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读李邕碑

读李邕碑》是南宋著名教育家张栻作品之一。

张栻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其一世祖张九皋,是唐朝宰相张九龄之弟,曾任唐岭南节度使[1],由韶州曲江(今属广东)迁长安。传至八世祖张璘,任国子祭酒,随唐僖宗入蜀,由长安徙成都。十世祖张文矩,封沂国公,即为张栻高祖,早逝,夫人杨氏携子由成都徙绵竹,张家遂为绵竹人。曾祖张弦,封冀国公,至和元年(1054)知雷州。祖张咸,封雍国公,任宣德郎佥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父张浚。传至张栻为十四代。

读李邕碑

目录

作者简介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

理学思想

乾道七年(1171年),张栻三十九岁,出知袁州(今江西宜春)。这年冬,归长沙故居。是年,张栻作《洙泗言仁序》、《主一箴》。张栻的《主一箴》直接影响到朱熹[2],后来朱熹根据张栻的《主一箴》作《敬斋箴》,阐发自己的持敬理论。

乾道八年(1172年),张栻四十岁。这年刘珙复知潭州,再次整修了岳麓书院。张栻复往来于长沙岳麓、城南两书院主持教事,教授学者。

乾道九年(1173年),张栻四十一岁,仍主持岳麓书院,教授后学。抄有《南轩书说》。同年先后改定了自己的代表著作《南轩论语解》和《南轩孟子说》。为两部书的写作延续多年,它们的完成标志着张栻理学思想的最后确立和趋于成熟。

办学思想

岳麓书院重建时,张栻撰写了《岳麓书院记》,奠定了岳麓的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张栻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其办学指导思想。他指出,所以要重建书院,"让学子们在此轻松交谈,为考试利禄计划吗?难道让他们学习是语言文字的工夫而已吗?要想成人才,以传道而拯救百姓的。"这既是张栻为岳麓书院制定的办学方针,又是他最根本的教育思想。自隋唐立科举取士制度以后,学校便成了科举的附庸,办学也就是为了科举取士。两宋官学的弊端正表现为士子们"争驰功利之末",以"异端空虚之说"为是,而以"事天保民之心"为非。张栻的上述主张便是针对这种弊端而提出来的。其一,他明确提出办学不是为了科举,不能"为决科利禄计";其二,提出"亦岂使子习为言语之辞之工",意即反对学校以缀辑文辞为教,而应注重学生的操行培养;其三,提出办学的根本目的是"传道济民",学校要为社会培养经国济世的人才。

张栻主持岳麓书院时,曾与朱熹、吕祖谦、蔡元定游学楚中,讲学楚黄孔子山庙学(今问津书院)。在办学指导思想方面,主张以"成就人才,以传道济民"为方针。

后世纪念

为纪念德阳历史文化名人张浚与张栻两父子,为其父子在公园内树立了一座单体雕塑

张栻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巷子口镇官山乡官山村罗带山。石料为花岗岩

2013年5月3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位于湖南宁乡县的张栻墓(含张浚墓)等湖南123处文物入选,成功晋升为"国保"单位。

张栻墓为南宋理学大儒张栻与其父宋朝名相张浚的墓园,位于宁乡县官山村,张栻墓与张浚墓相邻。

视频

读李邕碑 相关视频

八百多年前,朱熹和张栻经常从朱张渡过江,由此展开了朱张会讲
为何今人只知朱熹不识张栻?他的弟子都战死在抗元沙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