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論懷疑者》作者: (丹)克利馬科斯(克爾凱郭爾),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原作名: De omnibus dubitandum est,譯者: 陸興華 / 翁紹軍,出版年: 2006-5,頁數: 177,定價: 20.00元,裝幀: 平裝,叢書: 世紀人文系列叢書·世紀文庫,ISBN: 9787208061286。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合理閱讀使一個人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1],全面提升人文素質[2],為走向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目錄

內容簡介

《論懷疑者》屬於哲學思想的自傳性作品。基督信仰是生存經驗的新生,是個體生存意味的根基之重設,因此,克爾凱郭爾的自傳性敘述是基督教信仰論的重要文獻。《論懷疑者》並未就懷疑與基督信仰的關係展開論述,這部自傳性殘篇提供的只是個體思想的歷史痕跡,結論性的東西應在克爾凱郭爾的其他著作中去尋索。《哲學片斷》正是這樣的著作之一。它簡潔明晰地表達了克爾凱郭爾思想的基本要求,是自路德之後,基督思想史中唯信論的再一次重大推進,具有思想里程碑的意義。

作者介紹

索倫·克爾凱郭爾[Soren Aabye Kierkegaard 1813.05.05-1855.11.11],丹麥宗教哲學心理學家、詩人,現代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後現代主義的先驅,也是現代人本心理學的先驅,他出生于丹麥首府哥本哈根一個篤信基督教的富裕的牧師家庭,病逝于丹麥哥本哈根。

克爾凱郭爾的父親出生貧寒,後經營羊毛致富。父親強暴家中女傭而生下了他,家中有兄弟 7 人,他排行最小。他的父親為自己早年詛咒過上帝以及有過通姦行為而自認有罪,後妻和五個子女先他而逝,更使他備感震動,深信這是上帝特意使他領受無窮的痛苦和孤獨。他的這種陰暗低沉的心態對他的小兒子索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克爾凱郭爾因自己身世異於常人,而自己又有先天生理缺陷(駝背跛足),體弱多病,所以自認是個孤獨的「例外」,因而他雖然聰穎過人,但生性孤僻內向,行為怪誕,以致他同其父一樣終身都為有罪和受懲的宗教情感所支配。他從小就染上了憂鬱症,以為自己有兩個原罪,自己死了之後會下地獄,因此他整個的生活都是悲觀的。儘管如此,他卻在生活中早早學會了讓自己的憂慮不讓他人察覺,對外以輕浮放蕩的花花公子形象來掩飾自己的憂鬱。

1830 年進哥本哈根大學學習神學,他一心想當牧師,其畢業論文為「蘇格拉底特有的諷刺概念」,畢業後雖然考取神學學位,但因不認同丹麥路德教會的教義而從未擔任過神職。在哥本哈根大學期間他閱讀了大量哲學和文學著作,對戲劇和音樂也有濃厚的興趣,但恐懼、顫慄和憂鬱的情緒總是支配着他,無論是 1836-1837 年間的放浪生活,還是 1838 年其父死後的獨立生活,如戀愛、訂婚與解除婚約等經歷,他感到在獻身上帝與婚姻之間只能二者擇一。以後他的生活更為孤僻,心態也更為反常,甚至近乎瘋狂。

1837 年,在克爾凱郭爾做新聞記者寫專欄稍有名氣的時候,認識了雷吉娜(Regine Olsen),這位 15 歲的少女愛上了他,他們慢慢地論及婚嫁,1840 年訂了婚。在訂婚以後,克爾凱郭爾以為自己應該把內心的感受告訴這位未來的太太,好使得以後可以互相分擔憂患、痛苦,可是當他把自己內心的所有憂鬱,尤其自己有兩個原罪,將來會下地獄的感受告訴雷吉娜的時候,雷吉娜當時只有 17 歲,不能接受如此古怪的、頹喪的思想,把他所說的只有一笑置之,所以克爾凱郭爾認為自己不應該把自己內心的痛苦分擔給這位純潔的少女,因此斷然地與她解除婚約,最後他從報上得知雷吉娜和另一個人訂婚。在解除婚約之後,他更感到痛苦,一直到他去世,在他的日記和著作中,他和雷吉娜的關係一直都是他自我折磨式思慮的主題之一。他無法以感性的方法解除內心的苦悶,亦即無法以感性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存在,因此他認為排除心中苦悶的出路應該是屬于思想的層次,而當時丹麥人崇拜德國的思想與文化,於是在 1841 年他步上了留學德國之途,到柏林大學學習當時盛行的黑格爾哲學。德國觀念論的課程都是屬於非常高的理想,把一切都往真善美的身上推去,把人性、具體人生的所有苦悶和痛苦都存而不論。這些均與克爾凱郭爾的理念不同,於是他放棄傳統哲學思想的探索,改而探求現實世界的人生哲學,終於使他領悟出影響世人的存在主義。

