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表石垣國立公園
![]() |
西表石垣國立公園是位於日本琉球列島八重山群島的石垣島、西表島及附近島嶼、海域的國立公園,陸地面積20,569公頃,海域面積46,600公頃。於1972年4月18日由琉球政府成立為國立公園。[1]
目錄
概要
區域以西表島和石垣島為主,其他包括石垣島和西表島之間海域的珊瑚礁以及珊瑚礁島嶼:黑島、竹富島、小濱島、新城島,以及位於西表島西南方的仲之神島。
西表島上有全日本規模最大的常綠闊葉林以及位於河口的紅樹林等亞熱帶植物。島上有多樣保護類動物:西表山貓、冠鷲、黃緣盒龜等。附近海域的珊瑚礁則是全日本規模最大的珊瑚礁群,現已確認有多達360種以上的珊瑚。
公園原名為「西表國立公園」,在將石垣島的三分之一陸地區域約7,000公頃及附近海域約14,500公頃的區域列入公園範圍後,改名為西表石垣國立公園,新增的範圍包括了著名的蒼珊瑚群落和白保海域[2] ,並更名為「西表石垣國立公園」。[3]
沿革
1972年(昭和47年)4月18日,琉球政府成立西表政府立公園,同年5月15日沖繩回歸本土,成為西表國立公園。 2007年(平成19年)8月1日編入石垣島部分區域,改稱為西表石垣國立公園。是自1964年富士箱根伊豆國立公園以來睽違43年的國立公園大型擴張。擴張後陸域面積為20,569ha,海域面積為52,097ha(其中海中公園地區約1,106.5ha)。2012年(平成24年)3月27日再次擴大,陸域為21,958ha,海域為69,718ha(其中海域公園地區有20處,面積達13,742.7ha)[4]。
2016年(平成28年)4月15日再次擴大範圍,陸域達40,653ha,海域為81,497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