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穀子 |
中文學名: 穀子 英文名稱: Foxtail millet 別 稱: 小米, 粟 門 : 被子植物門 亞 綱: 鴨跖草亞綱 科 : 禾本科 種 : 粟 同義學名: Chaetochloa italica 拉丁學名: Setaria italica 界 : 植物界 綱 : 單子葉植物綱 目 :禾本目 屬 :狗尾草屬 分布區域: 中國、日本、歐洲 |
谷(學名: Setaria italica):屬禾本科的一種植物。古稱稷、粟,亦稱粱。一年生草本;稈粗壯、分櫱少,狹長披針形葉片,有明顯的中脈和小脈,具有細毛;穗狀圓錐花序;穗長20~30厘米;小穗成簇聚生在三級支梗上,小穗基本有刺毛。每穗結實數百至上千粒,子實極小,徑約0.1cm,谷穗一般成熟後金黃色,卵圓形籽實,粒小多為黃色。去皮後俗稱小米。粟的稃殼有白色、紅色、黃色、黑色、橙色、紫色各種顏色,俗稱「粟有五彩」。廣泛栽培於歐亞大陸的溫帶和熱帶,中國黃河中上游為主要栽培區,其他地區也有少量栽種[1]。
目錄
適應環境
主要價值
營養成份
穀粒的營養價值很高,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和維生素(據中央衛生研究院的分析,含蛋白質9.7%,脂肪1.7%,碳水化合物77%,而且在每100克小米中,含有胡蘿蔔素0.12毫克,維生素B1 0.66毫克和維生素B2 0.09毫克,煙酸、鈣、鐵等)[3]。
合理密植
過去老農衡量穀子產量高低,常以谷穗大小、輕重為依據,認為只有穗子大而重才能獲得高產,所謂:「稀谷長大穗」,「稠穀子好看,稀穀子吃飯」等農,都反映過去稀植習慣是普遍的。其實穗子大小和輕重,並不是決定產量高低的唯一因素,還要看單位面積內株,和穗數的多少,問題在如何使兩者的矛盾統一起來,如果既增動了單位面積際數,又能保証每株穗子既大又重,或者穗子雖小些輕些,但學位面積總穗數增多,這樣才能使總產最有所增加、合理密植就是正確的配置植株的營養面積,最有效地利用地力和日光能,要儘可能增心單位面積株數,又必須保証每一植株生長健壯,使單稱個體與單位面積悶的植稼群體之間的矛盾統一起來,從而獲得增產。
合理密植首先要從等距全苗做起,如果一塊地里的穀苗稀稠不勻。或者缺苗很多,當然就該不上密植。由於整地及播種質量不好,我省穀子缺苗現象是普遍而嚴重的,一般達15~20%。如果我們作好整地保,工作,提高潘種質量,從而消滅缺苗現象,就無形中使密度增加了13~20%,再加上間苗、中耕時細心操作,保持株和株之間的等距,便能更充分的利用地力,增產就有了保證。
其次,增加密植程度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在目前稀植的基礎上,要適當增加單位面積上的株數。穀子對水分和肥料的反應很敏感,糞大水足,單株所需要的營養面積小,可以種密一些,在乾旱瘠薄的土地中,單株所需要的營養面積大,就應該稀些。因此實行密植要看具體條件,不可窗目冒干,要不,就有減產的可能。
穀子的品種很多,生長發育的日數有長有短,植株有大有小,分櫱[4]有強有弱,留苗稀稠要充分考慮品種的特性,才能發揮它的潛力。一般的說,生長期長、植棟高大、分櫱性強的品種,所需要的營養面積要大些,留苗密度應適當放稀。另外,穀子是一種中耕作物,植株也較高大,為了便于田間管理和株稈間通風透光,應該保持較寬的行距。一般0.8~1.2尺為宜,關中及長城沿錢地區有些水地的穀子,行距僅5~6寸,對田間管理不利,中耕有困難,如果用機器中耕,應適當放寬到1尺左右,並從縮短株距,加寬播幅兩方面來達到增加密度的目的[5]。
視頻
谷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長知識:穀子(粟)(小米),華商論壇
- ↑ 粟,字典大全
- ↑ 穀子,新浪博客,2013-4-25
- ↑ 分櫱,植物通
- ↑ 穀子種植,合理密植有什麼作用?怎樣才算合理密植?看這裡,一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