由於父親的原因,他以為上帝將給他們家庭以懲罰,他斷定上帝一定會讓他死在父親前頭,死在 34 歲之前 - 那是耶穌的有生之年。因此他把出版於 1846 年的《〈哲學片斷〉一書的最後的非學術性附言》當作自己「最後的」著作而傾注了全部心血。他本打算就此擱筆,隱退到鄉村里當一個牧師了此一生。結果卻出乎他自己的預料多活了 9 年,而且又重新拿起了筆,原因是他同報刊發生衝突,進行了一場論戰,即所謂「《海盜報》事件」,這對他的晚年生活起了相當大的影響。

在當時的丹麥,《海盜報》是由青年詩人哥爾德施米特創辦的一家周刊。就其政治傾向來說,《海盜報》站在自由主義立場上用嘲笑和諷刺的方法抨擊專制保守和落後的社會現象,但刊物的格調不高,經常利用社會上的流言蜚語,揭發個人隱私,進行人身攻擊。這份周刊在一般公眾中很受歡迎,發行量相當大。哥爾德施米特在該刊上發表了一篇讚揚克爾凱郭爾的文章,卻引起後者極度不滿。克爾凱郭爾認為《海盜報》是專門迎合低級趣味的刊物,受到它的讚揚實無異於對他的莫大侮辱,於是他公開在報上發表文章尖銳地批評和揭露《海盜報》,由此引發了該報的全面反擊。差不多在 1846 年整整一年內,《海盜報》連篇累牘地發表攻擊克爾凱郭爾的文字,對他的為人竭盡揶揄譏諷之能事,甚至就他的生理缺陷、服飾、家產、生活習慣等大做文章,並配以漫畫。那時漫畫還是頗為新鮮的東西,上了漫畫也就成為公眾的笑料。這深深地傷害了克爾凱郭爾的自尊心,甚至他在街上也成為頑童們奚落嘲弄的對象。他原先以為在筆戰中會得到一些人的支持,但無情的現實卻使他極度失望。他不僅沒有獲得人們的同情,反而感到人們因他受嘲弄而幸災樂禍。在這種情況下,他不願與人來往,性情也更孤僻了, 當他每天上街作例行的散步時,惟一「忠實的朋友」就是他隨身攜帶的一把雨傘。

過去他從未認真考慮過 34 歲以後應該做什麼,現在他活了下來,他感到上帝可能有意賦予他特殊使命,讓他為了真理而蒙受痛苦,同時作為真理的見證人而向他的同時代人闡明什麼是基督教信仰的真義。懷着這樣的使命感,他寫了一系列「宗教著作」。他在說明自己作為一個作家的觀點時說,他「從來也沒有放棄過基督教」。這確實是真的,不過他對基督教和怎樣做一個基督徒有他自己獨特的理解,不僅和官方教會的正統觀點不同,有時甚至公開唱反調。隨着他的「宗教著作」的陸續出版,他和教會的分歧和矛盾就越來越尖銳化,終於爆發為公開的衝突。他激烈地批評丹麥教會,要求教會當局公開承認自己違背了基督教的崇高理想並進行懺悔。他指責教會已不再能代表《新約》中的基督教,認為他們的講道不符合真正的基督教精神。他覺得對這種情況再也不能保持沉默,必須予以無情的揭露,同時要向公眾闡明怎樣才能做一個真正的、而不是口頭上的基督徒。這就導致他和教會的關係徹底破裂。

克爾凱郭爾一生沒有謀求任何職業,靠巨額遺產生活。他在自己創辦的期刊上公開反抗丹麥的國家教會。當他帶着《快報》(The Instant)雜誌最後一期去付印時昏倒在街頭,隨即被送進醫院。他拒絕官方教會牧師的聖餐,懷着強烈的基督信仰,於數周后去世,年僅 42 歲。

20 世紀以前,在斯堪的納維亞以外很少有人知道克爾凱郭爾的名字,因為他主要用丹麥語著述。然而,克爾凱郭爾的思想對 20 世紀歐洲和北美的基督教、非基督教和美學存在主義者有過重要的影響,成為現代存在主義思潮的淵源。克爾凱郭爾被認為是使歐洲哲學發展發生方向性轉折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所實現的轉折的主要內容就是以孤獨的、非理性的個人存在取代客觀物質和理性意識的存在來當作全部哲學的出發點,以個人的非理性的情感、特別是厭煩、憂鬱、絕望等悲觀情緒代替對外部世界和人的理智認識的研究,特別是代替黑格爾主義對純思維、理性和邏輯的研究來作為其哲學的主要內容。

