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俐
赵敏俐(1954~),[2]男要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中国古代诗歌、中国现代学术史,在先秦诗歌、特别是汉代诗歌研究方面有比较突出的成就,近年来的主攻方向是运,汉族,内蒙古赤峰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 ,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日本广岛大学客座教授。科研主用艺术生产的理论进行中国古代歌诗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北京市社会科学年鉴》 2003 年版曾有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市首批创新拔尖人才、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北京市高校首批高层次人才。[3]
赵敏俐 | |
---|---|
出生 |
1954年 内蒙赤峰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知名于 | 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日本广岛大学客座教授。 |
知名作品 |
《两汉诗歌研究》 《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 《先秦大文学史》 |
以第一署名人获教育部、北京市等科研奖8项,获国家级、北京市等教学奖4项。主持国家重大、教育部重大课题5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新华文摘》等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15部。
目录
简历
1978年3月-1984年12月,沈阳师范学院本科、硕士。1985年3月考取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文学史家杨公骥教授,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1988年3月获文学博士学位。
1987年12月起到青岛大学工作,先后任讲师、副教授,1994年晋升教授。
1997年3月调入首都师范大学任教授,1998年起任博士生导师。
自2001年起,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
自2007年起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
2014年被评为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人物经历
1978年3月考入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1982年1月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时考取该校硕士研究生,师从伍心镇教授,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学,1984年底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时考取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文学史家杨公骥教授,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1987年12月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从1987年12月至1994年3月,任青岛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1994年晋升教授。1997年3月调入首都师范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2001年3月起),国家级重点学科――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负责人,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日本广岛大学客座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办中国文学学科评审委员会成员。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日本广岛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文学?艺术学科专家评审组副组长(2001年1月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办中国文学学科评审委员会成员(2000年起)。
主讲课程
自1987年12月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与科研活动。多年来坚持本科生教学,主讲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基础课,开设《先秦君子风范》、《汉代诗歌研究》、《诗经楚辞研究》、《史记研究》、《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等多门选修课。199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0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为研究生主讲的课程有《诗经楚辞研究》、《诸子散文研究》、《两汉诗赋研究》、《魏晋六朝文学研究》、《国学研究》、《史传文学研究》、《文学研究方法论》、《中国古代歌诗研究》等。
主要贡献
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1998年主持承担的教育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项目――《高师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
科研项目
曾先后承担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山东省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多项。出版过《两汉诗歌研究》、《汉代诗歌史论》、《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先秦君子风范》、《周汉诗歌综论》、《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三百到元曲的艺术生史》等学术专著,与人共同主编了《先秦大文学史》、《两汉大文学史》、《中国文学通论·先秦两汉卷》等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中文版、英文版)、《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史》、《光明日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80 余篇。其成果出版或发表后,曾在《人民日报》、《文学遗产》、《中国图书评论》、《香港大公报》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文摘》、《中华诗词年鉴》、《中国文学年鉴》、《北京市社会科学年鉴》、《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文摘》等多家报刊、杂志、书籍上有过书评或介绍,在《新华文摘》上有全文转载和论点摘编,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0 余篇。其科研成果先后获得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 3 等奖、教育部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2 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1 、 2 、 3 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1 等奖、 2 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 10 余项。目前正在承担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中国诗歌通史》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魏六朝乐府机构沿革与乐府诗关系研究》等。
主要荣誉
1、主要科研奖励:
以第一著作人身份获教育部、北京市等大奖8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奖1等奖1项,3等奖2项;北京市特等奖1项,1等奖1项,2等奖2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
(1)《中国诗歌通史》,2015年获第七届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等奖,2014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首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此奖项为凤凰卫视与岳麓书院推出的民间奖项,旨在表彰在全球范围内为中华国学传承做出重要贡献的成果)。
