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資中冬尖(張季平)

資中冬尖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資中冬尖》中國當代作家張季平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資中冬尖

大年三十的席桌上,最受歡迎的是資中冬尖紹子肉,最好喝的湯,是資中冬尖肉片湯,這令我不得不說說記憶中的家鄉特產一一資中冬尖來!

我是資中人。資中冬尖是在資中這方特定的沃土上滋生飄香,獲世人喜愛的特色產品。

從我記憶開始,資中冬尖,親身體驗、知道的幾十年裡,是用資中枇杷葉、齊頭黃青菜,對破打開,再用刀,根據菜頭大小,劃成扇,掛在竹牽藤上,經風吹焉脫水,剪去頭的第一節,寸許長,做菜皮子;第二節,寸許長,做二筒子。留下的嫩尖尖,剪去粗葉、黃葉;揉鹽、醃製;發酵存放。之後裝入上了釉的土陶頸口壇。裝壇時候,拿木製的鴨腳板工具,層層壓實壓緊醃製後的青菜尖;用風乾脫水後醃製的老葉子,填充壇口、緊密封壇。後,用秦殼葉包壇口,梱扎嚴實;再敷以特別的稀泥密封,靜置擱放年許以上時日而成。

菜皮子、二筒子製做方法同冬尖無異,但可簡便疏懶些。二簡子吃新鮮的,又嫩又脆,肉多味清香;一般人捨不得買來吃。菜皮子呢,粗糙一些,有梗,特別有味。尤是那梗,越嚼越有嚼不斷悠綿綿的味!澤哥告訴我,他上小學的時候,城裡有兩個小矮人,在校門口兩則賣菜皮子,用一張竹漿製成的草紙攤在手掌,竹筷拈上菜皮子,抹上油辣子、撒上花椒麵,再來幾顆白芝麻,嘿喲 ,那麻辣香的味,惹得小學生們聞香購買饞食。

記得參加工作第一年,我探親回來,去市里弟弟家,遞送上一包資中花生米和一包資中菜皮子。弟媳不理解菜皮子鄉情家意手足心的厚重,也沒有細嚼慢品它的味兒;我們這對磨難弟兄患難情,也不甚知曉,倆口子吵了嘴。驚動了住在干打壘院子裡的同行。為的就是那包菜皮子!

資中冬尖銷售(取食)的時候,必是用清潔的手拿着木爪爪,在壇中一層一層地刨鬆動後取出;一斤、一斤地稱重;用那世面買不着、硬還厚的秦殼葉,壓成梯形狀、再裹緊壓嚴,用白色的包裝紙包好並加紅色商標一張,再伸手繞麻繩,扯斷,梱成禮儀包,雙手奉給顧客與之!那程式是莊嚴而隆重的。出售的冬尖,資中豐源廠至少得裝壇一周年以上,為的是那悠綿的散香!

冬尖放得越久,味越香色越陳。

澤哥告訴我:姨夫朱輝玉,親歷親為關心和管理資中豐源廠幾十年,加工醃製的醃菜享譽四方;他製做的三年以上的資中冬尖,其香醇不說,那顏色,似晶瑩剔透的黑瑪瑙。

資中冬尖就叫資中冬尖。不知從何年開始,冬尖前面,加了「細嫩」二字 。其實是多餘了。因為資中冬尖並無「粗糙」之序列產品。資中冬尖沒別的名:就叫資中冬尖。醃製的時候,只放鹽。別的,啥都不放!

我母親說:「家中有壇好冬尖,院門之外聞其香。」

此言毫無誇張。確實如是。

百姓家庭,有壇好冬尖則是擱在神龕下,堂屋中,香味四溢。

資中冬尖歷史悠長,已有330多年……

五年前回故鄉,好友王和庭請我,飲酒的時候,和庭告訴我,他女人做了壇冬尖,儲存了十二年囉。

聽如此說,我鼻尖和舌頭,似嗅到了冬尖的香並嘗到了它的味。和庭的女人感覺到了,竹筷挾着的一塊回鍋肉嫩閃閃地抖動着在她嘴邊,她偏着頭,看着我平淡平靜卻實在是熱情而豪邁地說: 「開壇的時候,請你!」然後,一塊回鍋肉送進了嘴裡。

我算計着:那壇冬尖,今年已儲藏十六年過啦!

家鄉的綠色風景線

往事纏纏綿綿。

幾十年前,我當娃娃兒的時候就記得,每年冬天,在我的家鄉資中縣西門河埧的河灘上,年年都有一道引人為傲的綠色風景屏障。一兩百米長、兩三層樓房高;一排架、又一排架;錯落有致,座落在清悠悠的沱江邊……

蔚為壯觀!

那是每年立冬前至小雪後的時令,在清悠悠的沱江水邊,鵝卵石、砂子堆積的河灘上,資中豐源廠製做資中冬尖晾曬枇杷葉、齊頭黃青菜,扯牽拉竹纖藤的架子。

當青菜葉掛滿在那高高的、一層又一層的架子上;一排架又一排架,聳立在那河灘上,遠遠看去,真是家鄉的一道綠色屏障!知曉的人,不以為然;外地人就驚奇為嘆了。

當年,每逢春節探親回家,火車沿江而下,過了登瀛崖車站,資中站還沒到,我就耐不住地把兩隻眼睛緊緊盯住車窗外,希望家鄉這道風景線馬上映入眼帘!悠悠沱江水邊這道綠色風景喲,乘客看見了,不明所以,紛紛離座起身觀看,有的竟推開窗子,想看個究竟。無奈,火車跑得快,水南街的建築又把它遮擋了,我只好向大家講述和描述一番了。

資中冬尖是國家地理標識產品。

只有我的家鄉一一資中縣,才有這道風景線;

只有我的家鄉一一資中縣,才有資中冬尖!

娃娃兒的時候,少年的時光,我就想走近些、靠攏着它,模模那架子、扯扯牽牽那竹絲編成的牽藤,總沒有機會;長大了,會些點文字了,報紙上也能見到自己寫的小東小西了,便想寫通訊,寫家鄉的綠色風景線,發表在地區的報紙上,讓更多的人看到家鄉的這道風景。但只敢想,不敢為。自己資歷尚淺,在報紙上發表通訊報道,那是多麼重大的事件喲!多年後,在報紙上,看到這樣內容的通訊了。但不是我寫的,是署名「本報記者」寫的。失去了那次機會,我鬱悶許多年,現在都還有點耿耿於懷。

在我家鄉,平民百姓小戶人家自己做冬尖的人家很多。有的是做來自己吃,有的則是為的送客的禮儀物品。不管什麼人、也不論什麼原因,做資中冬尖晾曬揉鹽醃製等程序是一個環節也不能少。只是晾曬的青菜,數量少,規模小,可自家選擇:有的,多是晾在屋前房後的樹枝上;有的或掛在竹竿上;有的或扯繩子晾曬,總之,由己所便。但晾曬也同樣需要二、三十天的時間不等……

不知從哪年開始,家鄉西門河壩河灘上再也不搭建晾曬枇杷葉、齊頭黃青菜、扯拉竹絲纖藤的架子了。

家鄉綠色的風景線在我們手中丟失了。

……

怎樣才能找回來呢?

這是我夢寐以求的大事情![1]

作者簡介

張季平,原四川攀枝花電台文藝編輯、記者,《西南文學》雜誌骨幹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