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1847年3月3日-1922年8月2日)是一位美國發明家和企業家。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 | |
---|---|
原文名 | AlexanderGrahamBell |
出生 | 1847年3月3日 |
逝世 | 1922年8月2日 |
國籍 | 美國 |
別名 | 亞歷山大·貝爾 |
教育程度 |
倫敦大學 愛丁堡皇家高等學校 |
職業 | 學者發明家、企業家 |
信仰 | 基督教 |
他獲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電話機的專利權,創建了貝爾電話公司(AT&T公司的前身)。關於電話的發明者尚存爭議,美國國會2002年6月15日判定意大利人安東尼奧·梅烏奇為電話的發明者,加拿大國會則於2002年6月21日通過決議,重申貝爾是電話的發明者,另外一部分人則認為伊萊沙·格雷是電話的發明者。
2004年,在加拿大廣播公司舉辦的"最偉大的加拿大人"評選中,[1]
目錄
個人簡介
1847年3月3日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
1870年貝爾移民到加拿大,一年後到美國。1882年他加入美國國籍。
貝爾本人是一個聲學生理學家和聾啞人語的教師。在他之前,德國人菲利普·雷斯曾發明過一台電話機,但其傳聲效果極壞,實際上無法被使用。
1876年3月10日貝爾與他的同事試驗了世界上[2]
此外貝爾還發明了一台測量聽力的儀器,一台可用來發現人體內金屬的儀器以及其它一些發明創造。
貝爾擁有電話的發明專利,但是有人也指出,從意大利移民到美國的安東尼奧·梅烏奇(Antonio Meucci)才是電話的發明者。美國國會2002年6月15日269號決議確認安東尼奧·梅烏奇為電話的發明人。
除了發明電話,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還發明了載人的巨型風箏,為加拿大海軍發明了用於在二戰時與德國U-Boat抗衡的水翼船,改良了留聲機(gramophone)。
貝爾也是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海倫·凱勒交往歷史最為長久,感情最好的朋友。
1922年8月2日,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逝世於加拿大巴德克。
個人成長
貝爾1847年3月3日出生在英國蘇格蘭的愛丁堡,並在那裡接受初等教育。1870年貝爾移民到加拿大,一年後到美國。1882年加入美國國籍。
主要成就
貝爾的主要成就是發明了電話;
此外,他還製造了助聽器;改進了愛迪生髮明的留聲機;他對聾啞語的發明貢獻甚大;他寫的文章和小冊子超過100篇。1881年,他為了發現美國總統詹姆士·加菲爾德體內的子彈設計了一個檢驗金屬的裝置,成為X光機的前身。他還創立了英國聾啞教育促進協會。
生平介紹
天才出世
1847年3月3日出生於英國蘇格蘭的愛丁堡。
發明神童
貝爾的父親是一位嗓音生理學家,並且是矯正說話、教授聾人的專家。
貝爾的祖父是個慈善家,一直都很同情聾啞的殘障者,他常把一些殘障的人聚集起來,親切地教育他們。因此聾子和啞巴,簡直視他為救世主一樣崇拜着。
在祖父過世後,他的父親繼承遺志,除了教育聾啞人,還研究說話和發音的方法,希望能對這些不幸的人有所幫助。貝爾就在這種環境下耳濡目染的長大,所以心中一直期望將來對這方面能有所建樹。
有一天,父親以溫和的口吻對貝爾說:孩子,世界上最痛苦的莫過於瞎子、聾子和啞巴。他們和我們一樣是人,可是眼睛不能看,耳朵不能聽,嘴巴不能說話。漂亮的衣服,美麗的風景,瞎子看不到;美妙的音樂、有趣的笑話,聾子聽不見;我們可以談笑自若,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但是,他們卻被剝奪了這種權利。想起來,我們真是太幸福了。因此除了要感謝上帝以外,同時更要盡一己之力,去幫助他們,安慰他們,使他們儘量也能過着正常的生活。孩子,等你長大以後,一定要救救這些不幸的人!