(2)《汉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2013年3月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3等奖。
(3)《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2009年9月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3等奖。2006年12月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等奖。
(4)《中国诗歌史通论》,2012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5)《周汉诗歌综论》,2004年12月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
(6)《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1998年12月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
(以上获奖本人署名均为第一)
2、教学奖励:
以署名第一,获国家级、北京市等教学奖4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2等奖1项,北京市1等奖1项,2等奖1项,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奖1项。
(1)1998年主持承担教育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项目――《高师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其成果《高师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方案》,2001年获得北京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中国名著半小时》,2002年获第四届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制品一等奖。(教育部、新闻出版署)
(3)《中国古代文学史电子史料库》,2004年12月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市级2等奖。
(以上获奖本人署名均为第一)
3、承担项目:
主持国家重大、教育部重大等类课题5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科学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各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青年项目1项。
(1)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国家社会科学科学重大项目,2010年,本人为首席专家;
(2)中国诗歌通史,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4年,本人为第一负责人;
(3)古代歌诗与时代文明——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199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本人为第一负责人;
(4)唐前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2年,本人为第一负责人;
(5)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教育部青年项目,1990年,独立承担。
4、主要社会兼职: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办中国文学学科评审组专家(2000起)
(2)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2004起),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2008起),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中华吟诵分会常务副理事长(2010起)、乐府学会副会长(2012起)
(3)日本广岛大学客座教授(2010-13)讲座教授(2015-16)。
(4)《中国诗歌研究》(CSSCI学术辑刊)主编、《中国诗歌研究动态》主编。
5、其它荣誉
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200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创新拔尖人才
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
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首批高层次人才
== 科研情况 ==
科研主要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中国古代诗歌、中国现代学术史。在先秦两汉诗歌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
出版著作15部: 《两汉诗歌研究》、《汉代诗歌史论》、《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合著,第一作者)、《先秦君子风范》、《汉代文士浮沉》、《周汉诗歌综论》、《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研究》(合著,第一作者)、《文学研究方法论》、《汉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古典文学的现代阐释及其方法》等学术著作,《中国诗歌通史》(11卷)主编兼汉代卷作者、《中国诗歌史通论》(主编)。此外还与人共同主编了《中国文学通论·先秦两汉卷》(第一主编)、《国学备览》(第一主编)、《先秦大文学史》(副主编)等著作。
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中文版、英文版)、《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史》、《文献》、《光明日报》、《北京大学学报》、《文史哲》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成果出版或发表后,在《人民日报》、《文学遗产》、《中国图书评论》、《香港大公报》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华诗词年鉴》、《中国文学年鉴》、《北京市社会科学年鉴》、《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文摘》等多家报刊、杂志、书籍上有过书评或介绍。其中,在《新华文摘》上长篇转载4篇,论点摘编5篇,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0余篇。
其它工作
本人自2001年起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在基地建设、科研组织等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该研究基地现为中国诗歌研究领域在海内外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与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学术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关系。由本人任主编的基地刊物《中国诗歌研究》,多年来一直入选CSSCI学术辑刊,现已经出版了16期;由本人任主编的《中国诗歌研究动态》,是介绍本领域学术信息的窗口,深受关注,现在已经出版了20期。
本人自1999年起,一直担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负责人。本学科自1999年起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07年起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16年,本学科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和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ECCEQ)联合发布的中国研究生教育专业排行榜中,名列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第一名。
著作类
1 、《两汉诗歌研究》,专著,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3 年 5 月出版。
2 、《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专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8 月出版。
3 、《先秦大文学史》,副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1 月出版。
4 、《燃起智慧的火种--中国古代教育》,著作,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5 年 1 月出版。
5 、《汉代诗歌史论》,专著,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 12 月出版。
