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一處燒賣
都一處燒賣是一個中國特產。提起都一處的燒麥,京城無人不曉,燒麥是我國民間的傳統食品,其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醇香可口。都一處的燒麥以其獨特魅力吸引着廣大中外賓客。
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5000多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1]、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2]。
目錄
特產簡介
那麼,都一處是怎麼來的呢?
明末清初,晉商開始向外發展,山西人到外省市或進京做生意的人很多,都一處創始人王瑞福就是其中之一。為了擺脫貧窮,他帶着充足的乾糧,騎着毛驢,從老家跋涉千里來到京城,投宿到北京前門外鷂兒胡同的「浮山會館」。
前門是商賈雲集之地,大街上買賣興隆。看到這一切,王瑞福苦思冥想,不知該從何做起。有位同鄉勸他,乾脆在前門大街擺酒缸(開酒鋪)吧。他聽從了這一建議,於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在鮮魚口開了一家「王記酒鋪」。開業後生意還不錯,很快就賺了錢。那時京城正時興外來的「佛手酒」,王瑞福轉念一想:讓客人喝着西洋酒吃中國菜,這種中西結合式的搭配顧客看着新鮮,吃起來別致,准能出彩。於是,「王記酒鋪」的經營風格為之一變,除了賣老酒,還添加了自製的「糟肉」、「涼肉」、「馬蹄肉」等,輔之洋酒下菜,果然生意興隆。
經過幾年的精心打理,王瑞福賺了不少錢;於是擴大經營面積,蓋起了臨街的兩層小樓:樓下接待散客,樓上則設雅座,「王記酒鋪」成了一家頗具規模的飯館。
當年前門一帶酒館林立,競爭激烈。為了把生意做大,王瑞福起早貪黑地干。他早上開門比別人早,晚上關店比別人遲,甚至年三十晚上也照常營業,接待那些躲債的酒客。蒼天不負有心人,也是命中該他發跡: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的年三十晚上,乾隆皇帝從通州微服私訪歸來,由永定門入城(據說皇帝出城總要走得勝門,意「出門得勝」;回城則要走永定門或安定門,意「永遠安定」)。走至前門大街時,乾隆一行已是人困馬乏,飢腸轆轆。當時天色已晚,所有店鋪都關門了,只有這家「王記酒鋪」還在掌燈營業,乾隆便與隨從進店用餐。王瑞福正在店中忙碌,見進來的三位客官衣着儒雅、器宇不凡,想必非等閒之輩。他趕忙熱情將客人引至樓上雅座,吩咐夥計打酒端菜,殷勤備至。乾隆吃得酒酣飯飽,十分滿意,龍心大悅,不禁對這家辛勤勞作的小店留起心來,隨口問道:「你這店叫什麼名字?」王瑞福恭恭敬敬地回答:「回大人,小店尚無正式名號。」此時街上鞭炮齊鳴,好不熱鬧。乾隆環顧四周,略一思索,感慨道:「蕭蕭除夕夜,京都尚有好酒好食的恐怕也就只此一處,我看你這店就叫『都一處』吧。」「是的,大人。」王瑞福寒暄應酬着。由於畢竟不明來客何人,他也沒把此事太放在心上。
乾隆回宮後,乘興御筆親書「都一處」三個大字,命人製成匾額,派太監送至酒店。王瑞福聞訊大驚,面對乾隆皇帝御筆賜匾,立即跪地叩謝皇恩浩蕩,之後鄭重接匾,高掛廳堂正中。從此「王記酒鋪」有了大名「都一處」,氣勢不同以往,生意更加紅火。
自乾隆皇帝賜匾之後,都一處的生意有了很大發展,除了酒類和涼菜,又新添數十種炒菜,以及燒賣、炸三角、餃子、餡餅等麵食。
「燒麥」二字本作「梢麥」,是沿用明朝寫法。北方麥子在四五月間麥梢上有一層白霜,而燒麥的收口處也有好似白霜的麵粉,因而得名。「梢麥」從明代一直沿用下來,至上世紀四十年代才改為「燒麥」。燒麥起初只是都一處的一般麵食品種,它是怎麼出的名,恐怕一般人就不太清楚了。
原來到上世紀三十年代時,店裡掌柜終日花天酒地、任意揮霍,但對夥計們卻十分刻薄,不僅工錢給得少,而且伙食非常差,整天窩頭鹹菜。夥計們心生怨恨卻敢怒不敢言,為發泄怨氣乾脆多耗原料甩開干吧!於是廚師炒菜多擱油,做燒麥的可勁往餡里放蝦仁、蟹肉。原先打餡用水也改成半水半油。夥計們想用這種辦法讓掌柜的少賺錢,沒承想適得其反,倒大大提高了都一處的燒麥質量,燒麥清白晶瑩,餡香而不膩,前來品嘗的顧客越來越多。由於供不應求,店裡便暫停了餃子、餡餅等麵食的經營,改為專營燒麥,從此都一處的燒麥更加出名了。
隨着時光的流逝,都一處經歷了多次變遷。近年來,該店在繼承傳統美味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吸引着廣大中外賓客,並以「名店、名點、人文、民俗文化」向世人展示着百年老店的嶄新風貌。
參考文獻
- ↑ 中國古代器具發展,搜狐,2018-12-11
- ↑ 隨着時代的發展,中國的飲食文化是如何演變的?,搜狐,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