貝爾經常聽到這樣的教誨,所以,他以終生為聾啞者的幸福努力,[3]
貝爾有一顆善良的心,和靈活的頭腦,從小他就發揮了高度的愛心和敏銳的腦力。
他家附近有座水磨坊,裡頭住着一對父子。平常,一些粗重的工作都由年輕人擔任。後來年輕人應徵入伍當兵,留下老人獨自磨粉來維持生活。碰到水少的時候,水車動不了,老人沒辦法磨粉,就只好餓肚子。貝爾看了,很同情他,就約了一些小朋友去幫忙。
碰到缺水的時候,磨粉的工做實在很不輕鬆,一定要大家一起用力推,才能推動石磨。剛開始,大家覺得好玩,還肯用力幫忙,後來,厭倦了,便紛紛離去,只剩下貝爾一個人,自然就脫不動了。
貝爾回到家裡,坐在父親的書房裡苦思:怎樣才能輕鬆地推動石磨呢?經過一個月的研究,他想出了一個好法子。首先,改良臼齒,以減少摩擦力,再利用麥粒的圓形,使雙方互相挨着,這樣,臼齒的轉動就靈活多了。如此,他不僅幫了磨坊主人一個大忙,全村的人也爭相仿製,大家都覺的改良過的石磨,真是便利好用。
於是,才十五歲的貝爾,成了全村人眼中的[4]
音聲生理學校
西元一八七三年,在美國波士頓一間名叫音聲生理學校里,經常聚滿了眾多的觀摩者。
這是一所很不尋常的學校,專門訓練那些因耳聾而無法學習發音說話的孩子,如何使用眼睛去學發音。經過訓練的孩子,雖然聽不到別人的聲音,但是卻可以依別人的唇形,而練習說出話來。
這種學校,在全美國可能也不只有一所,而且辦學成效十分輝煌。人人都說:只要上那所學校,啞巴也會說話。
於是,一傳十,十傳百,不要說是波士頓市內,甚至連很遙遠的地方,都有許多因家中有聾啞兒童的父母親,前來參觀。
貝爾就在這所學校,用看得見的話來教導這些孩子們。所謂看得見的話,是一種和英文字母類似的符號。
這種符號有三十個,分別表示出在發音的時候,嘴唇、舌頭的位置和呼吸的方法,以及喉嚨、下顎的動作等,如果能巧妙的配合起來,就可以用看的來學正確的發音方法了。
貝爾就是使用這些符號,教聾啞兒童們怎樣發音,並且指導他們怎麼說得更好。由於他的努力,所以績效非常好。
而貝爾怎麼會來到波士頓的呢?原來,自從他在愛丁堡的高中畢業後,經由祖父和父親的指導,接受了充分的語言和說話的教育。在他十六歲的時候,[5]
他十八歲那年,全家搬到了倫敦,他就在此地開始了聾啞兒童的教育,引起了社會的注目。但是沒多久,貝爾和他的哥哥、弟弟,都罹患了肺結核,而他的哥哥和弟弟非常不幸地因此死亡,使得貝爾的父母十分傷心。在醫師的建議下,貝爾的父親便決定找個空氣新鮮、氣候良好的地方居住。
於是,他們離開英國,來到了大西洋的對岸─加拿大,在安大略州布朗福特的地方,買了一塊地,就定居在那裡。而患了肺結核的貝爾,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療養後,身體也恢復了健康。
貝爾的父親早就因研究音學而聞名世界,所以不久加拿大的女王大學特別聘他為講師。同時在美國方面也有了邀請,而貝爾的父親見兒子也學有所成,且青出於藍,所以就特別推薦了兒子。
於是,貝爾就此遷居波士頓,開設了音聲生理學校,從事聾啞兒童的教育。他的教學分法果然獲得了輝煌的成果,不久就被波士頓大學聘為教授,當時,他才二十六歲。貝爾開始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生活。他研究各種教育聾孩子的實驗性方法,並用晚上的時間給成年聾人授課。他全身心地從事聾人教育。雖然他仍然借用父親的可見語言向一些學生授課,偶爾也給其他教師作示範,但他卻在研究自己的方法。「我的感情與同情正一天天地被喚起,」他在給父母的信中寫道,「看着這些孩子不得不面對如此巨大的困難,我真為他們心痛。」