6 、《 20 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赵敏俐、杨树增合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8 月出版。
7 、《两汉大文学史》,参编,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8 月出版。
8 、《先秦君子风范》,专著,东方出版社 1999 年 6 月出版。
9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第一作者,华文出版社 2002 年 4 月。
10 、《〈诗经〉与楚辞》(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第二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11 月。
11 、《周汉诗歌综论》,专著,学苑出版社, 2002 年 11 月。
12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高等师范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试验教材),第二主编,中华书局 2003 年 6 月出版。
13 、《中国文学通论·先秦两汉卷》,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12 月出版。
14 、《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专著,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9 月出版。
15 、《文学研究方法论讲义》,编著,研究生教材,学苑出版社, 2005 年 12 月出版。
论文类
1 、《〈毛诗序〉作者问题辨说》,《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1984 年第 1 期。
2 、《论〈诗经·郑风〉的产生及其评价问题》,《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1987 年第 3 期。
3 、《汉乐府〈陌上桑〉新探》,《江西社会科学》 1987 年第 3 期。
4 、《论汉帝国的统一强盛与汉诗创作的繁荣》,《东北师大学报》 1988 年第 6 期。
5 、《论两汉社会生活变化与诗歌创作》,《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1989 年第 1 期。
6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考论》,《青岛大学学报》 1989 年第 1 期。
7 、《论两汉诗歌语言形式的发展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青岛大学学报》 1990 年第 1 、 2 期。
8 、《论中国诗歌发展道路从上古到中古的历史变更》,《辽宁大学学报》 1990 年第 3 期。
9 、《秋与中国文学的相思怀归母题》,《中国社会科学》 1990 年第 4 期,《中国社会科学》 ( 英文版 )1991 年第 4 期。
10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再论》,《青岛大学学报》 1990 年第 3 、 4 期。
11 、《关于东方文化的历史思考》,《青岛大学学报》 1991 年第 2 期。
12 、《论两汉诗人思想变革及其意义》,《东北师大学报》 1992 年第 1 期。
13 、《关于文学史重构的理论思考》(第二作者),《吉林大学学报》 1992 年第 4 期。
14 、《历史文化视域下的学术研究》,《中国图书评论》 1992 年第 3 期。
15 、《"义"的道德伦理传统与中国叙事文学》,《青岛大学学报》 1992 年第 2 期。
16 、《略论〈诗经〉与中国文化精神》,《东方论坛》 1993 年第 1 期。
17 、《论周代诗歌的创作特征》,《江西社会科学》 1993 年第 3 期。
18 、《论班固的〈咏史诗〉与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成熟问题》,《北方论丛》 1994 年第 1 期。
19 、《论文人五言诗与汉代社会思潮》,《社会科学战线》 1994 年第 4 期
20 、《山崇拜、道教文化与游仙诗》,《东方丛刊》 1994 年第 3 期。
21 、《文学观念的更新与文学史的编写》,《漳州师院学报》 1994 年第 3 期。
22 、《论汉代文人五言诗的创作特征》,《文学遗产》 1995 年第 2 期。
23 、《从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问题看五四学人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思考及其意义》,《展望论坛》 1995 年第 1 期。
24 、《十九世纪末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历史回顾》,《江海学刊》 1996 年第 1 期。
25 、《四言诗与五言诗的句法结构与语言功能比较研究》,《中州学刊》 1996 年第 3 期。
26 、《论〈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创作论意义》,《东方论坛》 1996 年第 2 期
27 、《 20 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导论》,《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1997 年第 1 期。
28 、《现代化过程中的学术演进--论 20 世纪对中国传统文学的三次价值重估》。
29 、《周代贵族的文化人格觉醒及其意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1998 年增刊。
30 、《"五四"前后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更新》,《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 年第 4 期。
3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漫话分科过细给古典文学研究带来的弊端》,《文学前沿》 1999 年第一辑。
32 、《试谈出土文献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中州学刊》 2000 年第 2 期。
33 、《出土文献与文学研究方法论》,《文艺研究》 2000 年第 3 期。
34 、《 20 世纪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文学前沿》第 2 辑, 2000 年 6 月。
35 、《论五四前后文学本质问题探讨的价值与意义》,《东北师大学报》 2000 年第 5 期。
36 、《古代诗歌与民族情感》,《光明日报》 2000 年 11 月 30 日,《文化周刊》 297 期第 2 版。
37 、《李白游历崂山考》,青岛市崂山文化研究会编《崂山文集》(一),地质出版社 2000 年 6 月出版;《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究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4 年 10 月。
38 、《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的再认识――兼评屈原否定论者对历史文献的误读》,《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1 年第 1 期。
39 、《周代贵族的文化人格觉醒及其意义》,《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 2000 年 8 月出版。
40 、《诗与先秦贵族的文化修养》,中国诗经学会编《诗经研究丛刊》第一辑,学苑出版社, 2001 年 7 月。
41 、《重论汉武帝"立乐府"的文学艺术史意义》,《社会科学战线》 2001 年第 5 期。
42 、《 20 世纪汉代诗歌研究综述》,《文学遗产》, 2002 年第 1 期。
43 、《古代文学研究体系现代化过程中的民族化》,《文艺报·文学周刊》, 2002 年 1 月 29 日。
44 、《深化先秦文学研究》,《光明日报》 2002 年 2 月 6 日。
45 、《汉代社会歌舞娱乐盛况及从艺人员构成情况的文献考察》,《中国诗歌研究》第 1 辑,中华书局 2002 年 6 月出版。
46 、《关于加强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的几点思考》,《文艺研究》 2002 年第 4 期。
47 、《音乐对先秦两汉诗歌形式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 2002 年第 5 期。
48 、《汉鼓吹铙十八曲研究》,《文史》, 2002 年第四辑。
49 、 A Study on the Nineteen Sacrificial Songs of the Han Dynasty( 《汉郊祀歌十九章研究》 ) , Hiroshima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the Humannities Vol.1 , 2002 。
50 、《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研究如何体现中国文化传统――从〈中国历史文学史〉说开去》,《江汉论坛》 2002 年第 11 期。
51 、《西汉贵族乐府考论》,中国古典文学献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信息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主办),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 2003 年 3 月出版。
