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貴州省金融學會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貴州省金融學會成立於1981年10月26日,登記管理機關是貴州省民政廳,業務主管單位是中國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本會是由省內金融業管理部門、金融機構、相關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高校,以及經濟金融領域專家組成的從事金融科學研究的省級地方性學術團體,是中國金融學會、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的團體會員。

目錄

宗旨

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1]、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組織和推動貴州省金融業和關心金融事業的社會力量開展金融科學研究,積極宣傳金融方針政策,普及金融知識,提高金融理論和業務水平,促進貴州金融事業的繁榮與發展。

業務範圍

(一)組織推動會員開展經濟、金融理論及其應用的研究活動;

(二)針對各個時期經濟、金融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組織推動會員積極參與上級單位布置或自行選定的課題研究,為領導部門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參考;

(三)組織推動會員研究和總結金融工作的歷史經驗,探索其發展軌跡和規律;

(四)編輯、出版金融研究的學術刊物,評選、推薦優秀科研論文;

(五)組織和舉辦各種形式的學術研討會、報告會,廣泛開展、參與有關的學術交流[2]活動;

(六)向社會各界宣傳金融工作的方針、政策,開展金融政策、業務等方面諮詢服務,反映群眾對金融工作的建議和要求;

(七)組織金融理論與專業知識、技能培訓,進一步提高金融從業人員研究水平;

(八)開展符合學會宗旨的其他工作和活動。

本會地址

貴州省貴陽市寶山北路2號。

相關資訊

貴州省金融學會成功舉辦「金融精準扶貧問計專家座談會」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六個精準」的要求,2015年9月22日上午,在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指導下,由貴州省金融學會主辦的「金融精準扶貧問計專家座談會」在貴陽召開。會議由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戴季寧行長主持,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作為特邀單位參會,來自總行金融研究所、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農業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暨南大學、安徽大學的專家學者以及貴州省內主要涉農和開發性金融機構的負責同志參加會議。總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紀敏作重要講話。針對當前貴州金融扶貧開發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參會專家結合各自的研究專長,從金融扶貧機制、產業聯動、風險分擔和與綠色經濟協同發展等方面,提出加快推進新時期貴州金融扶貧開發工作、加大金融精準扶貧力度的寶貴建議:

一、發揮市場機制與政策引導的協同效應,從供需兩方面構建可持續的金融扶貧機制

第一,降低扶貧信貸門檻,解決貧困人口對金融資源的可獲得性。貴州應構建可持續的金融扶貧機制,推動金融支持扶貧開發工作的可持續發展。一是要通過加強農村普惠金融教育、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完善農村市場體系、強化農民職業技術培訓以及健全農資支持體系和價格體系等方式,培育合格的農村金融需求主體。二是要構建基於本土信息的金融供給機制。以實施基於供給領先的金融扶貧發展戰略為導向,採取促進農村金融機構的分支機構下沉、培育本土化的農村金融服務組織和強化基於信用共同體的業務創新等措施,大力推動農村金融機構組織結構和業務模式的創新,降低貧困人口獲得信貸支持的門檻。三是發揮政府作用,促進金融服務的均等化。地方政府既要構建農村金融服務的配套機制和體系,着力解決農民「融資難」的問題,還要通過促進農村基層公共服務和基層金融服務相結合、構建社會誠信體系、構建基於普惠金融的績效評價機制等途徑,提高農村金融服務的透明性和公平性。

第二,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結構,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實現貧困減少。從全國來看,農村是貧困的高發區,因此,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是實現減貧的有效途徑。貴州的金融扶貧工作應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增加縣域經濟的資金供給,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一是擴大金融扶貧的參與主體,除傳統的涉農和開發性金融機構外,還應積極引導各類商業性金融機構參與扶貧。二是以財政扶貧資金、政府產業發展基金、財政貼息資金作為撬動金融扶貧資金的支點,重點支持貧困人口通過農業和非農渠道參與就業和創業,提升金融扶貧的效率。三是構建高效的金融精準扶貧指標評估體系,明確縣域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和被支持企業應承擔的責任,從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微觀金融企業經營狀況以及金融生態等三個維度評估金融扶貧措施的落實情況。