他作出了在當時可謂革命性的創見:他努力地想使他的聾孩子們通過間接的途徑理解並融入這個有聲世界。他解釋振動如何產生聲波,聲波又如何在有正常聽力的人們的耳中產生振動。他讓孩子們拿着一隻氣球,並用嘴唇貼着氣球說話,讓他們感覺到振動。他通過一根羽毛來展示說話時的呼吸。他把孩子們的手放在自己喉部,讓他們感覺到他發出不同聲音時聲帶的振動。就這樣,他們學會分辨許多相似的聲音,如「普」和「不」,「斯」和「茲」。他使那些一生中從未聽到過聲音的孩子們相信,他們也能說話,表達自己的心聲。他在那些聾孩子的身上取得的巨大的成功,他這位聾人的教師名聲遠揚,[6]
就在這時,貝爾結識了一位富有的律師兼商人加德納·格林·哈伯德。此人在以後幾年中成了他的有力後盾。
加德納·格林·哈伯德在新興的鐵路建設、水和煤氣的供應事業中發了大財。他是個成功的律師、馬薩諸塞州的參議員,是北美洲飛速發展時期典型的商界精英。他的3個孩子中,只有一個叫梅布爾的女孩活過了嬰兒期,而她在5歲時卻因患猩紅熱而失去了聽覺。她僅能說的幾句話是在蹣跚學步時學會的,甚至連這幾句也早已變得支離破碎了。哈伯德以他巨大的財富和名望為女兒尋求最好的教育。為她雇了家庭教師,把她送入在德國的特殊學校,甚至為她在家附近開辦了一所學校。梅布爾聰穎過人,她學業出色並精於唇讀。可是她說話仍很困難。
1873年,貝爾被聘為波士頓大學演說術學校教授。這是對他在薩拉·富勒的學校中所作出的成就的極大認同與賞識,也是他的關於發聲科學講座留給公眾深刻印象的結果。在前往大學拜訪他的人中,就有15歲的梅布爾·哈伯德。貝爾同意收她為學生,輔導她學習說話。
貝爾的教導實現了她和她父母都未曾期望過的願望。貝爾被任命為演說術學校的教授,哈伯德也選中他作梅布爾的教師,[7]
曾經有過——現在也仍有——兩種基本教學方法。一種是採用手語,以手指符號拼出單詞來表達意思。手語有許多種,但最常用的是由18世紀法國巴黎的聾人創造的。手語使聾人能相互交流,並能與懂得手語的正常人交流。但是,批評者卻認為手語阻礙了不同地域的聾人交流。這正是貝爾的觀點。他父親的可見語言是對手語的一大改進,通過教聾人表達元音與輔音,與有正常聽力的人進行交談將更少受到限制。這種教聾孩子說話的技術被[8]
聾人教師中有的偏好手語,有的偏好發聲法。發聲法教師們認為,應當讓失聰的孩子儘可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在這個有聲世界中,而且如果他們有正常人的智力,他們就能學會說話。這些教師認為,手語將失聰兒童禁錮在無聲的世界中,他們只能作為二等公民而生存。但手語教師卻並不這麼認為。他們覺得手語可以使學會它的人能更好、更深刻地相互交流,因為僅僅通過發聲法來學習會限制學生的詞彙量和表達能力。
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考察這場爭論。許多失聰的孩子學會了說話,可是他們的語言聽起來很奇怪,似乎顯得他們有些弱智。在19世紀,許多人認為:一個孩子與其被視作低能,還不如「沉默寡言」來得好。
貝爾的教學方法有所改進。他讓孩子們懂得聲音是怎麼來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們的發音質量。但「手語或說話」的爭論仍在繼續,許多偏向手語的專家仍在為貝爾推廣了「發聲法」而批評他。
放棄大學教授
有一天,一位儀容整齊的紳士來訪:貝爾先生,我叫湯姆斯‧桑德士,住在塞內姆,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長,現在有件事想拜託你。
我有一個名叫喬治的五歲男孩,他很可憐,一出生就不會講話。我聽說先生從事聾啞教育,昨天特地來參觀你上課的情形。
你真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我想請你來教導我的孩子,不過把只有五歲的孩子送到這裡來,我實在不太忍心。因此,我有一個很自私的請求,能不能請你到塞內姆來?