尋找一個對我而言是真理的真理,尋找一個我願意為它而活、為它而死的理念。

作為一個存在主義思想家,他試圖將一切與個體自身的情況相聯繫,而不是從中提取本質,藉此來理解生活。他的第一本著作《非此即彼》集中論述了自由與奴役之間的選擇,這一論題幾乎可以在他的所有著述中找到。他堅持認為責任和宿命論在人類中互相纏繞,由此預示了深蘊於心理學中的去個性化和意志危機等課題。在他看來,當自我包括許多非意志的或自我創造的因素時,自我仍然不是一架機器。他反對懷疑論,反對宿命論的超然旁觀,把道德和倫理責任作為普遍目標,把由此促進的世俗判斷和絕望戲劇化。他認識到「精神失助」這一奇特的現代病,指出自我疏忽或自我隔離,真正的自我一直未能實現也無法實現。要糾正這種現象必須在信任上獲得飛躍,樹立「新生活」或真正的自我是個體擺脫與一個人的社會文化環境徹底同化的個體化和分化過程。克爾凱郭爾認為,實現這種自我的標準在基督教的核心人物耶穌身上得到體現和表明。在一個人實現自我的過程中,另一個人可以是「助產士」,但是「分娩」最終還是個人自己的事。

克爾凱郭爾所提倡的存在主義,強調哲學家應探討現實中人生問題。他反對德國觀念專門講理想的東西,而以為人生最主要的是要很具體地把握住個人的存在,克爾凱郭爾個人對自己「孤獨」與「例外」的感受,所以創造出對自己關心的哲學 - 存在主義。克爾凱郭爾的哲學,可以說是利用最簡單的、感性的、我們日常生活里的方法,希望利用普通的、實際的、具體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存在,解消自己內心中的苦悶與荒謬。存在指此時、此地、此人的存在,是有血有肉的個人存在。個人存在中有喜怒哀樂,經由喜怒哀樂才能體驗倒真正人生。語言、理性和邏輯無法揭示每一個人獨特的個性,無法揭示人的真正存在。對於後者,只能依靠每一個人本身內在的獨特的主觀體驗。他的個人是一種為恐懼、顫慄、悲觀、絕望等消極情緒所支配的個人。這種悲觀消極的情緒是個人對自己的生存的最本真的體驗。正是這種情緒驅使人採取行動,進行非此即彼的選擇。克爾凱郭爾又有單有理智思考不足以引發行動的觀點,這種選擇被形容為一種跨躍(leap)。必須有結束這一思考歷程的決心,而且這決心必須由激情來產生。形成一個人的自我的這種激情,被他指為個體的內求性(inwardness)或主體性(subjectivity)。最重要的激情如愛情和信仰,並不只是偶然發生的,它們是必須被培育和養成的。克爾凱郭爾明確地把自己的哲學與傳統哲學對立起來,特別是把對以黑格爾為代表的理性主義的批判當作自己哲學的根本方向。他認為黑格爾哲學的根本錯誤在於把邏輯必然性當作實在的統一性的最高原則以及理性和實在的統一性的保證,並由此而陷入了「客觀主義」。世界無非是客觀精神的必然顯露,一切具體的、特殊的存在是這個普遍存在的實例,是這個整體中的某一階段中某一成分。這樣,人實際上失去了自己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失去了作出決定和進行選擇的可能性,失去了自己的個性和自由,從而也將使自己忘卻了對發生的事件責任,取消了個人從倫理上對待自己和世界的可能性。黑格爾哲學是一種用思想整體來犧牲個人、使人非人化的哲學,是對人的地位和尊嚴的一種蔑視。

克爾凱郭爾的存在主義有兩大要義:其一是存在先於本質的理念,其意義是指人的生存是被動的、命定的(人之出生是男是女都不能由自己決定),可是人可以利用自己命定的這種存在,去創造自己的本質。所以人之所貴,並非由於他有一個命定的存在,並非由於他的歷史背景、家世,亦非由於他出身的地位,而是在於人有選擇改造自己的本質的自由,他如何選擇做自己想要做的人,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這就是人的本質。其二是克爾凱郭爾將存在分為三級:感性存在:感性的存在通常是追求自己的快樂,追求輕薄的人生,追求自己自私的一面,是從維持生命到享樂方面的存在;理性存在:是一種比較嚴肅的、盡責的人生,以理性的方法、哲學的方法,解決自己的問題,使自己對別人盡到倫理責任,合於社會道德的存在;宗教性存在:是一種祈禱和愛的生活,是對神的自覺和崇敬,從而使精神有所寄託的存在。

在克爾凱郭爾一生的最後 12 年裡著述甚多,同時出版了宗教、哲學、心理學,甚至關於幽默的書籍。在 S.弗洛伊德之前,他還寫過一本完全針對焦慮的著作《恐懼的概念》,他在心理學方面的創新思想受到弗洛伊德的讚許。

視頻

論懷疑者 相關視頻

雲遊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丹麥到底有多大?一個「偽裝」成小國的大國,面積為歐洲第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