第三,發揮農民資金互助組織的積極作用,健全農村地區金融供給體系。改革開放30多年來,農民資金互助組織在推動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實現農民脫貧致富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這種本土化的農民互助組織符合貴州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的實際需要。一是發展農民資金互助組織,既可以緩解農村地區金融供給不足的問題,還能夠有效提高基層農戶的組織水平,破解農村地區基層組織供給無效率的難題。二是發揮農民資金互助組織的本土信息優勢,克服金融扶貧工作中存在的精準識別難、精準幫扶難等問題,促進提高金融扶貧精準度的提高。三是發展農民資金互助組織能夠有效提升扶貧幹部在貴州山區的工作效率,降低扶貧工作的成本。四是農民資金互助組織尤其適合貴州現階段農業生產對資金的需求特徵,能夠為小農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融資支持。

二、加大金融對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的支持力度,促進金融扶貧與產業扶貧結合,變「輸血」為「造血」

第一,明確精準扶貧方向,加大金融對貴州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支持力度。走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道路是引導貴州貧困農民脫貧致富的關鍵,金融機構應加強創新,主動作為。一是要加強對農業生產技術和設施改進的資金支持,促進貴州農村地區基本生產條件的改善,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二是加大對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等農村新型經濟組織的支持,促進農業生產由小農經濟向集約化、規模化的生產方式轉變。三是為農業產業鏈的延伸提供必要的市場信息引導,促進產業化生產方式在貴州農村地區的推廣。

第二,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加大金融資源對具有貴州特色的非農扶貧產業和項目發展的傾斜力度。加大金融對具有貴州特色、符合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非農產業和項目發展的支持力度,有助於建立起持續推進貴州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的長效機制。金融機構應創新扶貧工作模式、加強科學規劃,充分利用貴州當前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自然環境資源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等方面的優勢,重點加強對貧困地區「小特精優」和特色旅遊等產業和項目發展的資金支持和市場信息引導,提高金融資源投資扶貧產業和項目的效益。

三、創新金融扶貧頂層設計,科學設計高效、透明的風險分擔與補償機制

加快推進貴州金融精準扶貧工作,要根據不同的貧困主體設計多樣化的扶貧方式,由此帶來的信貸風險需要設計財政與金融相結合的新型風險分擔與補償機制。一是科學定位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避免完全依靠財政資金的傳統風險分擔與補償機制,降低道德風險與尋租的發生幾率。二是探索構建普惠性質的風險分擔與補償機制,通過設定合理的准入標準,逐步擴大對扶貧主體的補償範圍,改變政府主導風險補償資金流向的傳統模式。三是調動各類市場主體參與扶貧的積極性,除財政資金和涉農、開發性金融機構的自有資金外,合理引入商業性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主體的資金共同參與扶貧信貸風險分擔與補償機制的建立。

四、金融扶貧要與綠色經濟發展相結合,把握好扶貧開發經濟與環境效益之間的平衡,努力將貴州打造成為「東方的瑞士」

國際經驗表明,扶貧不僅要實現貧困人口收入水平的提高,還要滿足其對生態環境、健康和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因此,推進貴州扶貧開發工作的可持續發展,要注重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一是要加大對貴州綠色生態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探索綠色產業助推扶貧開發的「貴州模式」。要充分借鑑歐美發達國家的經驗,積極引導金融資源投資生態旅遊、綠色林業和生態有機農業等綠色生態產業,通過建立綠色生態產業的識別和扶持機制,藉助「互聯網+」浪潮,打造生態標籤品牌優勢。二是要積極探索新型金融工具在支持貴州扶貧開發工作中的作用。要大力推動綠色債券、互聯網金融、PPP模式產業或項目基金、生態補償機制及排放權交易等新型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在貴州金融精準扶貧工作中先行先試,重點探索「綠色金融+生態補償」的新型產業融資模式,通過將生態功能區的財政補償資金作為銀行質押資產,加大金融對貴州綠色經濟業態的支持。三是建立由農業行業協會、合作社等農村社區為運作主體的風險補償基金,以減少信息不對稱和道德風險,並引入獨立的第三方監督和審計機構。

視頻

貴州省金融學會 相關視頻

金融擔當 奮力前行——記2020年貴州省金融工作會
貴州省金融服務產業對接活動發布會舉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