在塞內姆,除了我的孩子以外,還有很多的聾啞兒童,那裡沒有這種學校,如果你能去的話,我們這些父母一定會很感激你。當然啦!住宿的問題,我們會準備好,生活方面也絕對會尊重你,請你接受我這個無里的要求,好嗎?
桑德士的眼神,充滿著天下為子女設想的溫柔關愛,貝爾深受感動,所以他深深思索着:我現在擔任波士頓大學教授,是個受人尊敬的地位。如果答應了桑德士的請求,就必須放棄它,那實在是很可惜。可是,眼前面對這位父親的懇求,我怎麼忍心拒絕呢?
還有,若我辭去這邊的工作,自然會有人來遞補,但塞內姆那邊卻完全沒有從事這種工作的人,這樣看來,塞內姆比較需要我。
想到這裡,他斷然決定說:好,我答應你,去塞內姆吧!
桑德士真是喜出望外,高興地握著貝爾的手,一直道謝。
就這樣,貝爾辭去了波士頓大學的教授職位,搬進了塞內姆的桑德士公館,擔任喬治和這鎮上其他聾啞兒童的教育工作。雖然,他失去了大學教授的頭銜,可是卻也省去了不少學校中的行政工作,使他有更多的時間,來從事研究的工作。
音樂電訊之夢
有一天,貝爾對桑德士說:桑德士先生,如果儲藏室是空著的,能否借用一下,我想做些消遣的工作。
桑德士立刻派人打掃了一個地下室的房間,借給貝爾使用。房間裡很外地搬進了鐵絲、線圈、電池和藥品等,各種物品和工具。
原來,貝爾注意到當時已經很興盛的事業─電報,它是藉着電線來傳導電波。身為音學的研究者,他常常想著為什麼不能藉著電波來傳播聲音呢?
這種念頭促使他發明以電波傳音的構想。他訪問一位華盛頓名電報技師,向他提出自己的想法:以電線傳送音波的事可能嗎?
那位技師呵呵大笑說:閣下對電氣真是門外漢,電線怎能傳音呢?稍具有電氣知識的人,是不會有這種呆念頭的。以後還是多多學習電學吧!才不會鬧這種笑話。
貝爾聽了十分掃興,但並不因此而斷了這種念頭。他反而利用時間去接觸電氣方面的知識,不久,他對電氣已經摸得一清二楚了。
在塞內姆,白天的教育工作很忙,但貝爾仍是精力充沛,每晚一用過晚餐,就迫不及待地跑進了地下室,直到深夜,仍不休息。
桑德士覺得奇怪,就問他:貝爾先生,你常常在地下室里忙到深夜,是不是正在研究什麼東西呢?
啊!那是我的一個夢想,我研究是否可利用電訊播送音樂。
桑德士睜大眼睛,一副難以了解的神情。貝爾就向他解釋說:在英國時,我曾經讀過父親的一篇論文,而聯想到一些有趣的事情。後來,又和倫敦大學的霍伊斯頓先生相互研究,他借給我一本德國人赫爾姆霍茲所著的音的感覺。書的內容我並不十分了解,但對他利用電磁石打擊音叉這件事,卻深深留在腦海里。
我常常在想:是不是可以把這邊的曲子用鋼琴彈了以後,讓它變成電流傳送到遠處,使那邊的鋼琴也奏出同樣的曲子來。就說它是音樂的通訊吧!但實際操作起來,還是十分困難哩!
桑德士很專心地聽著,然後問:那麼,你的意思是說,一個鋼琴鍵子拉一條電線,然後接到對方的鍵子嗎?
