅都督”为“云骑尉”,“都督”为“武骑尉”。

隋文帝在并州、益州、荆州、扬州四州设置大总管,并多以亲王担任大总管之职。诸州则各置总管府,并分列为上中下三等,各加持节之使臣。

唐朝于各州设总管,并加持节。唐高祖武德元年,设洺州、荆州、并州、幽州、交州五州为大总管府,七年又改为“大都督府”,都督之名复立。唐睿宗太极初年,以并州、益州、荆州、扬州为四州都督府。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再加上潞州都督府,成为五大都督府。其余都督府亦分为上中下等。其中上都督府有五个,中都督府十三个,下都督府有十六个。

唐朝虽广设都督府,但是实行府兵制,军权集中在朝廷,地方都督几无实权。后来府兵败坏之后,军权多为持节的节度使或观察使所有。

唐朝又设有“行军大总管”,出兵征伐时,则置于所征之道,为军事监察官。

民国初年

民国初年时,各省之军事长官又叫都督,但之后又改为督军[2]

1912年6月,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仿效大清帝国总督,发表的各省都督名单:

湖北都督黎元洪兼领,湖南都督谭延闿,福建都督孙道仁,浙江都督朱瑞,江西都督李烈钧,四川都督尹昌衡,陕西都督张凤翙,

广东都督胡汉民,广西都督陆荣廷,奉天都督赵尔巽,吉林都督陈昭常,黑龙江都督宋小濂,江苏都督程德全,安徽都督柏文蔚,

山西都督阎锡山,山东都督周自齐,河南都督张镇芳,河北直隶都督冯国璋,甘肃都督赵惟熙,新疆都督杨增新,云南都督蔡锷,贵州都督唐继尧

视频

都督 相关视频

中国古代明朝军队,五军都督府及兵部时期指挥体系,大家了解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