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核
荔枝核是中藥材,為無患子科植物荔枝的種子,果實成熟時採收,除淨皮肉,取種子,洗淨曬乾。下面主要介紹荔枝核的功效與作用。 荔枝核含皂苷、鞣質、α-(亞甲環丙基)甘氨酸等。給飢餓22小時的小鼠皮下注射(60-400mg/kg),可使血糖下降,肝糖原含量亦顯著降低。味甘澀、性溫,具有溫中、理氣、止痛的功效與作用,可用於疝氣痛、婦女血氣刺痛、胃脘痛,以及陰囊腫大、刀傷出血、燒燙傷等症。[1]
目錄
荔枝核的藥材故事
荔枝核,就是吃荔枝剩下的果核,多數人都把它當作廢物扔掉了,至於它如何成為一味中藥,還有個膾炙人口的故事。
相傳有一天,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正在家中修改詩稿,南方的詩友帶一些剛成熟的荔枝來看望他,於是兩人一邊研究詩稿,一邊品嚐鮮美可口的荔枝,吃著吃著,白居易不由得詩興大發,揮筆寫了一首讚美荔枝的詩句:「嚼疑天上味,嗅異世間香,潤勝蓮生水,鮮逾橘得霜。」這時,他的妻子春蘭進來,看見桌子上擺著許多荔枝核,就包在一起,隨手放在桌子的抽屜裡,時間一長,就忘掉了。
一個月後,白居易因受涼得了疝氣病,行動不便。春蘭到郎中家取藥,郎中問明病情後,把預先包好的一包中藥給了春蘭。春蘭回家打開郎中包好的中藥一看,是幾粒荔枝核。她忽然想起了自己存放的荔枝核,「是不是拿錯了?」於是打開另一紙包,一看也是荔枝核,兩個包兒一個樣。難道郎中給的藥就是荔枝核?為了慎重起見,春蘭又到郎中家詢問,郎中說他給的藥就是荔枝核,荔枝核是治疝氣病的良藥,他曾治癒過不少疝氣病人。春蘭這才熬了荔枝核水,讓白居易服用。
沒過幾天,白居易的疝氣病就好了。以後,他逢人就說,見人就講,荔枝核能治疝氣病。後來,白居易到京城居住,又告訴了一個御醫。御醫在編修「本草」時,收集了荔枝核,就這樣,荔枝核成為一味中藥流傳下來。[2]
性味
- 味辛、微苦
- 性溫
歸經
功效及應用
- 行氣散結 用於治療疝氣痛,睾丸腫痛。本品辛苦疏泄,有疏肝理氣、行氣散結、散寒止痛之功。治寒疝腹痛,多與小茴香、青皮、高良薑等同用,如天台烏藥散[3]。
- 散寒止痛 用於治療胃久脘痛,痛經,產後腹痛。本品辛行苦泄溫通,有疏肝和胃、理氣止痛作用。可用於肝胃氣滯之胃脘痛,婦女少腹痛。
- 民間亦有偏方指新鮮荔枝核磨碎後與切成薄片的豬腰一起煮,可以治療腎病,此為無稽之談。