貝爾搖搖頭,說:不,那倒比較簡單。不過,那樣還是需要幾十條的電線,比較不實用。如果能像普通的電訊一樣,只用一條電線,就能傳送全部的聲音就好了。
能那樣做嗎?用一條鐵絲傳送各種聲音的話,會不會很亂呢?不要說是音樂,光是格格的聲音,聽了就很煩。
雖然把Do音和Mi音一起送出去,但在接受的那邊,應該是Do和Mi分別作響的,當然理論上是這樣,但實際上做起來就不太容易了。
聽到這兒,桑德士的眼睛突然一亮,只見他很興奮地說:這個構想如果能應用在電訊上,那一定是很了不起的事。
啊!那是什麼意思?這下子反倒是貝爾感到莫名其妙起來。
我的意思是說,假定用鋼琴的Do鍵,發出『的的答答』的摩爾斯電碼,另外又用Re鍵,發出別的摩斯電碼,Mi鍵也是這樣做。如果照你所說的,把聲音用一條鐵絲傳送出去,那邊仍能分辨出Do、Re、Mi各種音階的話,那麼用一條電線,豈不是可以一次就傳送好幾個摩斯電碼了嗎?
有道理!如果鋼琴的鍵子有八十八個,那麼一次不就可發出八十八種音訊了。貝爾也驚喜的說着。
對,如果使用這種方法,不管有多少的電訊,只須一條鐵絲,就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發出;這是很重要的發明。貝爾先生,你還是放棄音樂的電訊那種夢想吧!研究這種電訊事業較實際,要是成功了,還能賺大錢呢!
你看如何呢?研究費用我來負擔,人手不足的話,我也可以雇用助手。先生,就請你進行這項偉大的發明吧!
一個有眼光的偉大企業家,和膽大心細的發明家,就在這裡交換意見,共同攜手合作,來完成一項最大的發明。從此,有了桑德士的資助,貝爾更能充分地發揮他的發明才能,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發明電話 調和電訊的研究
當時摩爾斯的電訊,漸漸地廣被使用,通訊量大為增加,電訊公司因申請的件數太多,無法應付而大傷腦筋。所以,有很多人拚命研究用一條電線同時發出多種通訊的方法,這種方法叫[9]
聽了貝爾音樂通訊的構想,立刻想到應用於多重通訊的桑德士,真不愧為頭腦靈活的實業家。而像貝爾那樣使用高低不同的音所做的多重音訊,稱為[10]
當貝爾決定著手於調和電訊的研究時,桑德士不僅提供巨額的實驗費用,還僱請一位叫湯瑪斯‧奧格士達斯‧華生的電氣工人,作為助手,並且騰出了寬敞的屋頂後房作為實驗室。
華生雖然學校還沒畢業,但因為曾經自修電氣方面的知識,也開過電氣店,所以有精巧的手藝,也有豐富的發明才能,受聘之後他也住進桑德士公館,和貝爾一起進行研究的工作。
有了能幹的助手以後,貝爾的調和電訊研究進展得很驚人。到了一八七四年,已可用一條電線同時發出十到十二種的摩爾斯電訊。
但是,當發明到那種程度,貝爾便逐漸把住意力轉移到另一個方向。隨著電氣和音訊的深入了解,他抱着比調和音訊更大的理想,那就是─把人的聲音直接經由鐵絲送到遠處──[11]
使用於調和電訊的音,是因為它的高度、大小都有一定。而人的聲音也是音,只是高度、大小不斷地變化,而形成了語言。如果把高度、大小不斷變化的音,變為電流再發送,當然是相當的困難,但也絕非不可能的事。…….
貝爾把構想告訴華生,並且慫恿他:傳送人的聲音的電訊,才是有價值的工作,我們還是把調和電訊擱下來,試試這種研究吧!
華生也很感到興趣,兩人便一起開始了電話的研究。
不久,桑德士知道了這件事,他不太高興地說:你們如果對研究太隨便的話,我就不再負擔實驗的費用了。你們說的電話,只不過是玩具而已,根本不實用,還是調和電訊比較有益於人類的發明。再說,現在調和電訊已有了一點眉目,請不要再三心兩意,繼續工作吧!
受到責備的他們,只好再回復到調和電訊的工作。雖然如此,電話的夢想仍留存在貝爾的腦中,他無時不在想:怎麼才能用電線來傳送人的聲音呢?
