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鹽湖
運城鹽湖(山西省) 圖片來自Google map |
---|
位置 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市 湖泊類型 世界第三大硫酸鈉型內陸鹹水湖 最大長度 30公里 最大寬度 5公里 流域面積 132平方公里
|
運城鹽湖,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世界第三大硫酸鈉型內陸湖泊。是個古老而又典型的內陸鹹水湖,由於其鹽含量類似中東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被譽為「中國死海」。
運城鹽湖由解池、硝池、鴨子池、湯里灘、北門灘和伍姓湖等鹽湖、鹽灘組成,總面積154平方公里。其中以解池最大。狹義的運城鹽湖就是指解池。
- 解池位於運城市鹽湖區東南,湖面海拔321米,長20.8公里,平均寬1.44公里,面積97平方公里;
- 硝池位於解池西南部,面積20平方公里;
- 鴨子池位於解池東北部,面積6平方公里;
- 伍姓湖位於西部永濟市東部,面積20平方公里。
目錄
形成原因
運城鹽湖位於中國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市境內,地處中條山北麓,誕生於新生代第三紀喜馬拉雅構造運動時期,約有0.5億年歷史,自東北向西南延伸,長約30千米,寬3千米~5千米,湖面海拔324.5米,最深處約6米,總面積132平方千米。
運城鹽湖形成於新生紀第四代,由於受一次大的造山運動的影響,運城盆地南部的中條山和北部的孤山、稷王山褶斷上升,其他板塊下沉,形成一個大面積的沉積窪地,大量含鹽類的礦物質匯集在這裡,經過長期的沉澱蒸發,形成了天然的鹽湖。
地理環境
運城鹽湖地處晉南盆地腹地,秦晉豫黃河轉彎處,南依中條山,北靠峨嵋鳴條崗,東連涑水瑤台,西接黃河古渡。湖面海拔324.5米,最深處約6米,總面積132平方千米。 運城鹽湖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熱資源豐富,雨熱同季集中,年平均降雨量559.3mm,年平均日照時數2247.4小時,年平均氣溫13.6°C,全年無霜期208天左右,歷年總積溫平均為513.8°C。 湖區缺乏天然河流補給,有涑水河注入西部的伍姓湖後再注入黃河。湖區年均氣溫13.6℃,年均降水量559.3毫米,年蒸發量2550毫米[1]。運城鹽湖富有石鹽和芒硝,經過長期沉澱與蒸發,形成天然的鹹水湖。鹽湖已有4000多年的採鹽歷史,所產之鹽稱「解鹽」、「潞鹽」或「河東鹽」,鹽稅曾是全國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鹽湖目前仍是中國重要的化工原料基地。鹽湖周邊古蹟眾多,現為旅遊勝地,有「中國死海」之稱。[2]
自然資源
運城鹽湖阡陌縱橫、銀島萬千,湖內銀島奇景是常年展現滿眼的硝堆,環繞鹽湖的數十平方千米濕地常年棲息着數十種候鳥。對運城鹽湖水的重金屬含量檢測表明,運城鹽湖含有豐富的鹽分,鉛、汞、鎘等重金屬含量均低於死海,鈉、鈣、鎂等元素高於死海,湖水密度達每立方厘米1.25克—1.29克(大於人體密度),所產生的浮力比淡水高出三成。入水後可自然漂起,水不沒腹。由於鹽湖湖水中較高的含鹽量,人在漂浮過程中,身體中的水分會被交換掉,所以鹽水漂浮時間不能太長,漂浮以後應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黑泥
運城鹽湖的黑泥則以硫酸鹽為主,富含有益於人體的礦物質元素。將鹽湖黑泥均勻地敷抹在身體除眼睛、嘴唇等以外的部位,可使黑泥中豐富的礦物質滲入皮膚的皺紋和毛孔中,有清潔皮膚、消炎、去皺、殺菌、快速治癒小傷口、祛除皮膚多餘油脂和角質層、修復凹凸不平的表皮、收斂粗大毛孔及促使皮膚新陳代謝等功效。
養生溫泉
源自鹽湖深層2121米的地熱礦泉水,泉口常年出水溫度68℃ ,由於水中含有較高的鐵份和鹽份,泉色似鐵鏽紅,被稱為中國的赤湯「金泉」。
參考文獻
- ↑ 王蘇民 竇鴻身. 中國湖泊志 (M) 1.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98: 338. ISBN 7-03-006706-1.
- ↑ 運城鹽湖--中國死海. www.chinadaily.com.cn. 2010-03-19 [2011-10-18] (Chines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