52 、 The Highbrow Music in the First Stage of the Han Dynasty and 《 The Boudoir Poetry of Peaceful Age 》(《汉初贵族乐府与〈安世房中歌研究〉》) , Hiroshima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the Humannities Vol.2 , 2003 。
53 、《关于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的理论思考》,《中国诗歌研究》, 2003 年第 2 辑。
54 、《中国古代最早反映陇西风情的诗篇》,《文史知识》, 2003 年第 10 期。
55 、《略论诗经的乐歌性质及其认识价值》,《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4 年第 1 期。
56 、《古代歌诗的艺术"生产"》,《人民政协报》, 2004 年 4 月 19 日。
57 、《汉代歌诗艺术生产的基本特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4 年第 4 期。
58 、《 20 世纪〈诗经〉研究的几个问题》,《光明日报》, 2005 年 2 月 28 日第 6 版。
59 、《略论〈诗经〉乐歌的生产、消费与配乐问题》,《北方论丛》 2005 年第 1 期。
60 、《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中国社会科学》, 2005 年第 2 期,《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2005 年第 2 期,《新华文摘》 2005 年第 10 期。
61 、《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方式》,《江海学刊》 2005 年第 3 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05 年第 4 期。
62 、《 20 世纪赋体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学报》 2005 年第 4 期
63 、《汉乐府歌诗演唱与语言形式之关系》,《文学评论》 2005 年第 5 期。
64 、《乐歌传统与〈诗经〉的文体特征》,《学术研究》 2005 年第 9 期。
著译目录
2000-2005年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1、《试谈出土文献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中州学刊》2000年第2期。
2、《出土文献与文学研究方法论》,《文艺研究》2000年第3期。
3、《20世纪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文学前沿》第2辑,2000年6月。
4、《论五四前后文学本质问题探讨的价值与意义》,《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
5、《古代诗歌与民族情感》,《光明日报》2000年11月30日,《文化周刊》297期第2版。
6、《李白游历崂山考》,青岛市崂山文化研究会编《崂山文集》(一),地质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究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10月。
7、《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的再认识――兼评屈原否定论者对历史文献的误读》,《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8、《周代贵族的文化人格觉醒及其意义》,《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
9、《诗与先秦贵族的文化修养》,中国诗经学会编《诗经研究丛刊》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1年7月。
10、《重论汉武帝"立乐府"的文学艺术史意义》,《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5期。
11、《20世纪汉代诗歌研究综述》,《文学遗产》,2002年第1期。
12、《古代文学研究体系现代化过程中的民族化》,《文艺报·文学周刊》,2002年1月29日。
13、《深化先秦文学研究》,《光明日报》2002年2月6日。
14、《汉代社会歌舞娱乐盛况及从艺人员构成情况的文献考察》,《中国诗歌研究》第1辑,中华书局2002年6月出版。
15、《关于加强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的几点思考》,《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
16、《音乐对先秦两汉诗歌形式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5期。
17、《汉鼓吹铙十八曲研究》,《文史》,2002年第四辑。
18、A Study on the Nineteen Sacrificial Songs of the Han Dynasty(《汉郊祀歌十九章研究》),Hiroshima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the Humannities Vol.1,2002。
19、《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研究如何体现中国文化传统――从〈中国历史文学史〉说开去》,《江汉论坛》2002年第11期。
20、《西汉贵族乐府考论》,中国古典文学献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信息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主办),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
21、The Highbrow Music in the First Stage of the Han Dynasty and 《The Boudoir Poetry of Peaceful Age》(《汉初贵族乐府与〈安世房中歌研究〉》), Hiroshima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the Humannities Vol.2,2003。
22、《关于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的理论思考》,《中国诗歌研究》,2003年第2辑。
23、《中国古代最早反映陇西风情的诗篇》,《文史知识》,2003年第10期。
24、《略论诗经的乐歌性质及其认识价值》,《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5、《古代歌诗的艺术"生产"》,《人民政协报》,2004年4月19日。
26、《汉代歌诗艺术生产的基本特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7、《20世纪〈诗经〉研究的几个问题》,《光明日报》,2005年2月28日第6版。
28、《略论〈诗经〉乐歌的生产、消费与配乐问题》,《北方论丛》2005年第1期。
29、《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5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0期。
30、《中国古代歌诗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方式》,《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4期。
31、《20世纪赋体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32、《汉乐府歌诗演唱与语言形式之关系》,《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33、《乐歌传统与〈诗经〉的文体特征》,《学术研究》2005年第9期。
获奖记录
1991年评为山东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山东省八十年代优秀毕业生,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5年被授予青岛市跨世纪青年学术、工程带头人称号。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跨世纪人才,1999年被评为首都师范大学首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首批创新拔尖人才。2006被评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属高校首批高层次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其教学成果《新型综合性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获1993年度青岛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应用型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教学内容的新建设》,1993年12月获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三届优秀教学成果奖。其成果《高师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方案》,2001年获得北京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