這實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貝爾怎麼想就是不知從何處去着手。
不死心的貝爾,利用到華盛頓的時候,專程去拜訪在斯密蘇尼安協會擔任主席的約瑟夫‧亨利,徵詢他的意見。亨利很仔細聽了貝爾的說明,然後很熱誠地說:貝爾先生,你真是一項了不起的構想,這一定會成為歷史上的大發明,好好研究吧!不要半途而廢了。
可是,大家都笑我是在作夢,我又沒有充分的電氣知識,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才好?貝爾憂心的說着。
貝爾先生,偉大的發明家是不容易被人了解的,你不要因此而氣餒,知識不夠可以再充實呀!怕什麼,繼續努力吧!
得到了亨利的鼓勵,使貝爾的信心倍增。
從故障中得到啟示
沒想到讓貝爾百思不得其解的電話,卻在一次故障中得到啟示。
一八七五年六月二日下午,貝爾和華生正在做著調和音訊的研究,華生坐在送訊機前,拍著發出聲音的金屬板。隔壁房間放著收訊機,從金屬板發出去的信號變成電流,由鐵絲傳過來,經過電磁石吸引收訊機鐵板而發出聲音。貝爾站在收訊機前面,檢查發聲的情形。
忽然,華生注意到一塊振動板拍不響,好像是受到什麼干擾,彈簧失靈了,所以振動板才不能動。
真是的,這時候才發生毛病……華生埋怨了一句,想調整彈簧,而用手指頭彈了振動板,霎時,振動版發出了與平常不太相同的嗯──聲音,緊接著,在隔壁房間的貝爾匆忙地沖了進來。
你剛才做了什麼?就是那個樣子,不要動!做給我看看!快!貝爾很興奮地大聲喊着。
華生以為自己做錯事,有點畏縮地說:先生,你在生氣呀!
沒有,剛剛從收訊機傳出了怪音,嗯的一聲,就像有人在呻吟一樣。華生,你剛才做了什麼?貝爾激動地回答。
華生這才恍然大悟,鬆了口氣說:也沒做什麼啦!只是因為振動板故障,我用手指彈了一下。不過好像是有發出『嗯』的聲音。
貝爾聽了,立刻詳細檢查收訊機故障的狀況。他們發現在送訊機上彈了彈簧,發出嗯的聲音時,在收訊機也可收到同樣的聲音。
這樣把高度、大小不定的聲音,從送訊機傳到收訊機,那不就是我們的構想──電話嗎?
貝爾不禁高興地跳起來,繼續說:好極了!知道傳聲的原理,電話就屬於我們的了。
華生還張著口在發呆呢!貝爾拍了他一下,說:華生,不要再實驗調和電訊了,從此,我們專門研究電話。今天,托你的福,才發現了用電訊傳送人聲的巧妙方法,那是因為電磁誘導所產生的現象。詳細的情形等我以後再說明,現在我要畫設計圖,請你照圖裝配好。
當晚,貝爾連夜趕出了設計圖。華生也不含糊,第二天馬上照圖裝配了電話機。貝爾緊張地對著電話機大聲叫喊,但受話機的這邊,華生卻只聽到微弱的聲音,不太清晰。不過無論如何,用這種方法就可以傳送聲音是可確定的了。
好吧!現在總算有了聲音,以後繼續改良就可以了。
這時的貝爾,臉上洋溢著希望與信心。
在莫爾斯電報發明後的20多年中無數科學家試圖直接用電流傳遞語音,貝爾也把發明電話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但由於電話是傳遞連續的信號而不是電報那樣不連續的通斷信號,在當時的難度好比登天。他曾試圖用連續振動的曲線來使聾啞人看出「話」來,沒有成功。但在實驗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每次電流通斷時線圈發出類似於莫爾斯電碼的「滴答」聲,這引起貝爾大膽的設想:如果能用電流強度模擬出聲音的變化不就可以用電流傳遞語音了嗎?隨後的兩年內貝爾刻苦用功掌握了電學,再加上他紮實的語言學知識,使他如同插上了翅膀。他辭去了教授職務,一心扎入發明電話的試驗中。在萬事俱備只缺合作者時他偶然遇到了18歲的電氣工程師沃特森。兩年後,經過無數次失敗後他們終於製成了兩台粗糙的樣機:圓筒底部的薄膜中央連接着插入硫酸的碳棒,人說話時薄膜振動改變電阻使電流變化,在接收處再利用電磁原理將電信號變回語音。但不幸的是試驗失敗了,兩人的聲音是通過公寓的天花板而不是通過機器互相傳遞的。
正在他們冥思苦想之時,窗外吉他的丁冬聲提醒了他們:送話器和受話器的靈敏度太低了!他們連續兩天兩夜自製了音箱、改進了機器。然後開始實驗,剛開始沃特森只從受話器里聽到嘶嘶的電流聲,終於他聽到了貝爾清晰的聲音「沃特森先生,快來呀!我需要你?1875年6月2日傍晚,當時貝爾28歲,沃特森21歲。他們趁熱打鐵,幾經半年的改進,終於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實用的電話機。1876年3月3日(貝爾的29歲生日),貝爾的專利申請被批准,專利號為美國174465。其實,在貝爾申請電話專利的同一天幾小時後,另一位傑出的發明家艾利沙·格雷也為他的電話申請專利。由於這幾個小時之差,美國最高法院裁定貝爾為[12]
回到波士頓後兩人繼續對它進行改進,同時抓住一切時機進行宣傳。兩年後的1878年,貝爾在波士頓和沃特森在相距300多公里的紐約之間首次進行了長途電話實驗。與34年前莫爾斯一樣取得了成功。所不同的是他們舉行的是科普宣傳會,雙方的現場聽眾可以互相交談。中途出了個小小的問題:表演最後節目的黑人民歌手聽到遠方貝爾的聲音後緊張得出不了聲,急中生智的貝爾讓沃特森代替,沃特森鼓足勇氣的歌聲使雙方的聽眾不時傳來陣陣掌聲和歡笑聲,試驗圓滿成功。
1877年,也就是貝爾發明電話後的第二年,在波士頓設的第一條電話線路開通了,這溝通了查爾期·威廉期先生的各工廠和他在薩默維爾私人住宅之間的聯繫。也就在這一年,有人第一次用電話給《波士頓環球報》發送了新聞消息,從此開始了公眾使用電話的時代。
婚姻和家庭
1877年7月11日,他與相愛的梅布爾結婚了。
8月這對新人到英格蘭度過了漫長的蜜月。期間,貝爾還給維多利亞女王展示一次他的發明。1878年5月8日,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埃爾斯出生了,這增添了旅途中的快樂。1880年,貝爾和梅布爾有了第二個女兒,但是在1881年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出生之後就死了,第二個兒子1883年出生,卻患有先天性呼吸道疾病。貝爾曾經看着兩個兄弟死去而無能為力。現在他又一次感到絕望,孩子最後還是死了。
作為一名科學家,那種無奈和痛心使他將注意力轉移到了科研上。他發明了「真空服」,能幫助有呼吸障礙的人,這對他的兒子來說已經太晚了,但此發明成了人工呼吸器的前身。
偉人離世
一九二二年八月二日,貝爾告別被人們尊敬、愛慕的幸福晚年,結束了七十六個光輝的春天。
人物年表
- 1847年3月3日,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在英國蘇格蘭的愛丁堡出生。
- 1858年10月,貝爾進了愛丁堡皇家高等學校。
- 1863年8月,16歲的貝爾開始在蘇格蘭埃爾金的韋斯頓寄宿學校教書。
- 1866年9月,貝爾19歲時在巴斯擔任薩默塞特郡學院的教師。
- 1867年7月,貝爾搬至倫敦,與父母住在一起。老貝爾關於可見語言的著作出版面世。
- 1868年5月,貝爾在倫敦的一所私立學校任職。
- 1868年8月,貝爾去美國宣傳他的可見語言。
- 1868年10月,貝爾開始在倫敦大學學習。
- 1870年5月18日,貝爾的哥哥梅爾維爾去世,時年23歲。
- 1870年7月21日,貝爾與父母一起前往加拿大。
- 1871年4月5日,貝爾開始在波士頓聾啞人學校供職。
- 1872年4月8日,貝爾與加德納·格林·哈伯德第一次會面。
- 1873年,貝爾26歲時任命為波士頓大學演說術教授。梅布爾作為貝爾的私人學生開始接受他的授課。貝爾開始諧波電報的實驗。
- 1874年,伊萊沙·格雷開始研究諧波電報。
- 1875年1月,在加德納·格林·哈伯德和托馬斯·桑德斯的資助下,貝爾僱傭托馬斯·沃森作他的助手。
- 1875年2月,貝爾提出諧波電報專利申請,並與哈伯德和桑德斯簽訂了合作協議。
- 1875年6月2日,貝爾的儀器中那根「卡住的簧片」導致他對電話的研究。
- 1876年2月,貝爾呈交電話專利申請,該申請於3月3日批准。
- 1876年3月10日,貝爾發出世界上第一條電話信息。
- 1876年6月25日,貝爾在費城的世紀博覽會上演示他的電話。
- 1877年2月12日,貝爾在塞勒姆作的演講吸引了新聞界的注意。
- 1877年7月9日,貝爾電話公司成立。
- 1877年7月11日,貝爾與梅布爾·哈伯德喜結良緣。
- 1878年5月8日,貝爾與梅布爾的第一個女兒出世,取名埃爾西。
- 1879年,貝爾退出貝爾電話公司,在蘇格蘭的格里諾克建立了一所聾人學校。
- 1880年2月15日,貝爾與梅布爾的第二個女兒瑪麗安出世。
- 1880年9月,法國因貝爾在電學上的科學成就授予伏特獎和法國榮譽勛位勳章。[13]
- 1881年8月15日,貝爾和梅布爾的兒子愛德華降臨人世,但很快夭折。
- 1883年,貝爾在華盛頓開設他自己的聾人學校。
- 1883年11月17日,貝爾夫婦的兒子羅伯特出世,但也夭折了。
- 1885年11月,華盛頓聾人學校由於師資問題被迫關閉。
名人名言
我知道命運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我知道巨大的成功馬上就要到來。
貝爾實驗室
貝爾實驗室是晶體管、激光器、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管、數字交換機、通信衛星、電子數字計算機、蜂窩移動通信設備、長途電視傳送、仿真語言、有聲電影、立體聲錄音,以及通信網的許多重大發明的誕生地。自1925年以來,貝爾實驗室共獲得兩萬五千多項專利,現在,平均每個工作日獲得三項多專利。 貝爾實驗室的使命是為客戶創造、生產和提供富有創新性的技術,這些技術使朗訊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公司在通信系統、產品、元件和網絡軟件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工作類別
貝爾實驗室的工作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類別:基礎研究,系統工程和應用開發。在基礎研究方面主要從事電信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包括數學,物理學,材料科學,行為科學和計算機編程理論。系統工程主要研究構成電信網絡的高度複雜系統。開發部門是貝爾實驗室最大的部門,負責設計構成貝爾系統電信網絡的設備和軟件。
==重要研究成果、、 1933年,卡爾·央斯基(Karl Jansky)通過研究長途通訊中的靜電噪聲發現銀河中心在持續發射無線電波,此電波稱為3K背景輻射。透過此研究而建立了射電天文學。
1947年,貝爾實驗室發明晶體管。參與這項研究的約翰·巴丁(John Bardeen)、威廉·蕭克利(William Shockley)、華特·豪舍·布拉頓(Walter Houser Brattain)於195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香農(Claude Shannon)於1948年發表論文《通訊的數學原理》,奠定了現代通信理論的基礎。他的成果是部分基於奈奎斯特和哈特利先前在貝爾實驗室的成果。
與光電池
貝爾實驗室也是UNIX操作系統和C語言的發源地。C語言是由Brian Kernighan、Dennis Ritchie 和 Ken Thompson 在1970年代早期開發的。在1980年代,又由比加尼·斯楚士舒普發展為C++語言。[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